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0

《巴芒演义》读后感

老唐的《巴芒演义》是又一本难得的价值投资的好书,让人读得酣畅痛快,忍不住读了几遍。 书中各位投资大师轮番出场,热闹非常。老唐用章回体以一个个故事将他们巧妙的联系起来。纷繁中实则条分缕析,诙谐快意下透着严谨;有史实,有合理推演,老唐给我们微观展示了美国近百年的价值投资进化史。

书里提炼了可复制的4种价值投资

1是持有一揽子低估烟蒂模式(以格雷厄姆,施洛斯为代表)。

2是伴随优质企业成长的模式。(以巴菲特芒格,费雪为代表)
3是确定性机会的套利。

4是低费率指数基金,国内如沪深300指数基金(以约翰.博格为代表)
这些成功的大道, 除了3相对专业外,其余都是适合我们普通人的。但每一种方法中都有着变化和渐进。

老唐剖析低估烟蒂模式就有:从最开始的购买市值低于有形资产净值三分之二,甚至低于净营运资产三分之二的企业股票。到后来寻找股价等于净资产的,再发展到后面到找相对低估的(从绝对低估到相对低估的变化)。 其中净有形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无形资产-商誉;净营运资产=总资产-总负债-无形资产-商誉-固定资产。

格雷厄姆/施洛斯后面也逐渐意识到报表之外的东西, 如品牌的价值,如有些生意的不可或缺性,进化了价值投资的理论。

至于巴菲特芒格的伯克希尔,老唐从投资理念角度其分成几个阶段,

1.烟蒂股投资阶段1957-1971年底

2.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上半场1972年初到1999年底

3.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下半场2000年初至今

我们投资者应该主要学习的是第2阶段:耳熟能详的优秀公司如喜诗糖果,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内布拉斯加家具商场等都在这段时间内买进。这也是巴菲特价值投资“从猿变成人”的进化阶段,也是最值得我们投资者多研究,努力“复制”的黄金时期。

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而言,有什么借鉴启发?或者说如何让我们在投资之路更好的走下去呢? 下面是自己的一点浅见。

1.性格

诚如老唐书中所言,“对自己性格优劣的清醒认识,其实也是一种能力圈,甚至是更重要的能力圈”。 此之蜜糖 彼之砒霜。一定要找寻到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投资方式。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是更适合分散投资,还是集中投资?适合类似古瑞恩那样高则+180%,低则-42%的大开大合,还是伯克希尔这种最高年收益不超过60%却极少亏损的稳步前进?适合找寻低估值的中短期持有,还是一直抱着优质企业不放手? 很难想象以施洛斯这样内向,不善言辞的的人能像巴菲特那样进行入住董事会,进行资产结算。其实书中也写到,就年化收益率来说,施洛斯的47年年化20.1%收益率是大于巴菲特在伯克希尔55年18.9%年化收益率。只是因为两人在起始资金,投资哲学的差别方才导致两人在成就和影响力上的云泥之别。

启示: 首先要找好适合的价值投资方法。投资就是既要顺乎人性,也要逆着人性。 “逆”让我们不盲从大众,在“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 “顺”帮助我们在时间长河中,保持平常心,以一种舒坦的方式慢慢前行。

2.风险:

股票投资中,大家着眼于“收益”,而投资大师们却先考虑“风险”。格雷厄姆和早期巴菲特考虑就算股价一直不涨或者下跌,持续买入直到达到进入董事会甚至控制的比例,然后推动公司实现价值,获利退出是这样。索普寻求“凯利公式”防止因持续不好而赔光亦是如此! 大师们和孙子兵法中“先胜而后战”的想法异曲同工。与之相对的是梅利韦瑟及其天才合伙人在长期资本和JWM的表现,他们想利用模型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赌徒般压进所有筹码,两次“跌进同一条河流”,失算于很小概率发生事件,被迫清盘。

书中提到:在巴菲特芒格的理念中,风险是指“一项投资在其预计的持有期内所收到的税后收入加总(包括出售股份所得),是否能够让投资人维持原来的购买力,并得到合理的利息回报”(1993年致股东的信),因此投资的风险大小和两个因素密切相关:一是预计持有时间长短,二是对公司盈利及分红估算与最终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这个本质的风险概念引导我们找到那些“有生产力的资产”,长期投资。

启示: 就个人而言,我觉得挑选好公司,长期投资(3-5年以及以上)。不使用杠杆,不接触期货,有所为有所不为。先考虑好风险,在足够安全边际的基础上下注,股票的天空已经足够宽广到我们普通人花一生去学习去拓展。

3.学习和思辨:

凯恩斯有云:“困难不在于具有新思想,而在于放弃旧思想“

当巴菲特可可豆,联合机车上发现自己迥异于格雷厄姆的思想时,

当蔡至勇敏锐地发现一味规避风险对于基金公司和客户都没好处,考虑当时更像咆哮的20年代大牛市,而改变集中力量短线进出,以最大化获利吸引客户时;

他们都没有固守着当时的主流观念,而是都留下怀疑的种子,验证并且实施下去。正是这些思考,这些创新让他们能顺应时势,脱颖而出,取得出众的成绩。

优秀的投资家都擅长于质疑和勇敢的“自我否定”。芒格说过:“沃伦和我都认为,如果有一年我们没有颠覆最钟爱的几个观念这一年就白活了!”

启示: 终生学习,不迷信不盲从,努力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懂得更多一点点!思辨地面对投资路上的种种理念和问题。

4 坚持和耐心

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收购《布法罗晚报》后的开始的1978-1980年间。这段时间巴菲特面临着是“后院失火”-苏珊离开。 芒格则处于一个眼睛手术失明,另外一个眼睛也有失明威胁的非常时期。而彼时正值和信报斗得不可开交,1980年中卡车工会还策划了一起罢工。 最终靠着两位投资家的忍耐,智慧还有一些运气坚持了下去。想想后面还有81-82两年的亏损(接连亏损5年),应该说打了5年的艰苦战争而取得最终的胜利。胜利从来就不是轻易顺利获得的。他需要耐心和坚持,更需要必胜的信念。

启示:“真知行不难”是老唐一句经典的话。 但是真知有时候如何界定很难。正如在收购布法罗晚报这个事情上,凯瑟琳*格雷厄姆认为当时不收购是做了正确的决定,这个是她的“真知”,巴菲特和芒格收购后的严重悲观的态度,基本说明了最初的收购决定不是“真知”。但决策已经定好,胜负未定的情况下,就需要考验执行力,做好自己,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比对手坚持一分钟,凭借坚持和耐心我们才会更接近最终的胜利!

全部讨论

2021-06-05 11:17

你好,请问下,发雪球后,老唐怎么能看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