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权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吗?(下)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有了目标要有实现目标的路径,也要有道路上的优秀榜样人物。

巴菲特是投资界目前大家最熟悉的投资股权实现财富自由代表性人物,他的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对待工作的态度,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也是能够学习的,经过一定的历练,也许不一定能成为巴菲特。如果能够能够多赚一点钱,且能带来些许快乐,正如介绍老巴的一本书《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何乐而不为呢?

巴菲特的一生

1930年,巴菲特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父亲经营一家股票经纪公司,简单说,就是推销股票,但是当时正值大萧条时期,股市崩盘。在他1岁的时候,爸爸就失业了。

小时候,大家都会玩玩具、都会有不切实际的愿望,巴菲特也是如此,只不过,他玩的玩具都是计算器,许下的愿望是要在30岁左右成为百万富翁,“如果成不了百万富翁,我就从奥马哈最高的楼上跳下去”。

小时候的巴菲特,每周只有五分钱的零花钱,这当然不够啦,所以从5岁起,他就开始学着做生意,推销过可口可乐、口香糖,卖过邮报,还叫着邻居一起去捡别人打飞的高尔夫球,清洁整理后转手加价卖出。当时他每天送500份报纸,每份报纸赚一美分。算起来没有多少,但因为复利效应,当年攒下的一美分,后来变成了几百美元、甚至上千美元。

11岁的时候,巴菲特就已开始炒股了!高中毕业时已经挣到了5000美元;17岁被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录取,两年后转学到内布拉斯加大学,3年后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20岁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师从格雷厄姆;35岁掌管伯克希尔;78岁,靠着投资资产超过了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

FLOWER CLUSTERS

我们投资的是A股,有没有和巴菲特类似的基金经理可供我们选择呢?

其实不论是美股,或者A股,也或者是港股,应该都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以他们为榜样,只是需要树立信心,虚心学习,总有一天,可以到达长城,成为一条好汉。

世界第八大奇迹: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原理非常简单,想象一下,你把一笔钱存入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产生一点点利息。

而这本金与利息之和,又会成为新的本金,再次产生利息。如此循环往复,长期下来,这笔钱就会变成相当可观的一笔财富。

银行存款的复利增长曲线

换一个理解方式: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进步1%,一年之后他的能力会提升38倍。

数学表达:

1✖(1+1%)365=37.78

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原地不动,一年之后他还是原样。

数学表达:

1✖(1+0%)365=1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退步1%,一年之后几乎为零。

数学表达:

1✖(1-1%)365=0.026

当然,股票的复利效应需要按年去计算。

我们以10万为起点,来计算达到三线城市的财富自由门槛600万需要多久?

年化收益率为10%

10✖(1+10%)43=602万

年化收益率为15%

10✖(1+15%)30=662万

年化收益率为20%

10✖(1+20%)23=662万

如果能达到一个中等的收益率15%,10万元30年后就能实现初级的财务自由

相信复利效应可以减少焦虑,变得自信

年轻的时候,焦虑常常像一个不请自来的客人,突然就出现在自己的思绪中。

日日新书斋:学习理财投资,一起共同成长。

每当看到身边的一些人取得了各种成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然后开始焦虑。

年轻时焦虑学业,前途,房子,婚姻……中年时焦虑孩子,孩子的学习,孩子的未来……如果不转变观念,不相信自己可以创造未来,不相信自己的未来,那可能是真焦虑,也可能是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不知道你是否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

当你看到别人的成功,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与他们相差甚远,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这种焦虑感让你感到迷茫和无助。

但是,如果你理解了复利的力量,你就不会感到困惑。

为什么会这样?

你看到别人的成绩,仿佛他们身上有一种魔力,他们可以毫不费力的做到我们难以企及的高度。

但是,我们却忽视掉了,他们这些“大佬”曾经也是从我们这样的小白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巴菲特明白的道理和他创造的财富帝国

巴菲特之所以伟大,不在于2023年他拥有的1210亿美元的财富,长期位于世界财富榜前列,而在于他在很年轻的时候便顿悟了投资世界的道理,并用一生的岁月来坚守。

“你不可能成功,除非你开始行动。要赚钱的方式就是开始行动……美国有成千上万想要发大财的人都无法如愿,因为他们在等待着这种情况或那种情形的发生。”所以,要立刻行动!

11岁顿悟,立刻行动,模仿《赚1000美元的1000招》这本书的方法赚钱。

14岁顿悟,正直是时间的玫瑰。

长大后的巴菲特认为,在考察企业领导的时候时,应该以他父亲为标准,正直是所有品质中最重要的。“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人才进行衡量:智商、热情、正直,但如果一个人具备前两项素质而缺乏第三项素质的话,那么可能会毁了整个业务。”

16岁顿悟,巴菲特开始变法,而曾国藩47岁才顿悟这个道理。

《如何赢得友谊及影响他人》给老巴很大的启发。巴菲特明白自己需要赢得朋友,而且他也想影响他人。他打开书,第一页就勾住他。卷首语是:“如果你想得到并增加你的财富,那就不要去捅马蜂窝。”挑剔、批评和非难无济于事,卡内基说。规则第一条:不要批评、谴责或是抱怨。这个观念吸引住了巴菲特:卡内基说,批评让人们处于一种防御状态,会使他们竭力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做生意和气生财,巴菲特越来越讨大家喜欢了

19岁顿悟,市场先生和安全边际。

20岁顿悟,独立思考和亲自调研。

投资,一辈子悟不出来的都是由于自己不去想长远的东西,短期的诱惑实在是太多了。

52岁顿悟,护城河与提价权。

2008年,78岁的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净资产夺得世界首富。

最后用《教父》中一句话来结尾:

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