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年报数据披露草率,错误花样百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376条涉及基金年报内容更正的公告发布,覆盖29家基金公司管理的46只产品。这些公告涉及的问题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数字错误、文字错误以及遗漏重要信息等,引发了市场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基金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基金公司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也日益凸显。国寿安保基金、华安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摩根基金等公司的"中招"事件,揭示了当前基金行业在规范运作、信息披露、内部风控等方面的不足之处。

下面我们就罗列一下部分基金年报中出现的错误。

国寿安保旗下基金公告披露,出现“喜爱爹”

从巨潮资讯官网披露的公告来看,国寿安保智慧生活2023年报在“4.4.1 报告期内基金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部分有一处错误。即“喜爱爹”,后被更正为“下跌”。

南方基金信息填错

南方基金披露的旗下南方宁悦一年持有2023年报更正公告,该年报披露了报告期内累计买入或卖出金额超出期初基金资产净值2%或前20名的股票明细。但是,在“买入股票的成本总额及卖出股票的收入总额”栏目显示“本基金报告期内无买卖股票”。显然,这是一起信息填写错误。

更正后,“买入股票的成本总额及卖出股票的收入总额”一栏的明细再次出现具体内容。其中,买入股票成本(成交)总额为1.25亿元,而卖出股票收入(成交)总额为3.12亿元。

华安基金旗下基金年报,复制粘贴2022年年报

华安基金发布的华安精致生活2023年报中,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部分被发现复制了2022年度的内容。事后,尽管天天基金、Wind网站已更正,但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依然显示错误内容。这种情况导致市场上出现了两个版本的年度报告,投资者因基金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数据时表现得如此草率而感到不安,产生了疑虑。那么,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在进行投资时,是否也存在不够谨慎的情况呢?

富国基金“一键清仓”

2023年年报显示,朱少醒对富国天惠成长A/B的自购份额为0。

翻看此前年报:2023年中报时,朱少醒自购份额为10万-50万份,2022年报,朱少醒并未持有A/B份额。

从数据上来看,这意味着,朱少醒在2023年上半年自购10万-50万份富国天惠成长A/B,而在下半年进行了赎回。

持有不到1年,朱少醒为何“一键清仓”赎回了自购份额?这明显是违规的!证监会规定,基金经理持有本人管理的基金份额的期限不得少于1年。

富国基金随后发布了公开道歉声明,解释称由于数据提取口径问题导致失误。

更正后的年报显示:朱少醒仍持有这只产品10万-50万份。并未“一健清仓”!富国基金另外两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也同时更正了年报。于洋所管理的富国新动力,基金经理持有份额从“0”更正为“>100万份”,与2023年中报一致。林庆所管理的富国天恒,基金经理持有份额从“0”更正为“10万-50万份”,与2023年中报情况相同。

传统“基金份额持有人”信息披露暴露出内部审批漏洞。公司审核制度不负责任,呼吁提升专业水准。公募基金信披绝非小事,合规至关重要,唯有严格审核流程和诚信态度方能赢得投资者信任。

摩根基金7只产品更正数据

摩根基金在3月29日发布的关于旗下7只基金的2024年季报更正公告中,也涉及了数字错误。公告指出,摩根月月盈 30 天滚动持有、摩根沪深300指增、摩根双季鑫6个月持有期债券(FOF)、摩根标普500、摩根世代趋势混合、摩根恒生科技ETF联接、摩根纳斯达克100指数(QDII)等7只产品在2023年第4季度报告中的某些数字数据存在错误,并对此进行了更正。

我国境内的144家基金管理公司,有29家基金公司发布年度报告更正公告,这些公司未能严格执行信息披露规定,工作敷衍不负责任,频繁出现低级错误。这种做法不仅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度,也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基金管理人应当以诚信、勤勉和尽责的态度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维护投资者利益。唯有如此,金融市场才能保持透明、公平,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推动整个市场向着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让我们共同呼吁基金公司提升自律意识,加强信息披露,为投资者营造一个更加透明和可信赖的投资环境。

免责声明:文章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