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竹子的熊猫兄弟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0
这个位置没必要割肉了,未来三天不在下跌,在20.5横盘,那也不会去你说的那个区间,三季报看好

热门回复

我暂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但感觉如果上证跌破3000点,到时应该需要现金把握一些更好的机会,目前就是降仓位,防风险的想法。手上持仓的品种,出中报后评估一下,如果感觉没信心,就不强迫自己一定要持有。

没有对错,可能你有更好的选择,投资也是短期内高回报,我属于笨的那种,

其实我还是比较看好医疗的,未来的老年化是主流了,提升抵抗力,抗流感等等,主要是割了华兰,出去也没有其他看好的,所以还是安心在这吧。

可能你是对的,我可能牛角了[大笑]

我入华兰的时间和你差不多,我也是从27 28左右第一笔买入,然后一路补仓到17元的。唉,这个时间成本得分人,在我看来一个公司持有一定的时间如果还没有表现,可能是我哪里看错了,要重新审视。但对有一些比我认知更深刻的投资者来讲,可以接受更长的时间成本,这个没有绝对的对错,可能是我的认知还不够。当下的注册制我确实蛮担心,很多行业以前的估值标准会下降,因为一方面新公司无限量供应资金分流,另一方面GDP增速下行,各行业都很难获得以前的高增速,包括血制品。

消费在不行,200左右的疫苗不舍的打?所谓的消费不行只是大宗商品不行,家门口的餐饮可没看怎么不行,出去旅游小额消费也很不错啊

不要忘记今年消费不行,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自费的疫苗到底有多大的影响,我感觉现在还看不清。我们投资主要看增量部分,存量部分肯定会存在,但存量不带来增长,也无法形成成长性。因为一个存量的用户就只能一年打一次。

我买华兰,是21年年底买的,也是孩子打完流感疫苗后决定买入的,当时买华兰还有看好他的血制品,买完后就暴跌,应该反思自己的买入位置不好,目前成本28,回本我不担心,花费了大量时间成本。

疫苗是预防的,而不是看流感严重才去打的,我估计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人的看法,但是我身边的人经历过年初的流感,9-11月份大部分都会去打,我家小孩还有老人每年11月份都去打,

疫苗是看天吃饭的,如果四季度流感疫情不严重,打疫苗的人就相对少,而企业在生产时往往无法预估有多少能真正在终端市场消化掉,只能凭经验去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