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优、分红大、券商推...可601888中国中免怎就不涨?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02喜欢:21

看完中免的年报,从信息量来看没有什么意外惊喜,但“管理层讨论”里面,那“咚咚”的拍胸膛保证“明天会更好”的决心还是跃然屏幕的,分红的提高也是显得诚意满满,于是各大券商亦是争先恐后出研报唱多,

这些分析师们不管是习得性唱多也好、甲方要求唱多也好、真心看涨也罢,多头气氛反正是烘托到了…

然并卵,股价就是不涨,以当前的表现来看,竟是跑输股指。

年报优、分红大、券商推…

可市场为什么就是不买账了?深究其为,也当是顾虑到了以下三点:

1、短期预期差,根据海南海关的数据显示,24 年 1-2 月离岛免税销售额 97 亿/ 同比-21%,购物人次/人均消费金额同比分别-3%/-19%,具体为24 年 1/2 月,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分别-43.7%/+2.5%,按中短期的解释只是因为去年初刚刚放开疫情管控而导致的基数过高,不过市场闻风就是雨,把一季当成全年的业绩增长风向标也是对过去两年熊市的应激反应,不涨也就不奇怪了!

2、筹码散户多,2023年一整年,中免几乎都在下挫,随之最大的变化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从去年一季度底的19.83万增加到今年二月底的29.59万,增加近10万人,增幅近50%,这些筹码大多是被套筹码,涨起来自然费力些!

3、估值共识乱中免到底是家成长型公司还是家成熟型公司,这看起来一字之差,但实在是关系到中免的估值关键,如果定位成成熟型公司,那么现在二十几倍的PE并不能算低估,不涨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仍然是那个成长型的公司,那么当前的PE当然就是大大的低估!市场还没有找到共识,所以不涨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三点基本上是短、中、长线压住中免上涨三重市场大山,那么中免能搬得走它们吗?

我们先来谈下1,预期

海南全岛的离岛免税一季下降应无悬念,当然这也是中免海南业务的一个镜面,但对于中免全公司而言,影响可能就会比较有限,同比而言,甚至可能不会影响到全季的利润表现,原因亦有二:

第一、对于中免而言,机场业务和海南业务有一定左右手互搏的流量补充关系,中国出镜类免税购物需求流向,渠道主要就是口岸机场或海南,海南离岛免税1、2月的下降不是业务直接的萎缩,而是因为机场业务的分流,

从2024年1、2月中国民航局的数据来看,国际航线比上年同期增长706.8%,累计完成数达924.6万人!港澳台的航线完成数亦有233..1%的增长,而中免的机场业务的新签合同对销售费用的下降也更有利,有利利润增厚!

所以极有可能股价当前的市场的表现过于草率,低估了中免免税业务全渠道覆盖的韧性。

第二、其实就海南免税业务而言,中免的免税业务也是强于全岛的行业免税业务,以去年为例,全岛免税业务增长从349亿增长至437亿,增幅25.4%,中免的海南业务看似增长只有(从347亿到396亿)14%,但如果剔除有税商品全年20%的下降外,中免海南的免税业务的增长应该是超过50%的,远远强于总体增长

也就是从表现上看,海南别的品牌的免税店越开越多,但是中免的商业马太效应却越来越强,市占率还在上升!4月24日中免一季报的公告或会有机会纠正当前市场的草率表现!

我们再来看下2,筹码

当前过多的套牢散户持股,上涨起来抛压太重,似乎很难涨起来?

针对去年近10万新增的散户,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两点,

第一,外资(北向资金)不是去年做空中免的主力,2023年03月31日,北向资金持股2.25亿股,至2023年12月31日只持1.33亿股,三个季度减持0.92亿股,减幅高达40%,占总股本超4%。但这种减持态势在3月初只持有1.18亿左右之后开始有所增持,当前的持股在1.3亿股附近!这种几乎自我踩踏式的减持除了是去年的不看好,还有从时间上和数量上被国内机构带动的影响!

第二、国内机构(以基金为主)去年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卖,从2022年12月31日1430家机构持股15.26亿股到2023年09月30日只有118家机构持股13.62亿股,减持1.64亿股,减光的就有1312家,绝大部分机构真正的做到卖光光,好在第四季度,国内机构开始加仓,至2023年12月31日,持股机构境至617家。增持数量1600万股。无论抛售还是增持显然都走在北向资金的前头,以中免的情形来看,外资做空中国真是冤枉人家了!

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单纯从筹码博弈导致的股价周期循环来看的话,散户买的多确实是涨不起来的,相反,散户卖!对于上涨而言可能也是不足为惧的

这样看的话,当前增加的过多的散户以及机构刚开始加仓的形势,可能正是确认的大底部的多头信号!

筹码乱,集中起来不就涨上去了吗?

难道筹码集中后,等散户来拉或机构在这个位置派发筹码吗?从筹码博弈的周期理论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可能怀疑当前股价急涨的可能性,因为散户筹码太多,卖压随时有跑出来,但实在没有必要否定自己中长线的坚定选择!

然后我们来理下3,估值!

首先这基本是门混沌学,可能比玄学好点吧,给多给少,基本看市场情绪,阴晴难定,就如天气预报明天的晴雨,基本上是不太够谱的,但是如果你说天气预报连春、夏、秋、冬的天气基本趋向都拧不清的话,那你就基本上也是在胡搅蛮缠了!

所以,对于估值这事,我们只要拧清楚这家公司是成长型还是成熟型,就基本上算是心里有底了,如果还处成长期,那么牛市PE给到上百也别嫌贵,看你的成长速度,熊市PE即使给到负的,也别垃圾,还是看你的成长速度,(这个成长速度不是利润,更关键的是营收

如果你被市场判定行业天花板有限,业务成熟,那么即使牛市,PE也难过20,熊市PE跌到10以下是更是稀松平常,而且分红敢少一分,跌起来跟周期股一样难看!那么601888中国中免还是成长股吗?

一个公司是不是成长股其实并不太取决于公司,特别是对于行业内的龙头而言,更多是取决于行业,我们或许可以从中国中免今年年报的一些数据来推断下,中国的免税商品行业未来几年到底还有多高的天花板?

2023年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为3620亿欧元,其中中国内地占比为16%(按有些奢侈品报告的数据,占比已达38%,但大部分销售发生的国外),年增长为12%,而其中游客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奢侈品购买量的30%(疫情前的2019年为40%),这样我们暂不算未来世界和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中国游客奢侈品的总额亦可达:

3620*7.66*0.16*40%=1774亿,中国现在的游客奢侈品市场主要在机场和海南,2023年海南免税为437亿,机场免税的绝大部分份额掌握在中免的机杨业务里面,金额大致为185亿,合起来就是622亿,

如果成长股正常20%的行业增长,至1774亿的总额大致就还有6年左右的成长期,妥妥的成长行业无疑!而以中免央企的强势地位,及当今的采购成本优势,与占据海南要塞的自有商业地产位置,马太效应式的增长只会高于行业水平。

另按中国中免2022年港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上资金用途的计划:

“約22.5%或3,493.7百萬港元將用於拓展海外渠道…”

将采购优势应用于国际化,至少在很多新兴的第三世界是可拓展的,如当前在一些游轮、吴哥窟国际机场的免税店的开张就是如此!

最后提提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变化:

我们只需要知道两点,第一、三亚已是除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国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城市,海口则是增长最快城市:第二、中国人仍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奢侈品消费发生在国境之外!

从这两点我们或许就能明白,国家意志对”离岛免税“的用力之强与未来增长的道路之远。至于现在的由于房地产低迷、大经济环境的不好而引发的所谓消费降级,会不会导致中国免税市场意外变化,这涉及宏观经济的范围,已超出本文讨论范围了!

不过,对于太过远期的事情其实也已经超出了理性分析的边界了,大多只能靠信仰了,

我信仰市场经济对创新、效率的决定性推动,我也信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带来的削平分配不公的洪荒之力!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等尔辈,也只能”因信称义“,各自作出自己的选择了!

资料索引与及地址:

1、巨潮资讯网 网页链接

2、2024年2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统计表 网页链接

3、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公开 网页链接

4、巨潮资讯网 网页链接

5、要客报告|2023年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突破一万亿 网页链接

6、菲利普·A·费舍《怎样选择成长股》

精彩讨论

残剑-无名04-07 23:51

股票从来不能被精确计算或预测,我们只要模糊的正确就够了…
中免在消费类上市公司中绝对是优等生,中国富裕人群会越来越多,现在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市值才两千亿,随便找个白酒公司,市值都大几千亿,我不相信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奢侈品龙头干不过一个卖酒的,常识告诉我这不科学,其他因素基本不用过多考虑,留给时间就好…

Liujiamin04-08 17:40

谬赞了,个人也跟踪中免三年了,算是比较了解这个公司,中免的远期结果还是可以乐观期待的,唯一的风险点就是成熟期的估值下降切换时间会在哪个时间点到来,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能不能涨出新的高点,这些都依赖于市场情绪和基本面的改善情况,国内的成长股都是短期成长股,中免也不例外,所以把握住这次的低估到高估的中免机会也挺不错的,就是到时候需要及时切换思维,防范估值切换

一起学猫叫04-03 16:22

当下之中免,比之四百元时的中免,孰优?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是当下的中免更好并且要好得多,那有什么理由不以现在这个相对低得多的价格买入呢?

价投的情绪通道04-07 10:25

林毅夫有一种观点,中国现在相当于70年代日本、8o年代的台湾、90年代韩国,都是处工业化完成后的初级阶段,人均GDP一万多点刀,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都成了人均GDP三万刀以上的发达国家!
如果你相信工业化的科学力量,儒家宗教般的文化传统,那么,看多中国还会给我们下半生很多惊喜,如果不信,那就把疫情当成拐点也是有理有据的!理性分析永远局限在信仰的边界处!只剩下“因信称义”各安天命呢!

一起学猫叫04-05 18:51

卡位这个概念很重要,就像球类竞技,卡住好位置更容易得分。

全部讨论

中国中免跌到这B样,今年能翻个倍吗?

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牌照发放和市内免税问题。牌照如果放开,中免的绝对优势就没了。市内免税都说利好中免,这个其实抢的就是口岸免税的市场份额。它的绝对优势就是海南和口岸,这两个市场基本上都到达顶峰了,它的护城河其实就是那个牌照。华润和中粮如果拿到牌照,除了海南还有绝对优势,别的都是时间问题。从2022年4月底那个gwy文件发出来,中免正式进入下跌趋势。所以市内免税越早出来,对中免绝不是好事。不是危言耸听,2022年首都和大兴规划的新增口岸免税区一直没有招标,王府井一直公告再申请北京口岸免税店,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海外市场从一带一路开始都是意义大于实际。如果牌照不放开,华润和中粮如果借道王府井怎么办,走国资股权整合比重新申请牌照简单的多。中免短期只能博消费复苏反弹,长期还是得看牌照,它的护城河其实只有牌照。研报说的渠道,管理,货源护城河,如果阿里系,京东系,华润系进入这些还能有优势吗。华润申请这个牌照已经13年了,ole一直再做进口商品超市,它的会员基本上都是经常出国的国人,如果解决牌照和市内免税问题,转身它都可以改成市内免税店。对中免的利润短期冲击不大,但是对股价的影响非常大。

美国资本2月份大幅增持港股中免,已占流通股10%,您怎么看?

同样的免税赛道,海汽集团重组后的海旅免税成长性更好啊!海南还有其他可能

请问先生,若中美脱钩,中免的主逻辑是否有变呢?

股票从来不能被精确计算或预测,我们只要模糊的正确就够了…
中免在消费类上市公司中绝对是优等生,中国富裕人群会越来越多,现在股价处于历史低位,市值才两千亿,随便找个白酒公司,市值都大几千亿,我不相信一个全国乃至全球的奢侈品龙头干不过一个卖酒的,常识告诉我这不科学,其他因素基本不用过多考虑,留给时间就好…

最垃圾的股了,跌下来就起不来了

机构都在20多倍的高股息里面抢最后一棒呢,等中免40倍市盈率还卖给他们

04-07 14:08

最近看到的算是比较优良的中免分析文章了,值得点赞,其中关于中免是否是成长股的分析有一点自己的理解,因为成长与否是会带来估值的大幅波动的,所以成长的时期和时间点比较重要,楼主关于免税回流的计算没有问题,甚至全球的免税的盘子还在增长,但是关于6年左右的成长期,有点线性外推,个人认为,也许最后的路径是短期三四年内是会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回流和盈利增加,但是后续的速率就会慢慢降下来,回流在继续,但是速率会下降,与此同时,市场也会将估值下降,会出现营收每年增加,但是估值下降的情景,写得有点乱,见谅

04-05 10:58

老师你说的中免就是好啊!“然并卵,股价就是不涨,以当前的表现来看,竟是跑输股指。” 现在是要更大大跑输股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