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中证A50ETF——龙头股汇集站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规模及交易量领跑同类!中证A50选大成# $中证A50ETF基金(SZ159595)$ @今日话题 #雪球星计划#

各位球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大成A50ETF的研究报告。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国际投资者进入A股的便利性大幅提升。中国仍然是一个充满潜力、值得长期看好的投资热土。当前市场,以核心资产为驱动的行情或更具配置价值。其一,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A股的核心资产是中国优质龙头企业的组合,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是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优选。其二,随着市场预期的美联储降息时间或将到来,届时全球风险偏好提升,加之A股估值在全球的吸引力,A股核心资产有望更获海外资金青睐。

中证A50 是指中证指数编制的A股中50只大市值的股票,这50支基本都是在沪深300里面,但更加聚焦,后面我们会详细展开,中证A50的宽基也是全覆盖11个一级行业,也覆盖了至少60%~70%的二级行业,50%~60%的三级行业。

中证A50作为宽基指数,有两大好处——第一就是均衡分散,不会过度聚焦在某一个行业。它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新陈代谢。具备竞争优势的公司成长壮大之后,市值也会变大,中证A50的成份股会动态更新。

中证A50以2014年12月31日指数编制基日,2024年1月2日正式发布指数历史走势行情,目前指数处于低估位置,值得布局。从静态视角来看,中证A50指数的细分行业覆盖颗粒度比较高,凭借着50只成份股,覆盖了高达中证二级行业的86%。大多数的宽基指数,对现有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存量重心较为贴近,所谓存量其实更多的反映的是历史的积淀,但这也就导致大金融等行业往往占比偏高;但实际上从增量重心看,工业、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信息技术等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呈现在出一种放大的趋势(金融业在2023年仅占GDP现价8%),特别考虑到前述产业的细分结构较金融业更为繁杂,所以很多传统的宽基指数对于产业结构的全面性描述不足,行业覆盖的颗粒度较低。

从中证A50指数编制所使用的中证行业分类看,中证A50对于11个中证一级行业实现100%覆盖,对于35个中证二级行业实现86%的覆盖,所包含的行业广度对比很多传统宽基指数,其行业覆盖颗粒度也更为突出。

从动态视角来看,偏均衡的中证A50指数能更敏锐捕捉产业趋势变化,以及其在A股中的映射。可以从中证二级行业视角出发,观察中证A50指数成份股自由流通市值占比的结构变化,由此检验中证A50指数是否能够较为敏锐的反映国内产业趋势、景气波动带来的A股交易主线变化。从2015年上半年至今,尽管行情主线常有切换,但都能被指数成份较好地刻画。

中证A50的50个成份股,既要能够覆盖升级当中的传统产业的龙头股,又要覆盖战略新兴产业当中的龙头股,同时也要覆盖未来产业的龙头股。但在选股的时候,并不是让5000个公司简单按照市值排序,因为传统的产业本来市值就够大,很容易选出过多的传统产业。因此,中证A50指数的编制有一个巧妙点,直接在98个三级行业里选最大市值的那家公司,因为有的三级行业属于未来产业的,有的属于战略新兴产业,有的属于传统产业,这样就能选到每个行业的核心的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然后在这98个三级行业龙头股中,抽取50个大市值的标的,这就是A50。

指数基金是一种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时代β的优质工具,回顾2005年至今,A股经历了较为典型的4轮大类行业轮动,从2005年至2011年间,快速城镇化带动上游资源和中游制造占优;2011年至2016年间,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浪潮带动的科技(TMT)行情;再到2016年至2021年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的大消费占优;再从2021年至今,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增速换挡、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的红利+科技的“杠铃型”策略占优。每一轮的行业风格轮动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鲜明特点,而从时间维度上来看,行业风格轮动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均衡投资的重要性,过分押注某一行业往往错过行业轮动下的投资机会。

此前供给收缩背景下,能源、有色等资源品占优,居民消费升级下的食品饮料占优,疫情背景下的创新药浪潮,碳中和推动的新能源产业崛起,以及较近的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科技行情、低息时代下的红利占优等,都能够被中证A50指数较为及时的捕捉,它能够综合体现国内产业趋势映射到权益市场的动态变化,帮助投资者捕捉经济整体发展的大β。作为典型的行业均衡指数,聚焦于A股细分龙头企业的中证A50指数,在后续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时期,将有望展现更高的弹性。

除了均衡外,展望2024年,投资选龙头,仍然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投资逻辑,这一规律在历史周期演绎过程中能够屡次经受住市场考验,也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认可。特别是在周期相对底部,存量博弈时期,布局盈利韧性更强的龙头企业可以成为穿越周期的法宝。然而,对于投资龙头企业的一个忧虑是,当龙头企业市值扩张到领先地位时,其成长收益最丰厚的时期就已经错过了。

针对这一痛点,中证A50指数也给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中证A50指数通过下沉行业颗粒度的创新选股机制,可以更早,更精准地捕捉各个细分行业龙头的估值崛起期间的高收益。中证A50指数将龙头选择标准确定为“在所属中证三级行业内过去一年日均自由流通市值排名第一”,这一标准有利于在更早期筛选出潜力龙头,就像是编织了一张更精细的网,把那些“生命力旺盛,刚刚跃出水面”的锦鲤提前筛选出来。这也就是中证A50指数这只新的龙头β最显著的创新价值所在。

从指数表现来看,自2015年指数基日以来,中证A50指数的涨幅在35%左右。从历史收益表现来看,至2023年底,中证A50指数近五年、近八年的年化收益分别约为4.6%、3.3%,中证A50全收益指数近五年、近八年的年化收益分别约6.8%、5.6%,相较其他同类型50指数,中证A50指数的周期历史收益表现更优。从指数的风险收益情况来看,中证A50指数自2015年以来它的年化的波动率、最大回撤、夏普比例相较于同类宽基指数具有明显优势。

从市值风格和市场代表性来看,中证A50指数成份股大部分是大盘,从总市值的角度来看,1000亿以上的成份股共计有39只,占到50只成份股累计市值的权重高达93.39%。从财务指标来看,虽然中证A50指数成份股只占中证全指成份股数量的1%,但它的总市值、自由流通市值占比分别高达16%和18%,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占比18%、17%左右,具有非常好的市场的代表性。

大成中证A50ETF作为首批跟踪中证A50指数的ETF,目前已经在场内上市交易,球友们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