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两国+高加索三国游记+有太多感想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12喜欢:2

目前已在阿联酋,后面飞卡塔尔坐卡航回国,顺便再去多哈城里逛逛。其实中东这几个开放的城邦国家我以前都去过了。这次行程设计有点失败,临时起意,在阿联酋浪费了太多时间,我第四次来阿联酋了,阿布扎比和迪拜分别都是第三次来,在巴林这种一日游都绰绰有余的城邦国家都呆了三天,本来好好计划一下还有时间去个沙特,大意了。在巴林去阿联酋之后买了本月国内飞沙特的机票。所以过几天回国之后跟哥们约了去趟新疆,然后再回来出发飞沙特。到本月底,中东地区除了不给中国人发旅游签的科威特和去了入境美国就要麻烦的那几个穷国,其他就都去过了。

中东石油富国确实是个非常好的消费市场,他们有钱有需求,只消费又不生产。没有比这更好的市场了。

巴林真是物价贵上天际,长期没碰车也不敢在这种车速80码的地方开车,只能天天打车,小几公里打车费就动辄大几十中国元,基本每天打车就花200来块。随便喝个星巴克就50中国元,一杯咖啡+一个蛋糕轻松破百块。一瓶500毫升甚至中东版300毫升依云水差不多中国元20块。我真的很好奇,这里人都是怎么支撑起这么高物价的。可能他们不像我天天刚需这些餐饮?

中东国家很有意思,服务业(营业员、服务员)几乎全是东南亚人,尤其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人,然后扫厕所的清洁工、门童保安几乎都是南亚人和非洲人,通用英语。在巴林大清真寺被全身黑罩袍的女性工作人员用雅思口语至少8分的英语讲了半小时清真寺和伊斯兰,那种虔诚还是很有感染力。这些英国前殖民地(保护国)的石油富国民众英语都好得吓人。如果让我给已经去过的海湾四国的物价和交通成本排个序,那应该是巴林>阿联酋>阿曼>卡塔尔。

插一句为什么讨厌印度人呢?因为印度人现在真的入侵全世界,到处穷游或者务工,又脏又臭又吵又闹又没教养又丑还迷之自信,非常讨厌。东南亚人好歹打心底知道尊卑有序,对东亚面孔的顾客上帝都非常尊敬,笑脸相迎一口一个sir,真是恨不得跪下来舔。印度阿三根本没这眼力劲和素养,印度阿三又脏又臭又吵又闹又没教养又丑还迷之自信,你必须要居高临下的态度,他们就前倨后恭,说白了就是贱和欺软怕硬,问题是大家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一般再看不起还是至少装也要装得温良恭俭让和蔼可亲平易近人,遇到印度人这种没点B数的非要表现出居高临下让他们知道他们自己是个什么身份就一点都不优雅了,所以中东大部分消费场所印度人都只能去扫厕所、站门口当门童,当服务员都没资格;毕竟大家消费者都是体面人,哪有那么多闲工夫鸟那些不自知的阿三。

这几天在阿布扎比和迪拜,物价虽然不如巴林,但是还是很贵。外国游客或者投资移民的富人都还好,都不知道当地上班这些人怎么过活。基本吃顿饭随随便便一个人200中国元、点个星巴克+蛋糕也八九十块,500毫升依云水基本都是15块一瓶,都比中国明显贵一截。交通就不说了,打车至少国内两三倍吧,随随便便一趟就100块。

在飞阿塞拜疆巴库飞机上遇到一个迪拜工作的中国小哥,他说迪拜那些东南亚、南亚劳工,一个月就4000左右中国元,都是租床位差不多1000多中国元一个月,他觉得很惨,我说如果这些劳工不在迪拜或其他中东城市挣4000块一个月,就只能在他们东南亚南亚非洲挣1000块一个月甚至800块一个月。迪拜这种繁华和纸醉金迷的表象之下有多少外劳的血肉之躯的劳动在保障。

所以我才有了之前发的感慨:中国真是发展起来了,要是过去三十年祖国没有发展起来,在中东端茶倒水收银保洁的就不是现在的菲律宾印尼人南亚人非洲人,而会是中国人了。而现在中东富国的消费场所,中国人都是消费者、是顾客、是天使,都是因为有一个伟大滴祖国。”

“中国人均GDP上个世纪下叶长期低于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柬埔寨甚至阿富汗,而短短四十年,已经数倍于这些国家。中东国家劳工全是南亚/东南亚/非洲人,华人都是消费者。全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不过20来个,中国到现在已经是世界经济奇迹,你们已经很幸福了,总没把你们像非洲人印度人一样生出来就饿死吧,而且中国还在快速发展,不知道你们有啥好不满的。有些人就是没脑子,纯粹为了表现自己的伪聪明而装模作样为了反对而唱反调反对,哗众取丑。智商低世界观不全就不要妄议朝政。”

到了高加索三国,就更加切身体会到中国的好、中国的生活品质高了。高加索三国人均GDP、人均收入都远低于中国,而物价明显高于中国。我这种对物质生活有要求的人最喜欢的还是巴库,古典和现代结合,物资供给丰富,就是物价偏贵,尤其是进口商品无论同款依云还是樱桃味可乐价格都是中国的2倍。当然,巴库我还是非常喜欢的,贵也不是它的问题,我只是有点疑惑。

说真的,迪拜的人气和客流相比几年前或者相比其他城市,那确实明显非常强劲和火热,你说物价高那可能是外来游客和定居者太多导致的,加上迪拜本身是个金融中心。

但是高加索三国的首都物价巴库>第比利斯>埃里温>京沪>广成,我就真的觉得他们当地人生活不易,都不知道他们怎么活的。我自己觉得我在中国经济条件都还不错,每天消费我能接受但是都觉得还是有点小贵(毕竟同样档次的消费在伦敦也没这么贵啊),当地人不可能比我有钱吧。对比下来,中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品质比他们的好太多且便宜太多,而且中国的物价比他们低太多。说老实话,我以前从来没像现在这次一样深刻体会到中国的公共服务和生活品质其实在全球范围都算非常高。所以突然觉得那些特指润人都是些废物垃圾神经病,天天胡说八道扰乱视听。

还有些哗众取丑的博主,天天在那尬吹那些破烂国家。之前在网上看到格鲁吉亚都有好多人吹。实际上去了,自然风光远不如新疆,城建堪比中国县城,第比利斯那些危旧房屋到处都是都还在住人,破败落后无法想象,就这很多神经病都还吹得出口。美欧电影里,格鲁吉亚的人物设定都是毒贩、杀手、打手、暴力狂,奇形怪状居然都能被吹什么颜值高。。。穷山恶水街头巷尾那些人都凶神恶煞远不如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人友好。

至于亚美尼亚,作为旅游来讲比格鲁吉亚体验好很多,埃里温(Yerevan)比第比利斯好太多,各个方面。作为高加索三国里面最穷的国家,群敌环绕,而且常年跟阿塞拜疆有冲突,没想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竟然颇具休闲氛围,老旧的建筑下面都是装修精致的店铺,满街晚上开到午夜甚至子夜的餐厅和咖啡馆,颇具风情,vibe不错,能感觉到当地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

而亚美尼亚是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家,历史上亡国又复国,亚美尼亚民族当年被奥斯曼帝国屠杀了上百万人,甚至连他们的圣山亚拉拉特山都在土耳其境内,只能从他们的边境上眺望。

小国的命运从来是由大国决定的,而不是能由小国自身决定的。一战后英法为了肢解奥斯曼帝国,才支持亚美尼亚复国,而之后《色佛尔条约》未能全面执行,亚美尼亚也没能要回历史上属于他们的大部分领土,紧接着就成为苏联的外高加索联邦,再到亚美尼亚苏维埃共和国,而苏联解体之后,亚美尼亚就其故土纳卡地区的纠纷延续至今。

之前30来年在俄国的支持护卫下,阿塞拜疆都无力实控亚美尼亚人居住的纳卡地区和被亚美尼亚占领的部分土地。近年来亚美尼亚日益倒向美欧,引发一直保障亚美尼亚安全的俄国不满,减少支持,2020年再次纳卡冲突后亚美尼亚无力维持占领,2023年底阿尔察赫共和国解散,数十万亚美尼亚族人逃离故土。

战败要割地的亚美尼亚领导人居然说没想到冲突爆发后他们的欧美俄盟友竟无一支援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口惠而实不至的欧美身上,疏离帮他们出兵稳住局面的俄国,可笑又可悲。而亚美尼亚就这样输掉了1990年代初以来三十年的努力奋斗成果,更失去了本来实控为数不多的祖辈的土地。而就在到达亚美尼亚的那两天,亚美尼亚又割让了几个战略要地村庄给阿塞拜疆。

即使亚拉拉特山是传说中诺亚方舟最后停靠的圣地,而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国家。但在亚美尼亚参观了众多作为旅游景点的修道院都没有拜神,因为感觉他们几千年这么多苦难,是上天不佑他们,拜他们这的神应该也不会灵。

而中国一次次磨难之后,又站了起来,天佑中华。光就保有这么大领土面积,中国就有作为世界大国的基本条件。再说完成全面工业化,也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全世界能成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只有20来个,其他国家注定都只能作为消费者去采购产品交智商税。而全世界的工业化国家只位于北温带,西欧东欧、北美、东亚,其他地区根本不行,能源、技工、交通这些他们一样都没法解决。你们要知道,AI时代,算力可都是非常耗电的,中国几十年攻关变成了电力大国,高效能发电技术输电技术可就少数几个国家有,而今中国是全球发电量第一大国。

先写到这,睡了。中国真是个伟大的国家,而太多智力能力见识不够的人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是要多看多见识多对比,才会知好歹。

全部讨论

05-06 17:13

在巴林待了三天

中国无论衣食住行还是教育医疗服务,无论跟欧美比还是跟发展中国家比都是价廉物美。为什么一对比就觉得中国生活品质如此之高,我觉得是人民币太被低估了,同样品质的商品服务,中东、高加索国家基本要比中国贵20%-30%以上,而高加索三国的人均所得还远不如中国,那么最有可能的结论是:【人民币被大幅低估了】。 如果美元/人民币汇率到1:4.5左右,那么中国的商品服务价格才能跟国际水平看齐,现在是太便宜。

巴库物价没那么贵,大概是上海1.5倍,伦敦是上海3倍

05-06 10:04

讨论已被 移民火星不焦虑 删除

05-06 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