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低空经济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55喜欢:11

首先声明,坚决支持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本文讨论的是针对低空经济的炒作行为。

随便点开一份低空经济的研报,就是万亿市场,同一来源:赛迪顾问。赛迪顾问预计2023年低空经济规模5000亿,2026年就是万亿,另外还有民航口径预计2030年2万亿。远的万亿规模就不说了,就说2023年5000亿是咋拍出来的?作为对比2023年光伏行业总产值1.7万亿,按照中国占比62%算下大概国内规模一万亿,意思是低空经济规模是光伏的一半?是我瞎了看不到满天飞的无人机吗?张口就来。

当然我也可能是信口开河,毕竟我没看到原文找不到他们的估算方法。不过有一份招商证券的研报很贴心的给出了深圳龙华区低空经济试验区2024年度建设方案项目建设计划表,共27个项目总计21.6亿,看着挺牛实际上呢13.9亿是推动广和通落地,3.5亿是推动格瑞普(做动力电池的)落地,1.7亿其他项目落地,实际真正落实的24个项目共计2.5亿。从这个角度来看可能人家也没瞎说,统计口径不同嘛。

市场规模的具体数字差不多分析这么多吧,再来看看市场需求的逻辑:

无人机几大应用场景:

物流:物流最大的商业逻辑在于走量,无人机运输注定了只能在特定场景下做物流比如一些对时效要求特别高对成本不敏感的场景,比如医院耗材、紧急文件。

外卖:饿了么2018年就开始搞了,目前除了在空旷的厂区、集中住宿的校园,几乎没有可行的解决方案。飞行器和绝大部分用户的性质决定了取餐+送餐必然还是需要外卖员操作,那么无人机承担的只是在集散点间运输的功能,这个模式与优化的配送路线纯人工配送相比,并没有形成降维打击。

交通:在低空飞行安全性的硬性要求下,必然只能在一些小众航线用,比如跨海(珠江口湾区,渤海周边)或者是一些地形复杂的山区。在平原和大陆,高铁必然是更高效的交通方式。一架4-6人飞行器目前价格按可以想象的1000万一架,相当于用劳斯莱斯幻影跑滴滴,可行性在哪里?载人飞行器不是汽车,各种冗余备份、适航要求的设备,要达到经济+安全的标准,大概不如等AGI实现。

工业:应该是逻辑最硬的需求,农林、测绘、巡检、救灾等,但已经不是新鲜事,且基本都是百亿左右的空间。

旅游:直升机开发不出来的市场怎么换成电的就无中生有了?

综上几乎看不到爆发点,这还不考虑低空飞行器增多之后的调度、安全问题。最关键的一点,低空经济能解决什么痛点吗?现在的快递不够快?外卖不够快?交通不够方便?能解决的必然只是一些小众的需求,其中一部分是跟直升机重叠的,另一部分已经存在,真正的增量就更不够看了。

再看看市场炒作的热情吧,$万丰奥威(SZ002085)$ 2月5号开始到4月29日高点52个交易日涨幅284%,人工智能顶流$中际旭创(SZ300308)$ 从去年3月16日开始启动到6月2日52个交易日228%。我很想知道在今年绝对不可能有任何业绩兑现,明年不可能有有意义的营收贡献的情况下,低空经济可以涨到哪儿去?

并不是说我眼里只有AI,你发展低空经济我赞成,你投资高股息股票我认可,但你把低空经济当投资就是自己骗自己了吧。在拿AI这种全球共振的“炒作”来对比吧,第一波ZJ在110横盘一周多之后又涨了8天总涨幅424%,友情提示万丰差不多也要突破18了,能够复刻ZJ走势的话大概下周末到顶还能涨40%?

要是真还能涨,甚至涨的比ZJ多,嗯,那是我菜,在A股挣不到钱我活该,不配。

精彩讨论

炒股赚钱买房yyds05-16 23:53

首先考虑问题,为啥高层要推低空?我记得当年老美制裁中国半导体的时候,国内那时候一边是快马加鞭的搞国产替代和落地半导体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另一边是不断的发展我们具有头部地位的新能源方向,半导体是因为国外制裁,打铁必须自身强,看看是不是跟现在的ai一样,人家说限制ai高端芯片卖你就限制,国内肯定要大搞ai,落地政策推动产业,另一边需要开拓一条新的路线,引导国内经济的发展,因为说到底在ai这块我们是落后的,不能一条路走到死,要多手做准备,多想想,不要用自己局限的思维下定论,国内现在这个ai发展,不一定能整出啥,当年半导体火热的时候,难道比现在ai差?

全部讨论

16号提示的$万丰奥威(SZ002085)$ ,认同的朋友们17号卖了到现在少亏近20%,再聊聊基本面。钻石飞机实际做私人飞机、教练机的,是固定翼油机,跟eVTOL可以说是毫无关系了,炒万丰好比新能源车概念来了,你去买奔驰宝马的股票一样离谱。
为什么他能成为龙头,因为完完全全是概念炒作。但是国家仍然还是在推进低空经济,那么花的钱终究有一部分会体现到订单、业绩上,这就会是低空下一波的催化,而下一波万丰因为点错了科技树,几乎不可能放弃固定翼油机去做eVTOL,任何反弹都是出货的机会。

说明产能确实过剩只有开发新的赛道才能消耗掉,不然这些企业都得死,ai已经是赶不上了毕竟大疆还拿得出手

首先考虑问题,为啥高层要推低空?我记得当年老美制裁中国半导体的时候,国内那时候一边是快马加鞭的搞国产替代和落地半导体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另一边是不断的发展我们具有头部地位的新能源方向,半导体是因为国外制裁,打铁必须自身强,看看是不是跟现在的ai一样,人家说限制ai高端芯片卖你就限制,国内肯定要大搞ai,落地政策推动产业,另一边需要开拓一条新的路线,引导国内经济的发展,因为说到底在ai这块我们是落后的,不能一条路走到死,要多手做准备,多想想,不要用自己局限的思维下定论,国内现在这个ai发展,不一定能整出啥,当年半导体火热的时候,难道比现在ai差?

低空发展其实类似于新能源,传统汽车业中国再怎么努力还是只能跟在欧美汽车巨头之后,发展的前景在哪里?五年前谁能想到五年后的中国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国。航空业也是,欧美垄断了从小型机到大型客机几乎所有民用航空产业。狭路求发展怎么办,与其跟在人家后面不让改换赛道,用国内市场培育一批航空届的“比亚迪”,从动力到能源再到材料这一条产业链潜力巨大。如果你只是以现有的应用场景来考虑未来的发展,那绿皮车也没必要变高铁,因为绿皮车时代也能满足当初的出行需求。蒸汽机车当初也被嘲笑,跑的还没马车快,再看看现在呢。或许以后出行不一定是飞行汽车,但一定是比现在更立体。

05-31 00:30

我客观的说,低空经济目前都是游资,量化,散户。机构根本就没入场,你们不要不信,很多公募都没有配置,上周去苏州调研苏交科,莱斯信息,南京聚隆,华设集团,调研信息公告可查, 他们都没拿到订单,未来一到两年都不会有实质性大规模业绩,我告诉我他们凭什么涨,就是游资量化盛宴,散户接盘。

05-17 07:39

国内是因为人多,地上不够用了所以要上天?

05-17 07:28

所以为什么都说大a炒股要降智呢,都是瞎jb炒

05-18 03:51

低空经济主要无人机,现在外围战争频发,搞低空可以间接发展军工,

05-18 05:24

低空唯一的增量就是做假突破,但大概率只是假突破,把看图的新增量挂旗杆的那种,个人看法如果有效突破且其他方向全挂,满足这样苛刻的条件再去shi里喝口汤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