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的几个问题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6

1、家庭产品定位的局限性问题

汽车产品的未来究竟是什么,一家公司究竟该如何思考自己的使命?

华为的汽车产品使命很明显,就是智能驾驶与安全,科技引领产品发展。这将激励着团队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理想更多考虑的是家庭定位,会因为一个座位而让MAGE回炉再造3个月,但不会纠结汽车的ABE测试比对手遥遥落后如何追赶的问题。提升家庭舒适度的,团队努力的天花板太低了,会让团队逐步失去奋斗目标。当然,理想的科技积淀也远没有华为的积淀丰厚,直面竞争也很难。毕竟,MAGE的舒适空间大已经被M9的科技感打败了。

如果是你买汽车,是买一个沙发彩电更舒适的产品,还是一个有主动安全,看不见的地方用料更结实的产品呢?

2、产品成本控制与产品品牌质量冲突

理想L7和L8想做的是30万价格带的品牌产品,但24改款的时候,从电池到门板材质、皮质都做了降本。在追求利润率方面,理想的做法太疯狂了。你L7价格35万MAX版本,居然用欣旺达的电池,跟十几万的车一个档次了。电池也是规模化产品,理论上来说,生产规模数十倍以上的宁德时代,品控和安全性是更好的。

如果你在厨房里发现了一只蟑螂,不要以为只有一只,那会有很多只的。电池的事儿,证实了理想只重视看产品看得见的地方,不重视看不见的地方的事实。这就是“鸡贼”一词的真实意境。这个词跟用户价值想去甚远,可惜了这个品牌。华为发布会上,余承东说电池至今零自燃。华为有自己对电池安全的持续追求,而非不断追求降本。

如果理想一直是把经营品牌放在第一位,就会把用户价值与口碑放在第一位,也就不会这样不断拉低产品品质。但理想的产品并没有降低价格追求规模化,仅仅是用价格定位收割用户,所以才导致了24年改款卖不动,市场上的旧款二手车还涨价了。

要品牌?要价格带定位?要产品安全品质呢?都没有,最终理想只是选择了要短期的利润率,而非真正的树立起品牌。

3、产品定价位置与产品规模化的战略矛盾

24年改款的价格,很明显理想的设想是一个月降价5000元,一年降价6万,逐步收割用户最老最忠实的用户,这是过去一年的玩法。但今年用户可以选择的产品多了。要么其他产品,要么等你降到位。不再接受钝刀割肉了。反正你早晚会降价的。不一步降价到位,就得接受失去市场份额的现实。其实当下一步降到位是正确做法,追求规模化并压制竞争对手快速崛起。可惜,理想反思之后还是要保持利润率。

今年的销量可能要考L6定价低一些上规模了。问题在于,以理想减配的尿性,L6除了空间大点,品质上还能剩下什么?电池都成欣旺达的磷酸铁了吧。二排电视只有最高配家庭的孩子有资格看,普通配置的家庭的孩子是没有资格看彩电的,这是为家庭设计产品吗?刀法太精准了。

理想认为家庭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做好用车家庭需求这个市场就足够了,其实这个定位是一个伪命题。难道别的品牌的汽车就是不家庭买的吗?空间大舒适也只是部分家庭的需求罢了,有部分住大房子的家庭,也有更多住小房子的家庭。所以,比亚迪的战略与福特类似,通过规模化制造汽车去降低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去满足更多家庭的需求,其实特斯拉也是类似策略。

4、智能驾驶的巅峰之战

理想去年卖出了37万辆车,带激光雷达的高端版估计占比不超过20%,不会超过7万辆。也就是说,理想真正意义上的智驾车规模,目前还非常少。估计现在问界M7和M9的智驾车销量,已经超过理想了。考虑到理想车的用户8成都是非激光雷达低端版本。再过2年,华为智驾车的整体规模会逐步是理想的3-5倍规模,5年之后,会是理想的十倍规模。

现在汽车软的部分在买了之后会不断升级的,理论上来说,2-3年后,华为的智驾会遥遥领先,软实力的潜力更大。至于车机的暂时体验落后,华为有能力快速追上并超越,这对华为来说并不难。

除非智驾的技术在未来是平权的,各家都差不多水平。否则,谁的体验好谁将一家独大。华为有技术和人才的基因。华为智驾车越多,就有更多收入,就有更多的人才加入,智驾水平就越好,用户口碑就越好,使用的人就越多,形成一个旋转飞轮。

5、理想未来的理想之路是什么?

汽车行业未来,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技术至上追求智驾与安全,追求产品科技属性;要么成本至上追求规模,没有别的路可走。理想这样舒适的沙发冰箱彩电的策略,只能吃到阶段性行业红利,对手太容易复制了。估计1年之后,问界M789都会比理想L789价格贵2-10万,产品价格定价更高,销量更好。最终,理想的产品只能价格向下,追求规模化的出路。理想越早想明白这个终局,越早修正路线追求规模,竞争格局越好。毕竟随着华为产品的迭代,智驾和安全越来越领先,颜值越来越高,理想压力会越来越大。

当年小米手机出来后,华为抄袭并很快超越,若不是因为高端芯片制约,华为手机将会是小米手机数倍规模,苹果地位都会受到挑战。在智能汽车这个竞争格局下,特斯拉比苹果差太远了,华为汽车的产品,已经用自己芯片了,没有芯片的制约,未来必将不可限量。

本人没有理想和问界的持股。本文的分析主要是为了思考和评估理想的未来。$理想汽车-W(02015)$ $赛力斯(SH601127)$

全部讨论

03-23 11:14

汽车行业未来,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技术至上追求智驾与安全,追求产品科技属性;要么成本至上追求规模,没有别的路可走。理想这样舒适的沙发冰箱彩电的策略,只能吃到阶段性行业红利,对手太容易复制了。估计1年之后,问界M789都会比理想L789价格贵2-10万,产品价格定价更高,销量更好。最终,理想的产品只能价格向下,追求规模化的出路。理想越早想明白这个终局,越早修正路线追求规模,竞争格局越好。毕竟随着华为产品的迭代,智驾和安全越来越领先,颜值越来越高,理想压力会越来越大

03-22 16:39

好文,点赞。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