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几句话讲清房地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教育里有个理念,如果几句话讲不清说明自己不懂。

直接结论

1,地产公司不等于房地产市场,哪怕房价一直下跌,也会有地产这个行业,及其所依附的盈利群体。

2,当前的房价对现有的地产公司极其重要,因为过去的惯例中,大多数地产公司都是高负债运营快速拿地扩张的模式,负债率75%的话,房价下跌25%净资产就会归0。而过去三年中主要城市房价下跌25%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如果房价持续下跌,再跌三年,现有几乎所有地产公司都得完蛋。然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并不是全部关门。所以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过去几年上面一直强调三道红线。

3,第2条是有时间限制的,这个时间限制是房地产拿地到销售完的周期,大约3年-4年。3-4年后,即使地产价格维持在低位,也不影响地产公司的盈利,因为拿地的价格也会降,地产公司自己会调整。

4,这次危机基本到今年就告一段落了,因为3-4年周期已经差不多了,只要房价稳住就行了。如果房价继续下跌,那就是新一轮危机,2022-2023年拿的地也是亏,那就民企央企一起关门了。那就要回到第二点。即使保守一点的话,可以说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全部危机渡过要2025左右。而股市其实往往同步且稍微落后于市场,所以,地产今年,除了反弹应该没有大的预期。

5,房价稳住的问题不大,其一不违背房住不炒;其二人口只是增速减缓,今后三年也并没有到衰退的程度,其三主要城市会有“极化现象”。看几十年没有意义。地产行业虽然周期长,但决定地产企业的生死的周期却是短周期,只要三年到四年。三年到四年后,存活下来的地产企业会调整到适合新的地产行情的经营模式。

===========================

根据以上5点,你能理解整个行业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得很多怪异现象

比如为什么强调三道红线——负债率决定最终生死,而流动性是扳机。而上面已经决定调整但不希望全行业覆灭。

为什么才几年就政策不断出台救地产——这个行业调整周期就3-4年。上面因为过去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只不过想在房地产领域再复制一次。

为什么万科管理层降薪到月薪1万——郁自己知道就这一两年的事,不成功万科都没了,不存在长期底薪过苦日子的可能。要么像诸葛亮三年后官复原职,要么撂担子走人。

最后一点实用的,因为主要地产公司的资产大幅普遍贬值计提尚未完成,正常过程是 房价下跌——股价下跌——财报资产计提——销售反转、筑底反弹。这个和上面对股价稍微落后于销售的常识是一致的。下跌幅度根据资产贬值和负债率的行业普遍值估算,大约还剩20%左右,以万科为例在7.5左右,上下浮动10%,这和技术上月线级别起涨位置也是一致的,这个计算依据就不详细罗列了。但大的逻辑是跌时重质,这个质我现在的理解是资产质量,资产往低了估能估多少,是不是资不抵债。换言之,涨的时候用基于roe的估值,跌的时候只能用净资产重新清算的估值方法。万科新的净资产应该是7.5(这个值已经相当乐观了,我甚至考虑了强一线城市不计提,2023年新进资产不计提),这看上去很夸张,但例子比比皆是。过去华夏幸福跌到3元时,财报显示净资产还是10元,现在净资产已经下修到2元了(它股价在2元多挣扎一阵后失败,因为公司相当于完了,但万科公司和股价应该不至于完蛋)。——不要迷信财报,它往往是延迟的,跟k线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