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传媒(老唐旧文学习后)投资逻辑总结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5


一、投资逻辑:
分众虽然近几年业绩大幅波动,但是覆盖最多主流人群必经路径的特点未变;广告抗拒性最小的特点未变;除手机屏以外的广告形态中,受手机影响最小(不是不受影响)的特性没变。

(一)广告主投放广告,往往是分众(线下)+互联网(线上)两个渠道配套使用,让目标用户在分众手中形成记忆,在互联网上形成购买,这就是分众目前的价值。其中分众作为线下广告,是受到互联网冲击最小。

分众的强项,是卡住了未来不变的东西,垄断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经场所。科技的变化,改变了人们主动寻找信息的路径和方式,但人们的生活工作路线没有变,依然是上班在写字楼,下班回家,也依然进电影院看电影。
分众致力于强化和卡住人的活动轨迹,实现广告触达。
但是,由于分众江南总还是一个报时人,而非造钟人,未来万一江南总离开分众,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公司目前也没有培养出一个可以接班的优秀接班人!所以分众只能算一个优秀的二流生意。

(二)老唐提出,分众隐藏着一个被忽略的价值创造环节。简单的说,一个终端或者少量终端联网,价值并不大。只有当足够多的终端联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覆盖受众必经途径的网络后,终端会发生一个跳跃式增值。这份增值由组网者建立,当然应该由组网者享受。也就是说,所有物业或电影院直接和广告主签约,给广告主创造的价值,会远小于分众提供的价值,除非有人能够将物业或电影院组织并协调起来,统一与广告主对接——那就是分众嘛!

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资本无法抢夺分众的生意?①同一个电视位置或海报,加入一个大网还是一个小网,价值本身会有高低区别,分众天然占优;②分众本身签约的楼宇到期参差不齐,竞争对手很难集中力量打攻坚战形成客户所需要的覆盖;③分众本身资本雄厚,手握强大客户,真正进行价格战,分众最多是降低净利率,对手可能就是灭顶之灾,相信业内对手一定会考虑并衡量程度,参考新潮烧了几十亿的价格战失败收场,就知道分众的规模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护城河。

(三)分众具备一定的成本优势。以每覆盖一千受众所需广告费用做对比,今天分众的定价相比电视、今日头条、腾讯视频等渠道价格,依然具有很大优势,分众的提价空间还比较充足。而且提高广告价格的同时,却并不需要同步或同等幅度提高租赁价格,这无疑会继续提高公司楼宇媒体收入的毛利率。

四)移动互联网冲击下,分众的护城河。江南春认为,分众的主要渠道的某些特性没有改变。比如等待电梯的时间,一般在两分钟左右,这个时间对于打开手机阅读什么而言,略短了,所以,电梯口的电视依然是吸引短期注意力的良好工具,分众的电梯电视就是靠这两分钟生存下来的;当然,有人说,可以看短视频,但是电梯里都是陌生人,播放短视频也会产生声音,影响别人,不太好。临时取出耳机带上,一顿操作,可能还没听到声音,就到站了,很尴尬。
进入电梯后,由于电梯内信号弱,人多,加上时间短,不适合也不方便掏出手机来看。因此,电梯海报成为人们回避尴尬,打发无聊的目标,此时受众对电梯海报广告的抗拒心非常轻,甚至是主动寻找广告看;
电影播放前,人们会提前到达。但灯一关,映前广告开始播放,相当于提醒大家准备收起手机看电影了(老唐补充,我认为还有一个因素是江南春没有谈到的,就是映前广告的声音和影像冲击力非常大,迫使即便盯着手机的人,也不得不被动接受)。
对于其他媒体,人们是在内容与广告之间,选择内容、干死广告;对分众而言,人们在广告和无聊之间,选择广告、干死无聊。这是分众对广告主最大的引力。

(五)大数据应用,提高广告的效率。我们把每一栋楼的数据做一个分析,清晰掌握各个楼宇的人群画像、所处人生阶段以及整体消费能力。
从“人找广告”到“广告找人”,再到“个性化推荐”,接下来分众和阿里会共同打造智能分析引擎,让每个楼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广告,让每个广告都找到自己可能投放的楼宇。

二、经营数据和财务。

(一)分众借壳上市!严格的说是分众的股东向7家机构转让了5.8%的股份换来50亿现金,同时向七喜原股东发行6.9%的股份,收购了七喜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最后形成如下股权结构:分众原股东87.3%股权,七喜6.9%,7家机构花50亿获得5.8%。

(二)应收款方面,分众由于经营的特性,应收账款非常高。由于公司对大部分客户的结算模式是“在客户广告发布完成 30 天后向客户开具发票,开票后给予客户 60 天的付款信用期”,30天+60天=90天接近一个季度的营收都是合理的应收账款。所以应收账款在营收的25%上下波动,是正常现象(90/360=25%)。2017年,营收120亿,应收账款29.8亿占比25%。从历史数据看,应收账款中坏账比例相对稳定,2014~2017年计提的坏账准备分别为2.5亿,1.7亿,2.4亿,2.5亿,比例8.4%。那么期末应收账款占当季含税营收(去年上半年以前,当季含税营收=当季报表营收*1.17。之后,当季含税营收=当季报表营收*1.16)的比例越大,证明享受3个月账期的客户越多,说明分众的结算政策放的越松。反之,则证明客户享受账期短。

(四)经营现金流数据良好。一是当期缴纳税费的减少,二是由于媒体资源扩张的停止,三是由于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良好。四是坏账和折旧都计提充分,未来需要的采购资金已经提前计提了,所以净利润接近自由现金流。


(五)提价是过去几年分众的高速成长主因。净利润从8.5亿增长到60亿,年化增长也是21%。总体来说,这背后是稳定的每年提价约10~15%叠加上量增的共同结果。
考虑到今后面临的有终端扩张、售价提升、行业复苏、增值税率降低等正面因素,同时有对手贴身逼抢可能迫使成本提高、政府退税总量的逐步减少,以及新拓展区域盈利能力相对下降等负面因素。
未来,分众由于独家垄断梯媒,每年提价8%以上,叠加城市新楼盘的增量2%,可以保持平均下来10%的营收增速。

三、几大风险。

(一)广告管理政策上出现巨变,禁止电梯间及电梯内放置电视或海报,这是毁灭性打击,当然,概率极小,接近于零;

二)管理层乱来。这个有先例,在美国上市的过程中,公司曾被浑水狙击,核心问题就是公司高价收购资产,然后低价卖出或者减值注销。问题虽然没有被完全证实,但最终以江南春及分众合计缴纳5560万美元和解告终。

2009年,江南春不计成本抛售这些斥巨资买来的包袱(损失超过90%),将分众这艘船重新引导回擅长的四大渠道:公寓楼、写字楼、电影院、卖场。

(三)分众上的部分广告擦边球,比如上门按摩的广告,万一打广告的公司被处罚,是否会连累分众?根据过往的案例,广告商只是买菜刀的超市,买家如何使用菜刀,跟超市没关系。
(四)分众的广告也有弱项,它更擅长做品牌展示广告,在效果广告上是弱项,暂时只能是手机的配角。

(五)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大。宏观经济向下造成广告主缩减预算。以品牌展示为主要广告形式的分众传媒,遭遇到经济形势下滑时,实际上是客户支出首选的削减对象,成本固定的情况下,2019-2021年利润大幅锐减。

(六)应收账款大增且占比高。分众传媒在客户的广告发布完成30天后向客户开具发票,开票后给予客户60天的付款信用期”(借壳上市说明书披露)。 合计90天一个季度的营收是应收账款。
前三季度营收89亿,应收账款余额从年初的48亿减少为43亿,说明前三季度总体实现应收账款回收约百亿(含税)。

(七)关于客户结构中40%以上是新品牌公司:互联网新经济在过去几年对于分众的贡献约有40%~50%,这两年因为各种因素倍受打击,广告投放大幅锐减。好在2023年已经完成调整,消费占比50%,营收稳定性提高成长性减弱。

四、经营向好。

一)2019年公司依然是一个拥有近60亿类现金资产、近40亿对外投资(股权和基金)、20亿固定资产、40多亿应收账款的优质企业,有息负债不到10亿(境内担保、境外贷款,无需外汇审批满足境外子公司经营所需)的优质企业,年创净利润19亿。对比科大讯飞同样的营收,净利润只有8.2亿,且没有巨大的研发投入和资本支出,净利润基本就是自由现金流。

(二)分众传媒是一个非典型的周期股,其经营特点,有点像机场、经典或者酒店,成本相对固定,营收下降时,净利润降幅会更大;而营收上升时,由于成本基本不变,净利润增幅也会比较大。

三)未来的成长性:分众未来可以通过下沉、优化、走出去三项取得增长的观点,目前下沉已经基本完成,优化和走出去正在进行

六、估值与买点
席勒估值法:可以会选择以过去7年(格雷厄姆建议七年平均数,我估计自己会采用五年)的净利润平均数为起点,以10%为增速模拟。

买点:7年平均45亿*25倍=估值1125亿,打七折为买点787.5亿,对应股价5.45元。

卖点:45*45=2025亿,对应股价1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