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片仔癀,合成生物最稀缺龙头,免疫治疗唯一黑马,300家机构扎堆!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9喜欢:159

风口,正劲!

医药赛道的成长,依赖技术变革。

2020年以来,以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医药研发CRO龙头的崛起,让创新药企业感受到了降本增效的捷径,刺激了创新药的研发进程,当然CRO企业也实现了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2023年以来,CRO企业给创新药带来的红利开始凸显,创新药企业的研发进展明显加快。

这其中华东医药翰宇药业常山药业华森制药等减肥药适应症加速落地,快速迎合市场需求。

通化金马代表的阿尔茨海默症赛道;艾力斯吉贝尔代表的抗肿瘤赛道;京新药业引领的失眠障碍赛道;以及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等,都实现了快速突破,并且每个细分领域都是千亿元级别的成长空间。

近期,医药领域出现2个新的核心突破。

第一个是合成生物,江南大学相关通过生物合成技术,生成了透明质酸,其成本从几万元每公斤骤降到了几百元每公斤,这绝对是巨大的降本增效技术。

并且合成生物技术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尤其是在医药、化工、食品等方向最紧迫。预计到2025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我

国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美元,到2040年合成生物将带来上万亿经济价值。

这也是为何目前拓新药业广济药业蔚蓝生物莱茵生物鲁抗医药等备受青睐的原因,业绩弹性具备强想象空间。

第二个是干细胞治疗。

近期,我国科研人员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疗法,成功治愈了一名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该患者已经长达33个月摆脱了胰岛素的依赖。这也让干细胞治疗技术再次成为风口。

要知道,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慢性病,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从2011年的9000万攀升到了2021年的1.4亿,增幅高达56%,并且依然还有近8000万患者未被确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攀升到1.6 亿,全球将超过6.4亿人,对糖尿病业务的需求早就上千亿规模。

糖尿病主要分四种,目前最主流的是1型和2型,尤其以2型为重。糖尿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

这其中,胰岛素领域培育出了甘李药业通化东宝两家龙头,口服药方面华东医药的阿卡波糖成为了行业绝对第一的大单品。

面对上千亿规模的需求,如果干细胞疗法能实现根治,那带来的新的市场需求将会是爆发式的增长,所以冠昊生物泰林生物中源协和济民医疗南华生物等持续强势。

干细胞治疗其实就是免疫治疗的一个细分,目前全球自免疾病的患病率约5%—8%,而药物治疗不能根治,通过自身免疫治疗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优势非常凸显。我国免疫治疗渗透率还不到20%,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

更为强悍的是,合成生物技术也能应用到细胞免疫治疗领域,这种双技术的叠加,有望加快商业化落地的速度,会大大增强相关公司的业绩弹性预期。

这其中有两个公司优势最突出。

1、中源协和

公司是免疫细胞治疗的绝对龙头,早在2016年中源协和定增11亿元收购了柯莱逊100%股权。而柯莱逊是国内最大的免疫细胞治疗公司之一,已经在超过30家医院开展免疫细胞治疗业务,并且利润表现非常不错,2015年其净利润就超过了4000万元。

就在近期,公司全资子公司的VUM02注射液获批失代偿期肝硬化、特发性肺纤维化、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等四个适应症,这也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冷冻保存型干细胞制剂。

目前,公司72项干细胞产品IND获受理,干细胞药物临床审批数量第一。并且公司拥有3家脐带血公共库,拥有超过20家细胞资源库,这才是最强护城河。因为干细胞必须依赖血库。

同时,公司的产品优势也依赖于强大的研发投入,从2019年以来中源协和的研发投入增速加快,到2023年超过了2亿元,同比大涨28%。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4014万元,同比增长7.4%,业绩直接反转。

2、安科生物

安科生物也是医药小龙头,但是和恒瑞医药同仁堂片仔癀东阿阿胶等不一样,安科生物主要是做基因工程药。

从公司营收结构来看,就是基因工程药物和膏药两块,其中膏药业务占比比较小,基因工程药物是公司的核心利润来源。

由于基因工程药物具备极强的技术壁垒,导致公司的整体毛利率高达80%左右,并且净利率从2021年还出现了大幅的提升,到2024年一季度攀升到了33.8%,这样的净利率水平要远远高于海天味业格力电器片仔癀等巨头。

这也,显示了公司盈利能力的强悍。

公司净利率能得到大幅提升,在毛利率几乎不变的情况下,就是得益于其费用端的有效控制,尤其是销售费用率从2021年急速下降。这说明公司产品端的优势在强化,基因工程药物需求非常旺盛。

安科生物的两款药物,一个是生长激素,一个是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其中最具爆发力的就是曲妥珠单抗,这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IgG1药物,属于免疫治疗的核心领域。适应症就是早期乳腺癌、转移性乳腺癌和转移性胃癌等。

数据显示,乳腺癌已经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在2020年全球新增乳腺癌226万,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

而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市场规模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全球需求从从2016年的215亿美元上涨到了2021年的345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我国乳腺癌药物规模有望超过1200亿元。

目前,安科生物的曲妥珠单抗2023年获批上市后正迎来加速渗透,并且已经进入医保目录,有望大大增强公司2024年的业绩弹性,这种大单品逻辑甚至比片仔癀硬。截止2023年底,也是吸引了近300家机构抢筹。

所以,在合成生物以及免疫治疗等新技术渗透下,医药行业会迎来新一轮公司的业绩释放期,就像2020年药明康德引领的CRO行业类似。

安科生物以及中源协和等,凭借着产品优势稀缺优势,有望迎来业绩和估值的重塑。

关注老张投研(id:LZtouyan),这里有你最关心的投研报告!

来源:老张投研

精彩讨论

我既是道05-08 22:53

为什么给我推荐这二B东西

快乐一季05-08 20:07

曲妥珠单抗国内好几个公司都有布局,作者不说这个严重差评

全部讨论

05-08 22:53

为什么给我推荐这二B东西

05-11 05:41

中源协和潜力很大,但业绩何时爆发无法确定。

05-08 20:07

曲妥珠单抗国内好几个公司都有布局,作者不说这个严重差评

安科生物还有MRAN肿瘤治疗药物,目前进入临床

05-08 19:13

。。。

05-14 09:28

虽然是在吹牛逼,但是我顶你!

05-10 19:53

都塌掉了

05-10 16:17

如果曲妥珠放量,安科生物的估值要重新计算。

05-09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