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高级别证据肺癌围术期专家共识发布,开启规范化治疗新篇章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喜欢:2

2024年5月12日,在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的“肺癌围术期高峰论坛”上,国内首个基于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的《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正式发布。该《共识》旨在为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人群选择、方案制定、病理评估及患者全程管理等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提供全新治疗范式和规范化指导,从而帮助肺癌患者提升生存获益。

大会期间,多位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媒体交流会,围绕《共识》制定的背景、成果和价值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和解读。

主持人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介绍了参与本次媒体交流会专家,包括六位胸外科专家: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湖南省肿瘤医院王文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兰军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黄云超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张真发教授,以及《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刘惠琴主任。

《共识》制定专家组部分成员分享《共识》形成背景并解读要点

聚焦肺癌围术期诊疗困境,为患者改善生存获益

肺癌是对公共卫生和公众健康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我国肺癌新发病例约106万例,死亡病例约73万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而其中约30%的患者初诊时为可切除的早中期NSCLC[2]。

尽管手术切除是许多早中期NSCLC患者获得治愈的重要手段,但并非一劳永逸。在临床中,52%-75%的II-III期NSCLC患者会在术后5年内,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3]。因此,围术期抗肿瘤药物治疗,也就是术前新辅助和术后辅助治疗,可以将手术和药物治疗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延缓甚至消灭肿瘤的复发转移。

过去,化疗往往是围术期治疗的主要方式,但对于患者5年生存率的改善效果尚不显著。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方案在NSCLC围术期的治疗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多项III期临床研究相继取得积极结果,围术期的免疫治疗已被证实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获益。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王长利教授表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帮助早中期NSCLC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是我们和患者的共同目标。免疫治疗时代的到来,让II-III期NSCLC的诊疗已由单一手术,转变为手术联合围术期药物治疗的综合治疗模式。如何指导广大临床医师规范化应用,需要积极寻求创新解决方案。此次《共识》的发布主要基于八项高级别III期临床研究证据,针对围术期免疫治疗临床实践中的常见问题,系统性提供规范化应用指导,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让患者更加充分地从创新治疗手段中获益,为我国早日实现‘健康中国2030’宏伟愿景贡献力量。”

云南省肿瘤医院黄云超教授强调:“外科手术方式和技术持续精进,但仍只能解决肺癌局部治疗的问题。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深入认识,我们发现肿瘤存在异质性,复杂性,多种因素会导致肺癌术后的复发,所以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手术联合围术期综合治疗方案,降低复发,实现治愈的目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兰军教授指出:“由于肺癌患者的异质性,单纯手术不能解决患者问题,我们会在手术前后联合抗肿瘤药物治疗,这就是围术期治疗,围术期治疗有五大目的:一、术前缩瘤降期,最大程度争取根治性切除机会;二、提高R0切除率;三、降低全肺切除率;四、消除微小转移灶,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复发风险;五、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伦旭教授提出:“围术期免疫治疗通过免疫激活杀伤肿瘤细胞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提高早中期NSCLC患者的治愈率。对于患者来说,治疗路径由直接手术,转变为手术联合术前和术后的围术期免疫全程治疗。可能有患者会担心术前治疗延误手术,所以医生需要让患者了解手术联合围术期治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让患者能有积极的心态,更好和医生做好配合治疗。”

基于高级别临床证据,

为临床一线提供规范化指导

据王长利教授介绍,此次发布的《共识》由近30位来自全国各省市的胸外科、内科、病理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共识专家组,共形成17点共识意见。以此《共识》为指导,广大临床医生将能够更好地为早中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制定更加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张真发教授介绍:“围手术期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更好的应用这一新治疗手段临床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形成一致性指导建议,这也是本次专家共识制定的目的,通过指导广大医生临床实践,提高肺癌患者治愈率。”

湖南省肿瘤医院王文祥教授提出:“共识的证据主要基于8项III期临床研究,包括了两项由中国医生牵头开展的研究。以RATIONALE-315研究为例,该研究全国共49家中心参与,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第一个突出的结果是高完全病理缓解率(pCR),达到41%,意味着这部分患者切除后的肿瘤完全没有了活肿瘤细胞;第二个突出结果是显著降低复发和进展的风险,风险降低44%,意味着根治性手术真正能实现临床根治,对手术患者意义重大。中国胸外科医生正参与并主导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前沿,为广大肺癌患者贡献出中国的力量。”

《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刘惠琴主任表示:“医学专业期刊是医学成果展现和交流的重要载体,尤其在领域内新治疗手段出现的时候。一方面,通过高效推动高质量专家共识的制定和发表,可以使广大临床医师实践应用有据可依。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宣传途径,包括专题研讨会、线上多平台等,扩大影响力,使共识更好地惠及基层医生和广大患者。”

《共识》正式发布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将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免疫规范化治疗专家共识巡讲会”系列活动,通过解读《共识》意见,更广泛地指导临床一线的应用和实践,助力我国NSCLC诊疗进一步迈向规范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资料:

[1]Zheng R, Chen R, Han B,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22[J]. 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 2024;46(3):221-231.

[2]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 Ⅰ~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辅助治疗指南(2021版)[J]. 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16):1132-1142.

DOI:10.3760/cma.j.cn112137-20210210-00406.

[3]Antoinette J., Shirish M. Adjuvant therapy for resec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Ther Adv Med Oncol, 2009, 1(2): 109-118.

近期医药行业热门研究报告免费下载:

2023年全球药品销售额TOP100网页链接

医药魔方-2019-2023年创新药临床研究报告网页链接

2024年热门企业Q1财报合集网页链接

ASCO 2024 口头报告新闻汇总网页链接

医药BD专题报告/深度文章汇总网页链接

更多相关报告和医药资讯持续更新,请持续关注医药魔方ByDrug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05-13 17:18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