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就算我们买完了,把资金用完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买的股票继续跌。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35喜欢:44

复习巴菲特的时候,发现有一点和我理解的有点偏差,记录之。

巴菲特:

每次买入股票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能再多跌一段时间,这样我们就可以买到更多。

就算我们买完了,把资金用完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买的股票继续跌。

继续跌,公司可以接着回购,我们的持股比例随之上升。(出自2022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我之前的理解的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还有闲钱当然是跌更好,可以继续买,还能买的更便宜;

2、如果只看懂这家公司,或者其他公司都不在买入区间,那也是买满后继续跌更好,因为只要不是等着用股票换现金消费的人,那拿着自己能力圈内在买入区间的股票,肯定要比拿着现金划算。

3、还有就是如果我们在未来十年是净买入的人,那也是越跌越好想,场外赚的钱、持有股票的分红等还会继续以低价买入优质资产。

今天想通过了老巴说的这个,哪怕我们今后再也没有新增资金,买的公司也是像伯克希尔那样不分红,只要它会在低价回购,那我们同样应该是希望股价跌的。

但如果能力圈足够大,能力圈内还有其他选择,某只股票涨快了,进行调仓岂不是是更好的选择?

#巴菲特# $苹果(AAPL)$ $腾讯控股(00700)$

精彩讨论

超级滚雪球03-06 17:34

深有同感!我就是初次建仓后,每一次都盼着股价下跌,然后再不断补仓,直至把其它股票上的钱全部都挪过来形成重仓或满仓。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条件:公司必须是具有一定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且买的时候必须足够便宜,即价格远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然后越跌越有价值,就可以越跌买入越多,最终形成重仓。因为是优质且严重低估的公司,反弹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跌的深,有时还可能产生10倍股,如我低位买入过的洛阳玻璃H股(01108)和华虹半导体(01347),都是大幅度下跌,跌到极具投资价值,然后分别从最低位上涨11倍。当时持有洛阳玻璃时,手头的钱已经不足以买一手股票,那时仍然盼着下跌,然后,每月工资到账第一时间继续加仓,在低位又补了很多仓。
我的这个特点,也可能是缺点,这么多年一直也改变不了。今天头一次听说投资泰斗巴菲特早已是这样的风格,我应该有了理论依据,更坚定了我继续坚持自己投资理念体系和交易策略的决心。

豆腐od703-06 17:20

你最后一条还是想着挣市场的钱,挣别人认知差的钱。而巴菲特说过最好只聪明一次,只富有一次,靠生意本身挣钱。如果一个好生意一直很便宜,你就可以躺着赚钱,为啥要想着和别人换一下瞎折腾?如果持续低估,你的收益率会更大。想象一下,你发现一个金矿,只想一个人慢慢挖,慢慢扩大份额,为什么要告诉大家,把手里那份提前变现却失去复利买入的机会。(除非你又发现钻石矿,但凭什么正好金矿涨价钻石矿一直等你低价入手,而且同时想有几个金矿会不会太贪,有必要纠结多挣那点而不是多担心那些金矿是不是真的,确定性大于收益率)这是股票胜于债券最根本的原因~剩余利润再投入的复利。本质上人们还是想守正出奇,但凡说守正出奇的大多想的都是出奇上,守正不出奇才是孙子兵法和大道推崇的思想,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投资不应该盯着市场报价而是生意本身就是这个意思。你希望股价涨本身就是不关注生意本身而是关注市场报价。只有股价低估才是投资者的福音,无论是否全仓买入。当然股价随生意价值增长而涨验证了自己的逻辑当然会高兴也正常,但如果你确信自己找到金矿,你应该希望大家都嘲笑你,不关注你的金矿,只让你一个人买。

死道友不死贫道201903-06 17:17

这是中美股市制度差异决定的。在美国股票买的足够多,就可以改选董事会,并做出有利于新进的股东董事会决议,包括文里说的回购等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在国内自从宝万之争后,外来者很难取得公司控制权,回购是想都不要想的事。也就是说目前A股只有交易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都很弱,因为政府行政管理干预太强了,市场功能在弱化。

月光宝盒-陈05-03 22:01

公司整体生命周期现金流折现思维方式∥
∥😎
就算我们买完了,把资金用完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买的股票继续跌。
继续跌,公司可以接着回购,我们的持股比例随之上升。(出自2022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全部讨论

03-06 17:34

深有同感!我就是初次建仓后,每一次都盼着股价下跌,然后再不断补仓,直至把其它股票上的钱全部都挪过来形成重仓或满仓。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条件:公司必须是具有一定成长性的优质公司,且买的时候必须足够便宜,即价格远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然后越跌越有价值,就可以越跌买入越多,最终形成重仓。因为是优质且严重低估的公司,反弹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跌的深,有时还可能产生10倍股,如我低位买入过的洛阳玻璃H股(01108)和华虹半导体(01347),都是大幅度下跌,跌到极具投资价值,然后分别从最低位上涨11倍。当时持有洛阳玻璃时,手头的钱已经不足以买一手股票,那时仍然盼着下跌,然后,每月工资到账第一时间继续加仓,在低位又补了很多仓。
我的这个特点,也可能是缺点,这么多年一直也改变不了。今天头一次听说投资泰斗巴菲特早已是这样的风格,我应该有了理论依据,更坚定了我继续坚持自己投资理念体系和交易策略的决心。

05-03 22:01

公司整体生命周期现金流折现思维方式∥
∥😎
就算我们买完了,把资金用完了,我们还是希望我们买的股票继续跌。
继续跌,公司可以接着回购,我们的持股比例随之上升。(出自2022年伯克希尔股东大会)

03-06 17:20

你最后一条还是想着挣市场的钱,挣别人认知差的钱。而巴菲特说过最好只聪明一次,只富有一次,靠生意本身挣钱。如果一个好生意一直很便宜,你就可以躺着赚钱,为啥要想着和别人换一下瞎折腾?如果持续低估,你的收益率会更大。想象一下,你发现一个金矿,只想一个人慢慢挖,慢慢扩大份额,为什么要告诉大家,把手里那份提前变现却失去复利买入的机会。(除非你又发现钻石矿,但凭什么正好金矿涨价钻石矿一直等你低价入手,而且同时想有几个金矿会不会太贪,有必要纠结多挣那点而不是多担心那些金矿是不是真的,确定性大于收益率)这是股票胜于债券最根本的原因~剩余利润再投入的复利。本质上人们还是想守正出奇,但凡说守正出奇的大多想的都是出奇上,守正不出奇才是孙子兵法和大道推崇的思想,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投资不应该盯着市场报价而是生意本身就是这个意思。你希望股价涨本身就是不关注生意本身而是关注市场报价。只有股价低估才是投资者的福音,无论是否全仓买入。当然股价随生意价值增长而涨验证了自己的逻辑当然会高兴也正常,但如果你确信自己找到金矿,你应该希望大家都嘲笑你,不关注你的金矿,只让你一个人买。

这是中美股市制度差异决定的。在美国股票买的足够多,就可以改选董事会,并做出有利于新进的股东董事会决议,包括文里说的回购等等手段维护自身权益。但在国内自从宝万之争后,外来者很难取得公司控制权,回购是想都不要想的事。也就是说目前A股只有交易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的功能都很弱,因为政府行政管理干预太强了,市场功能在弱化。

03-07 10:41

老巴经常提及的一句话:与市场隔离的能力。——一般人很难做到。
投资挣的是公司业绩的钱,和别人是否买的比自己低没任何关系,嫉妒心强的人无法克服这一点。
股价如果严重低于价值,通常公司会回购股票,那样肯定是价格越低回购数量就会越高。

03-06 16:09

总结呢?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