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半年投资回顾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喜欢:1

回顾2019年上半年的投资,投资收益较大,2019年年初投入本金72.44万元,在2019年年中投资获利83.62万元,半年获利115.43%。从2018年略有亏损到2019年半年度获利良好。

2018年下半年的市场情况较为惨淡,受到惨淡的经济基本面以及不确定的未来经济的影响,市场较为悲观。中美贸易战加剧了悲观预期,市场一度走低到2500点左右。

个人并未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很细致的研究,比较信奉查理芒格的一句话“宏观是我们必须要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有所为的”。还有一个比较坚定的信心就是,我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信心,相信未来的前景是美好的。

在市场逐渐走低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实市场走低的过程就是风险释放的过程,各种资产泡沫逐渐破灭,市场开始从狂热走向理性,并从理性走向悲观。在市场下跌过程中,有人总结为先破灭的是概念股,然后是中小股,接着是大盘蓝筹股,我并未非常仔细的研究下跌的现象和过程,我始终坚持的还是自下而上的分析理念,当价格严重低于价值时坚定买入。

2019年上半年基本都是仓位逐渐减少亦或是逐渐卖出的一个过程,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价格逐渐向价值回归,并趋近于合理价格;二是由于个人原因,需要购置房产,需要卖股。

一、2019年初个股持有情况

从2018年10月过后,已经将全部仓位和券商融资用满,在2018年10月过后,并未对股票账户进行操作。年末持仓量139万,其中五粮液持仓量为82.59万,超出既定的40万的持仓量近一倍,占比达到60%,顾家家居由于股价的不断下跌,仓位加大到了15万,光大银行持仓量20万,占比15%。

二、2019年个股卖出情况

按照2018年末的原计划,由于五粮液个股的占比过高,希望将仓位降低到50%以下,但在2019年初部分个股出现了较大上涨,而且买房时间节点提前,最终在上半年获利了结。

(一)五粮液

五粮液是在2018年下半年建仓最大的一只股票,年末累计持仓量达到了14200股,按照2018年末市值估算,持仓成本约为58元/股。在2019年上半年,最高价约为110元/股,截止到6月11日,已经全部清仓,平均卖出价为97.55元/股。在2月份卖出的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调整仓位,将仓位降低,在股价超过100之后,个人觉得股价已经由低估到达了合理水平,并逐渐卖出,而在5月由于购置房产,最终在4月份寻找机会清仓了大部分股份,在6月全部清仓。

五粮液在100元对应的市盈率约为27倍左右,2019年公司的经营计划是增长25%到500亿营收,从近期五粮液的增长情况来看,近三年维持20%的增速还是可期的,从相对价格来看,27倍的市盈率对于如此优秀的公司来看是处于合理水平。

从绝对价值来看,公司2018年净利润140亿,按照近三年20%的净利增长,10%的贴现率,即便是三年后按照不增长两段模型测算。第一段现金价值551亿,第二段现金价值2419亿,合计价值近3000亿。公司股价在100元时,公司市值为3882亿元,略高于按照上述贴现率和增长模型计算出来的价值。

五粮液的品牌价值较大,有比较强大的护城河,而且公司目前正在调整战略转型,将无效低效产能逐渐清理,打造高端的品牌形象。目前市场价格较为合理,如资金充裕个人觉得还是可以逢低买入,并长期持有。

(二)光大银行

光大银行是资金并未寻找到合适标的时候买入的,主要原因就是买入低估值的银行股相较于理财,还是有比较大的优势,而且按照低估值银行股的分红推算,每年的股息率都能够跑赢理财。在2018年4月逐步买入光大银行,买入成本为4.07元/股,在2018年末和2019年初逐步卖出了光大银行,卖出平均成本为4.14元/股,收益率为1.72%(不含分红),加上资金成本,该笔投资实质应该为亏损。

(三)千禾味业

千禾味业在2018年8月开始建仓,总买入成本20.13万元,在2019年逐渐卖出,总卖出价格30.3万元(不含分红),由于该股票有分红送股,计算买入成本较为困难,从买入和卖出价格对比,盈利比例在50%左右。

该股票在未来三年内应该还存在比较大的增长,一方面是由于该公司的产品符合消费升级的趋势,另外一方面公司产能正在逐渐扩张,而且销售并未实现全国覆盖,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亟待拓展。

(四)顾家家居

这个股票是在2018年预计建仓仓位最低的一个股票,建仓仓位为15万左右,主要是考虑到该股票的上涨概率和安全性较另外几个股票要差,在仓位上比例设置的比例较低。2018年末共买入14.84万,2019年共卖出和当前持有市值16.21万,盈利1.37万,盈利9.23%。顾家家居在本年度出现了较大的下跌,但由于市值较少,在今年已经逐渐卖出,并未对该公司的基本面持续跟踪。

三、2019年个股卖出的一些心得

在2019年股票卖出过程中,对有一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特别是对于五粮液的判断,当价格只有50元左右的时候,市值只有2000亿不到,公司有140亿的净利润,而且还在不断增长,即便是公司利润不增长,按照140亿净利润计算,以7.5%的贴现率计算,价值为1867亿,由此来看,五粮液的价值处于绝对低估。回想在2018年下半年买入过程中,虽然已经将最大仓位和融资用尽,但现在来看,也许还是缺乏了索罗斯那种扣动扳机的能力。

从2018年下半年建仓开始,本来是打算长期持有这些股票的,并未想到买入低估的股票的反弹如此之快,在买入股票的时候,不要试图妄想去猜测市场,市场是不可预估的,但是还是要坚信自己对价值的判断,“价值只会迟到,不会缺席”,最终价格会向价值回归。

四、遗失的机会

在卖出了几乎所有股票后,买入了房产,在港股发行了一只稀缺性的股票,中烟香港。从发行的第一天,我就关注了这只股票,并觉得应该可以大批量买入。

这只股票是烟草集团旗下负责海外贸易的一家公司,属于垄断经营,在中国境内进出口香烟,必须要经过这家公司,模式异常简单,在进出口过程中,加上一定价格,赚差价。为什么说在发行当天可以大仓位买入?究其原因,还是价格远低于价值。

公司2016-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3.38亿、3.48亿、2.6亿,按照平均3亿元的净利润,10%的贴现率计算,公司的价值为30亿。该计算方法前提为公司未来完全不增长,而且是按照10%的较高贴现率进行贴现。在发行当日,开盘价为4.93元/股,总股本6.67亿,公司总市值为32.88亿。从开盘来看,按照开盘价计算,则可以看到公司的市值处于低估状态,假设按照5%的贴现率计算,公司的价值为60亿,公司的股价存在较大的增值空间。

五、仓位控制

在仓位控制方面,个人比较推崇两个公式,一个是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提出来的2P-1=X,另外一个是著名的凯利公式,用期望除以赔率,得到仓位比例。

在第一个公式中,盈利概率的百分比得到仓位,例如80%的可能性能盈利,仓位可以放在60%,但这里没有反映出盈利的程度对仓位的控制。

在凯利公式中,能够较好的评估上涨和下跌概率,以及在该概率下的盈利比例,计算出比较科学的仓位。f=p/rl-q/rw,f为仓位,p为上涨概率、q为下跌概率、rw为下跌的跌幅,rl为上涨的涨幅。例如某股票上涨概率80%,可能上涨1倍,下跌概率20%,可能下跌25%,按此计算仓位f=0.8/0.25-0.2/1=3,按此计算,应该放在300%的仓位。

对于公式的应用,我想其实不必刻意去追求公式计算出来的仓位比,更加重要的是要建立在投资前应该有概率和盈利比例的预估意识,并根据预估的盈利概率来确定是否要进行投资,而且要投资要在期望收益为正的情况下进行投资。

六、总结和展望

未来人生还很漫长,在投资的道路上,永远没有尽头。我爱好投资,一方面投资的思维方式能够带来财富的增长,另一方面,在投资的过程是对事物本质更加深入的洞察和思考,更是对未来更加深入的思考。投资的结果,其实是人对整个世界及社会的认知变现。对未来判断准确,敢于下重注的人方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投资成绩。

全部讨论

2019-08-03 23:21

厉害

2019-06-30 01:17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