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人性(一)——人的基本属性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5

投资的收益是对未来认知的变现,这种认知是基于理性、客观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演而得出的

在形成认知的过程中,做信息加工并制定决策的人才是核心,市场、股票在一定条件下是靠谱的,但人却不一定靠谱。

这种不靠谱来自于人性,那是根植于我们DNA里的属性。以下总结10条人在股市中最容易出现的不靠谱特性。

1.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指的是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会受到初始信息或观点的强烈影响,并难以摆脱这种“锚定”。这种心理现象会导致投资者忽视新的、更重要的信息,从而做出不合理的决策。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某只股票的历史最高价是100元,当股票价格回落到50元时,许多投资者可能会因为受到历史最高价的锚定影响,认为这是一个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而选择买入。然而,他们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公司的基本面、市场环境等其他重要因素,最终可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因此,投资者在股市中应该警惕锚定效应的影响,尽可能摆脱初始信息的束缚,全面、客观地分析市场情况,做出更为合理的投资决策。

2.羊群效应

股市中的羊群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指的是投资者在决策时容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从而盲目跟风、模仿他人的投资决策。这种心理偏差往往源于人们对安全感的追求和对不确定性的恐惧。

举例来说,当市场上出现某个热门板块或热门股票时,大量投资者可能会纷纷涌入,争相买入,导致该板块或股票的价格迅速上涨。然而,这种上涨往往并非基于公司的基本面或市场的真实情况,而是由羊群效应推动的。一旦市场情绪发生变化,这些投资者又可能集体抛售,导致价格暴跌。

因此,投资者在股市中应保持独立思考,避免盲目跟风。要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就需要充分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市场环境,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做出决策。

3.达克效应

股市中的达克效应,也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或者乌比冈湖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它指的是能力欠缺的投资者在股市中,由于对自己的投资能力和市场理解不足,往往会在缺乏充分分析和判断的情况下做出投资决策,并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有些新手投资者可能只凭感觉或道听途说就盲目买入某只股票,认为这只股票一定会涨。他们可能并不了解该公司的基本面、业绩状况以及行业趋势,但对自己的决策充满自信,忽视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当市场出现波动或公司业绩不佳时,这些投资者往往会遭受损失。

因此,投资者在股市中应警惕达克效应的影响,不断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和市场理解,避免盲目自信和过度自信导致的决策失误。

4.光环效应

股市中的光环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它指的是投资者因为某只股票或某个行业过去的优秀表现,而对其未来的表现也抱有过度乐观的预期。这种偏差使得投资者忽视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仅仅因为过去的成功就对未来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举例来说,当某家公司在某一时期业绩斐然,股价持续上涨时,许多投资者可能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对该公司的未来前景过于乐观,甚至忽视其潜在的竞争压力、行业风险等因素。然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或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这些投资者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在股市中,投资者应警惕光环效应,理性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和市场环境,避免因为过去的成功而盲目乐观,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5.前景理论

股市中的前景理论,是一种描述投资者在面对风险与不确定性时的决策心理的经济学理论。它指出,人们在面临可能的收益时往往趋于保守,而在面临可能的损失时则可能表现得更为冒险。这种心理现象在股市中尤为明显。

以股票投资为例,当股票价格处于上涨趋势时,许多投资者可能因为担心价格回调而选择获利了结,表现出前景理论中的风险规避特征;然而,当股票价格下跌时,投资者却可能因为不愿承认损失而选择继续持有,甚至加大投入,以期挽回损失,这则体现了前景理论中的风险偏好特点。

因此,了解和掌握前景理论对于投资者在股市中做出理性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沪深300(SH000300)$ $恒生指数(HKHSI)$ $道琼斯指数(.D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