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系列研究之:"农贸市场"拼多多是不是你的菜?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47回复:247喜欢:313

之前我有篇帖子认为$拼多多(PDD)$全世界最大的地摊,“地摊”的叫法显然是以“五环内”群众为消费主体而论,由于用户设定不准确,导致我长时间纠结于假货、三无产品、差评多这类问题。之后,我小规模的做了一些调研,主要顺着黄老板关于“五环外”的提法,找了3、4线城市的朋友和长辈做了问卷,但发现城市用户对拼多多的热情也并不是那么高,属于可有可无的选项,这让我对拼多多上面的评价更加困惑了,我翻阅过拼多多页面大量的评价,骂的是真的恨,喜欢的也确实是真爱,直到我发现京东和淘宝的农村电商战略下沉不顺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村消费群体对“品牌”商品并不买单,反而是廉价的三无产品销路更好,而这部分用户的需求却习惯性的被人遗忘,科技进步惠及的便利,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享受到,直到,拼多多、快手的出现,简直是向他们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快手的出现,让村民通过短视频成了网红,成全了当地土特产的销售,临街小店也成了网红店;拼多多,则是让原本生活闭塞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逛上商品最为齐全的“农贸市场”,对他们而言,“超能”还是“超熊”牌的洗衣液区别并不大,能洗衣服足矣,10块钱能穿上花花绿绿的一字肩T恤就是“时髦”,城里人可能觉得又劣质又土,但是这确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需求,7亿农村居民的消费且娱乐由此而来。

拼多多就是通过这样一场错位战,战胜了淘宝京东多年来执行不顺畅的农村电商战略,天时地利,微信的普及以及微信支付的便捷,起到了很好的助攻作用,拼多多的诱导式营销low是low了点儿,砍价,抽奖啥的,但效果上讲,实现了高效的营销效果,迅速教育了大量用户,就是这么接地气儿。当用户玩转了拼多多,APP则成为主战场,和陌生人拼也是一样拼,微信主要在培养用户习惯和拉新阶段起到重要作用。

在确定了拼多多的市场定位和需求后,接下来,我认为有几个点可以持续关注,品牌升级可能性和用户增长空间,消费频次和年均消费额提升空间,以及生态的养成。

电商平台的品牌定位决定着潜在客户规模,比如,唯品会就是个有限客群平台,品牌升级和降级都很困难;通过上文的分析,拼多多也是个有限客群平台,认为自己在拼多多上了当的,你们都不属于拼多多客群范围;我们曾经所习以为常的万能的淘宝,在拼多多的衬托下,竟然也成了有限客群平台,她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村人朴实的消费需求。2017年拼多多活跃买家数数量2.45亿,截止今年6月30日12个月的活跃买家数已增长至3.44亿。这里面有一定规模的用户,是在拼多多电视广告及微信砍价轰炸下的非潜在买家,可能会有一定流失,也可能禁不住便宜的诱惑,偶尔买买垃圾桶垃圾袋袜子拖鞋这类,对品质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小商品,但核心用户群增长应该还是主流。我发现商品评价里,有一些从拼多多进货再在本地售卖的小商家,“19块钱拼多多购入,再在实体店卖39”,并且称非常好卖,已多次从拼多多进货,这个现象说明,仍然有大量的“18线”地区人民没有学会拼多多。淘宝目前年活跃买家数在5.52亿,鉴于庞大的农村居民,以及偶尔打打酱油买买小商品的城市居民,拼多多活跃买家数达到淘宝的量级不是没有可能。

消费频次和消费总额来看,拼多多和马爸爸的差距就有点儿大了:

拼多多2017年和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GMV分别为1412亿和2621亿元人民币;同期每活跃买家年均消费额分别为674元和763元人民币;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拼多多APP的订单量分别为43亿和17亿,假设一半单量来自APP,则可推算出2017年客单价在16元人民币(但客单价参考意义其实不大,因为拼多多大部分都是单品包邮,不像淘宝京东,普遍每单多件商品一起买);

淘宝GMV 2018财年为48200亿元人民币;2017财年,平均每活跃用户在淘宝订单量为85单,年均花费大约在8000元人民币。

GMV和年均消费和淘宝之间的gap怎么来弥补,需要更多小商家提供更丰富的商品,未来,如果小到一根发绳,大到家具电器手机都能在拼多多解决,那么,平台GMV和用户年均消费额呈几何数提升还是可以预期的,只是目前还很难判断这个市场的潜在规模,拼多多未来在农村消费市场的占比会不断提升,会不断挤压线下传统农贸市场规模,另外,还会因网络平台商品选择丰富多样性,产生额外的增量消费,我们暂时只能预期拼多多增长空间还很大,但有可能大到什么程度,暂时没找到合适的参考标准,只能跟着平台的业务扩大进程,边走边瞧。

最后说一下生态,主要从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以及评价体系几个方面看。供应链,随着拼多多渠道打通,用户消费习惯养成,会激发各个品类的商品生产者,小作坊也好,小工厂也好,生产及供应各式各样的商品,据我的观察,拼多多有大量规模较小的作坊式商家,比如花盆,商品库存每日根据生产能力更新,而且拼单速度非常快,商品结构会在购买需求刺激下越来越丰富多样,平台对自营模式好就好在这,灵活性和供应能力太强了;物流,由于定单量特别大,以前不愿意深入农村的快递公司也愿意“下乡”了,而且4块钱的小商品都敢包邮,说明单量真的是巨大;资金流,微信支付太方便了,这个我就不废话了;评价体系,正如文章一开始分析需求和用户分层问题时所谈到的那样,现在有大量被广告和砍价轰炸来的非典型用户存在,所以差评和骂声不断,未来随着拼多多的品牌定位逐渐清晰,用户对拼多多有足够理性的预期和认知,评价体系会有走向健全的一个过程,道理很简单,你不能预期成天Gucci Gucci Prada Prada的妹子,会对唯品会上的商品有满意的消费体验。

归纳起来,我认为拼多多很成功的错位选了一个淘宝力量之外的市场,这个市场在拼多多激进的营销策略下疯狂的膨胀着,由于市场太早期,拼多多的运营数据参考意义十分有限,我们只能凭借对中国电商环境和消费市场的理解,做出拼多多增长空间还很大这样的判断,但暂时无法评判天花板的高度,我想,公司本身也不愿意太早给平台设限,二级市场投资者多了一个确定性较高的一级市场标的。($iMeigu Fund(P000057)$ /李妍 所在机构不持有拼多多仓位 持有$阿$阿里巴巴(BABA)$ 多仓)

文章所引用数据参考拼多多招股书及阿里集团年报季报 

全部讨论

上市公司风云录2023-12-01 13:04

错位竞争,客户群体不同

飞奔老年2019-01-07 19:59

拼多多

倒带回放一次2018-12-20 18:06

买过几次,还是放弃在里面买东西,质量差了一些,小件也许可以玩玩

poor曹2018-11-26 12:10

段总打赏

再见过往2018-10-09 16:24

哈尔滨一把手2018-09-14 14:10

你想没想过这个塑料制品的质量好不好,味道大不大,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哈尔滨一把手2018-09-14 14:07

我的理解是拼多多实际是打了一个时间差。农村消费市场广大,电商大佬们或者有能力整合资源的传统商家不可能视而不见,这一大堆山寨品牌损害的是正牌企业的利益,手工作坊的加工方式既不高效集约还有可能给社会带来环境,法律等问题,外部成本很高。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太久,拼多多未来想要有质量发展,必须要想办法整合上游资源,有取有舍,农贸市场有啥就整啥我看挺好。

哈尔滨一把手2018-09-14 13:51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学习

刚刚好10082018-08-10 05:18

那些天天分析拼多多这不行那不行的人,一天到晚在办公楼里办公室编数据文字瞎逼逼,做一些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假装白领工作,身在五环内,六个钱包付不起首付,买房要么遥遥无期要么全部收入只能够还贷利息,天天啃老或者算计着三顿饭省吃俭用,还要装逼用这品牌那品牌,还装着不理解拼多多,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什么用拼多多,你们以为你们是社会高阶层段人士,其实你们就是一帮社会寄生虫,离开你们大多数人做的假模假式的可有可无的工作,社会没有一点损失。。。你们一面被高房价收割,一边还看不上六环外没有压力的至少没有背负几百万贷款的大爷大妈和年轻小伙姑娘们用拼多多,你们也真够贱的。有能耐你们在办公室编造搞出一个几亿人都用的拼多多给我们看看???

思享1232018-08-05 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