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的投资组合“都是日常用的”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创建了我的第一个雪球投资组合,名字叫做“都是日常用的”,顾名思义就是组合选择的公司,都是我们平时衣、食、住、行中会涉及到的公司。

为什么要选择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公司。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每个人知识面有限,一些专业性太强的公司,对于我们来说太难懂。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这些常见的公司,你就一定能懂。只是说这些公司,至少你平时能看到用到或接触到他们的产品,你会有一定的是直观感受。

而那些你根本接触不到的公司,甚至你连他们的产品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你要如何对他们进行估值,从而做出相应的投资决定呢?何况普通人根本没时间和能力去做企业调研。

承认自己在投资市场中的“弱者”地位很重要。在这个市场里,有着像巴菲特、费雪等投资大师,以及无数高学历高智商的基金经理和平均年薪50-100万的股票经纪人,他们的高工资高收益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除去整体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外,那就是从别的投资者中的亏损和交易费用中赚来的,包括:各种交易费、手续费以及股票买卖的亏损。

而作为一名普通人,想在股市中获得超过沪深300的长期年化收益(10%)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已经是整个班级里前10%学生的平均成绩了,如果你想要获得更高的成绩,意味着你得是前1%的学生,这显然难度非常高。

那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司呢?正如巴菲特所说:“我只知道男人还会长胡子,需要用吉列剃须刀就行了”。因为这些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人们需要持续使用,市场才会一直存在,公司才有可能存续10年20年30年,然后才能对其模糊地估值,从而做出是否有投资的判断。

所以,在那些未来大概率会长期存在的公司中进行筛选,并长期持有,可以说是弱者战胜市场中其他高手的唯一(但非必胜)办法。至于为什么选取上海机场伊利股份以及万科等标的,下次有兴趣了再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