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8喜欢:0
回复@向东北: 是的,华为要想做新能源车的博世,就必须要隐藏自己的品牌,无论软件和硬件都不要抢整车品牌的锋芒。卖了配件只要做好后端服务就行了,让整车品牌各自竞争,绝不能做某品牌的渠道和宣发扶持,反正谁赢都用我的服务(只要你的服务有质量和性价比),这是任老的初衷,但被有小聪明自以为是的余大嘴搞黄了。$比亚迪(SZ002594)$ $赛力斯(SH601127)$//@向东北:回复@爱神的梦想:这只能说明的华为的业务推广模式有问题,说明不了什么
引用:
2024-05-05 23:43
模糊的正确,我提过好几次。但是直到最近,我才真正认真审视这个理念。我从去年6月开始重仓单吊$赛力斯(SH601127)$ 并且中长期看好,坐了好几次过山车都没想过下车,但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新闻发生,保不齐哪天就有黑天鹅事件发生,我该如何面对这种不确定性呢?通过对最近“M7高速追尾”和“余总职务...

全部讨论

05-07 09:05

历史给了hi模式机会,给了任总眼中,成为博世的机会。但是hi模式没有成功,实践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你居然会认为是大嘴搅黄的?是主导hi模式的人自己失败了。是历史选择了智选车。不是大嘴要强推。如果hi模式当初就成功了,哪里有大嘴智选车什么事情?别把先后顺序搞错了,大嘴是给hi模式查屁股才弄智选车。

HI模式发展不起来。还是源于老牌车厂不愿意和华为合作。华为的名声太响亮了,牌子太硬了。家喻户晓。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博世吧!看看上汽老总的发言就明白了,觉得和华为合作是失去灵魂。宁愿把灵魂交给外企。华为也是不得已才走智选车路线。选一个亏损企业合作。然后帮这个车企做大做强。打造样板。这样才能让老牌车企正眼相看吧!

05-07 09:05

华为也没办法,一开始确实是只做供应商。但是华为的人员工资,研发费用太高了。因为华为一向都是高举高打。堆高端人才搞研发。适合高毛利得生意。所以华为的产品要价很高。结果主流主机厂觉得太贵用了以后车就没性价比了,还卖个锤子。所以就只有一些小厂子用。比如一开始的北汽极狐,早起的赛力斯华为都是供应商角色。但是小厂子的产品太拉夸了。加上华为的方案又贵产品又垃圾。这生意好咋做?所以只能自己下场,用华为品牌背书,余大嘴亲自下场营销,把产品溢价搞上去。这样才能赚回高昂的研发投入人员工资。汽车行业这种苦哈哈的行业就不适合华为这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