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再放大招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最近的大招有点多。

上周推出降印花税等“四箭齐发”后,本周房地产继续抛出重磅大招,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证监会规范量化交易,每一项政策都诚意满满,对当前的提振信心可谓是操碎了心。

房地产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更是曾经宏观经济的中流砥柱,这次的“认房不认贷”的全面落地,周末看房的人立即多了起来,部分刚需特别是异地刚需的居民,在当前的利率和房价价格优势下,确实具有较大吸引力。至于落地后的能引起多大的响应,后续销售数据需要跟踪才能作出判断。

而资本市场上地产链已经先行,家居板块本周涨幅9.75%位居全行业第一。如果房地产市场有所转暖,地产链当中家居板块或许是最具备投资价值的,上游的建筑建材毛利高重资产,中游的房企目前高负债运转暴雷概率大,下游家居家电消费属性更强,行业整体毛利较高,企业竞争格局稳定,所以更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

本周涨幅排名第二的是半导体,主要原因是周二华为突然官网挂出mate 60 Pro系列销售,其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直接突破了4G的极限速度,实际上就是一台5G手机,只是芯片的代工厂商至今成谜。如果华为的5G全产业链都实现了自主可控,这对整个国内半导体行业来看是重大突破,一切谜底或许9月19号的发布会上可见分晓。况且选择在美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期间发布,或许这次该轮到欧美瑟瑟发抖了。

这周最失望的非券商莫属,周一几乎集体涨停开盘,随后一周都在暴跌,最终周五收盘板块指数跌了3%,开盘即巅峰,若周一开盘买入,周五收盘是-13%的收益,可以说是割韭菜到这等境地是毫无底线。最为减税降费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有大股东减持优化、IPO再融资节奏放缓等加持,券商或许是最能提振市场情绪带动指数上涨的板块,这周走成这样只能是散户在追进去,而大资金在大幅出逃,又是一例经典的割韭菜案例,然而总是这么割真的好吗?

这次股民的愤怒直接撒在了量化资金身上,高抛低吸、融券卖出加上北上疯狂卖出导致本周市场高开低走,似乎量化是罪魁祸首,成为众矢之的。

个人观点,量化其实在整个市场规模不大,主要还是当前市场还是存量博弈阶段,上市个股已达5000+,要想实现全部上涨没有增量资金是非常困难的。而量化基金本身持有个股达几百只甚至上千只,在一些成交量不大的中小市值个股如果出现高抛低吸,难免会造成这些个股波动很大,但最终的本质原因还是投资信心不足导致的流动性匮乏。

而大市值的权重股并非量化基金的主战场,这些个股特别是券商同样是高开低走,主要还是机构卖出偏多,只是量化基金的交易模式成为此次高开低走的背锅侠。所以监管周五火速推出量化交易的规范监管措施,如果市场再不涨,这个锅就不知道又要甩给谁了。

总体来看,上周末证监会和财税部门联合发布的“四箭齐发”大利好,本周市场并不及预期,本号上周的文章也提到这“四箭齐发”主要还是停留在交易端等方面,只能算是“四个2”,后面预计还会有大小王的“王炸”时刻。

之所以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不足,很大原因是因为房地产的悲观预期,因为房地产占据了居民过高的资产和负债比例,特别是消费主力中产人群,按现在的地产的价格剔除掉银行负债,净资产近乎清零,加上疫后收入下滑现金流净额基本为负,根本毫无可能再大规模去拉动消费。

而本周地产政策密集组合拳的出击,是继“4个2”之后的又一个“小王时刻”,接下来需观察地产的销售是否能回暖,从周末各大城市的销售数据来看订单激增,或许是房地产的销售拐点即将到来,这也极大削弱的未来房地产进一步暴雷的可能,系统性风险概率将逐步降低,为提振资本市场注入信心。

后续预计还会有“大王时刻”,时点预计会是在中美关系出现缓和之时或美联储货币政策出现拐点之时,届时的A股或许会是真正意义的曙光重现。

那么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一是地产链,特别是家居家电环节。二是半导体,特别是华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国产替代细分方向。接下来如果行情逐渐明朗,更需观察是哪个板块率先拔起,即使不是上面两个方向也要重点关注,因为指数这个位置在存量博弈阶段,没有板块率先破局,行情是很难发动的。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位置不宜太过悲观,也不宜满仓冒进,分批入场是策略其一,等待右侧入场是策略其二,还得根据自身偏好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