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场收官,周末央行重磅变动!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01 央行重磅变动

周末最重要的消息是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任央行党委书记,接任原来的郭树清,而行长易刚则免去党委副书记。这在历史的官员任命惯例当中极其罕见,副行长任党委书记,而行长的党委副书记被免,或许仅是一个过渡期,后续潘功胜出任行长的概率很大,也就是极有可能恢复行长、党委书记由同一人兼任。

在人民币汇率单边大幅贬值的背景下,此刻这一变动耐人寻味,潘功胜作为现任外管局长,虽然本身就是全面主持外汇管理工作,然而外汇管理特别是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走向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中央行就担当最重要的角色。此时如若由潘功胜接任央行行长,必将赋予更多的使命和话语权,对汇率的管理和人民币的国际化更加有利。

因此对于汇率乃至资本市场来说,本身并不热门的潘功胜的角色切换,之后将是新鲜血液和活力的注入,这一次可能大家期望的“政策底”真的要来了。

疫后三年在去年底后的全面放开,但是时过半年,经济恢复的成效并不尽人意。一边是欧美等国的高收入、高通胀、高利率,另一边是国内的低收入、低通胀、低利率,冰火两重天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很大。美国的加息周期尚未结束,因此国内对于人民币和经济刺激的宏观政策推出为时尚早,此时的变更也许就是为年内大概率结束加息周期的以做政策酝酿准备。

所以,对于本次变动,对市场来说是个大利好,作为学霸级的最年轻副行长,深度参与了工行农行的股改上市,对资本市场的认识和了解有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而海归背景更加对全球央行货币政策了如指掌,为我国的推行稳健货币政策和稳定外汇市场提供坚实基础。

02 上半年收官

本周上半年已然结束,比起年初之时对行情预期的豪言万丈,相信现在大家更多的是心酸与无奈。

不错,期待中的牛市行情并没有来。当然,这里说的牛市行情,是指全面牛。因为部分行业,其实就在牛市当中。

根据通达信行业分类,上半年涨幅榜前5是通信设备(70.74%)、互联网(57.24%)、船舶(45.52%)、石油(37.42%)、IT设备(32.20%),跌幅榜前5是酒店餐饮(-27.21%)、仓储物流(-14.38%)、食品饮料(-12.14%)、房地产(-11.55%)、医疗保健(-10.71%)。

概念方面,涨幅榜前5是AIGC概念(64.13%)、人脑工程(56.45%)、云游戏(49.40%)、知识产权(47.97%)、东数西算(42.66%),跌幅榜前5是锂矿(-14.16%)、土地流转(-13.58%)、草甘膦(-12.68%)、种业(-11.70%)、免税概念(-11.20%)。由于部分概念如热门的CPO、ChatGPT等是年内才成立的因此并未参与排名统计。

从这涨跌榜来看,诸如TMT(通信、传媒、计算机)等行业,涨幅惊人,俨然已经一副牛市的走势。

而个股方面,涨幅榜前10的入场券是300%+,CPO概念成为最大的赢家,10只当中有占领5席,其中冠军联特科技年内涨幅772.83%一骑绝尘。

再看指数涨跌情况,全球涨声一片的背景下,沪深300创业板指居然还是绿的,只有上证指数科创50还能保持正收益。

基金方面,代表主动权益基金走势的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年内跌幅-1.48%。尽管看起来不多,但对于已经跌了2年多的持仓,基民心理还是很难受,还有就是近两年的热门赛道新能源、军工、消费等,其实跌幅远大于这个指数。

看着TMT、人工智能这么火爆,心里别提有多窝火了。

再看权益类型基金收益榜TOP 10,游戏动漫ETF包揽三强,涨幅均超90%。

主动权益方面,毫无疑问TMT、人工智能包揽全部前十。

再看本号年初跟踪的基金走势表现情况:

再次说明一下,本号跟踪的基金并非投资建议,仅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市场各类型各风格的基金走势情况,其中选一些代表性的基金进行跟踪,主要的选基逻辑是根据各代表性的行业主题、具有特色投资风格的基金经理、行业发生边际变化的趋势投资风格等因素。

上半年来看,表现最好的是陈颖的金鹰科技创新股票涨幅42%,该基金是今年3月31号开始跟踪,也是基于当时ChatGPT、人工智能等行业发生边际变化而主动调入,陈颖在基金的持仓当中更注重的场景和应用端,一季度的表现更为亮眼,二季度相对震荡为主,因为二季度的市场热点集中在硬件上的CPO概念上。

上半年表现最差的是林英睿的广发睿毅领先,林英睿也是基金老兵,无奈风格太过于固定,一直重仓航空运输板块,今年整体回撤已经超过去年的涨幅。跟这一风格类似的还有汇丰晋信的陆彬,多年一直重仓锂矿今年也没有风格便宜,也是回撤最大的基金之一,要是没有港股年初这一波拉升,估计他的基金也是能在跌幅榜当中不难找到,因为锂矿是今年跌幅最大的概念板块,正所谓期望有多高,落差就有多大。

另外杜猛的摩根新兴动力也是6月中旬接替军工主题而调入的,杜猛其实一直都算是比较关注他,也是行业老兵在摩根基金待了10多年,这种基金经理不多见,更令人关注的是之前三年重仓的新能源,今年开始大幅调仓进入TMT相关板块,也是根据行业变化进行趋势投资,至少来说不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基金经理,这类基金经理其实在结构行情里面应该更受追捧。

其他主题或者风格的基金则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多的亮眼表现。事实上今年的亮眼基本就是围绕AI主题而布局,其他主题或者风格均都是黯然失色。

03 下半年如何布局

上半年与预期偏差较大,大家也许会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然而下半年是否真能如你所愿?

确实上半年各行业都挺难的,大厂大裁员,小厂倒闭潮,所有行业人员几乎都逃不过收入下滑的命运,而目前尚未看到反转的信号。

或许经济数据和行业数据会相对滞后,但当前所面临的困难仍很难破局,中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地方债、地产下行使地方政府面临很大的压力,很难让地方出台一些带来实质性的刺激政策。

外部环境也不太乐观,美联储的加息周期仍未结束,地缘局势依然紧张,中美对抗短期内难有改善,人民币贬值压力巨大。

所以从内外部环境看,资本市场依然缺乏全面回暖的土壤环境,如果没有大的宏观政策出现,出现指数级的大涨行情还需降低预期,机会依然是在结构行情的细分领域当中,这个大方向需认清。

那么大级别的宏观政策是否会出台?从今年的中央态度来看,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似乎已经形成共识,除非经济差到逼不得已的境地。因此在货币政策上主要仍以挤药膏式的宽松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主要以减税降费为主,力度上偏稳健并不激进。

下半年预计还会延续,只是这个时候如若更换央行领导,可能会多一些遐想。至于时间点上,根据历史经验,往往都是在外围环境出现边际变化之时或者之后推出。

至于行业刺激政策,主要针对新能源、地产、数字经济、消费板块时有推出,但是市场反应并不大,主要原因还是都在预期之内,超预期的政策并未出现。

所以下半年的结构行情布局,博弈政策预期的新能源、消费、大金融、地产链是一大方向。

另外科技成长方向逻辑则是基于行业发生边际变化,主要以半导体、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为主要分支方向。这个方向上半年已经经历过爆炒,到下半年更注重业务落地以及实打实的业绩增长,目前看在算力硬件、数据要素方向确定性更高,当然这个方向肯定也是炒的很高,没有经过巨幅调整以及三两个月的消化就不要轻易介入。

总体来看,下半年的市场依然是变幻莫测,尽管并非大家所愿,但是还得坚持,对于前期涨幅过大未来预期降低的板块谨慎抄底,除非你对持有周期不在乎。而科技成长方向则要重点关注,特别是大幅调整之后不要悲观,因为趋势一旦形成不会轻易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