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投行,优秀的绵羊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在耶鲁大学担任了10年英文学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看见精英教育的弊端,培养了一批优秀、脆弱、抑郁、迷茫的名校毕业生,他写的《优秀的绵羊》引起全球名校的轰动。

那些名校毕业的最优秀的学生,有时候会思考这一切到底值不值得。在他们三四十岁的时候,他们是社会公认有成就的医生、律师、学者、商人,但是他们往往让人感到,他们不过是一群在终身竞争的集中营里,茫然的生还者。

在校园招聘会上,金融和咨询是最受学生追捧的职业。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高校,有超过1/3的毕业生选择了金融和咨询行业。

为什么那么多的名校毕业生选择了金融和咨询?仅仅是因为这两个行业工资高吗?当我们回头看这些学生的成长之路,你会发现,他们非常习惯竞争,只有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出人头地,才让人觉得自己有价值。

顶尖的咨询公司完全利用了这种心态,他们每年空降到顶尖学府的校园,鼓励大量的人来申请,但最后只招聘小部分人,整个过程让人觉得竞争门槛很高。这份工作不仅能为你的简历增色,而且在你做咨询以后,还是可以跳槽到其他行业。咨询的本质很像大学:深度的研究分析,信息资料的融合,清晰有效的沟通。只要你聪明、勤奋、拼命,就能给你带来丰厚的收入。

投资银行也是这样,紧锣密鼓的招聘会,高门槛的竞争选拔,清晰的职业发展,简历的炫目光环,加入高盛摩根士丹利。我的一位耶鲁大学的学生说:“华尔街对大学生的心态了如指掌。顶尖大学的毕业生是一群极其聪明,但是缺乏方向感的年轻人。他们拥有最强大脑和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但是严重缺乏对自己的洞察力。”

还有很多人选择法学院、医学院,虽然要再等几年才能兑现高收入的回报,也是吸引很多学生的热门专业。法律、医学、金融、咨询垄断了职业指导办公室的资源,这些行业被认为是就读名校的“盈利模式”。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我们对大一新生进行科学调研时,问他们对毕业后的计划和憧憬,没有一个人提到咨询或投行。

虽然表现上看,这些工作的共同点是高收入,让我们错误地认为,名校生是受钱驱使选择了这些工作。但是学生选择这些职业的最根本动机并非个人欲望,而是一种行为惯性,他们习惯于和身边的同龄人竞争同样的东西,他们很擅长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总是在追逐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目标。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最大的疑问是:除了这些工作之外,还有哪些工作是值得去做的。

我的一位学生告诉我:“如果你对耶鲁的学生说,去找你的挚爱吧,我们大多数人不知道怎么去找。我们一直以来充满热情的事情,是竞争,是成功。”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这些名校生经历过无数次的磨炼,从小到大,他们为了名校的光环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人生的目的和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给予足够的尊重,从未被思考和探索过。当他们被世界名校录取后,很多学生迷茫了。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去那里,也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

哈佛大学本科学院院长曾经说:“太多的学生,前两年就如同在跑步机上循环,突然有一天感受到危机骤然降临,如美梦初醒一般,对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到底为了什么感到恐慌。”

这群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精神焦虑。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他们根本就不会自愈。美国心理学会曾经发布一份《大学校园的危机》的报告,提到有接近一半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斯坦福大学的副校长提出警告:“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心理上出现问题,有自卑、发展性障碍、沮丧、焦虑、饮食疾病、自残、精神分裂症和自杀倾向等等。”另外一所大学的校长也曾经向我表示,我们的年轻一代似乎“被一场抑郁的流行病所包围”。

这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他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也期待着“赢到最后”。这群年轻人身上寄居着令人窒息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

我们当今的名校大学生,对成功有着一种压迫式的追求:他们都觉得自己要必须要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目标,再接着去追逐下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他们害怕在别人面前示弱,担心自己成为一个弱者,因此他们拒绝示弱。

他们是一群公认的“斗士”,他们似乎浑身上下都洋溢着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受到了自我人设和社会预期的绑架。当迈入大学后,竞争更加全面和激烈,他们选择了乔装自己,其实内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如果你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从小就学会了争取那些能衡量你每个阶段成绩的指标,比如考试和竞赛。你的父母为你沾沾自喜,你的老师颜面有光。当然,顶尖名校的录取是最有分量的,最能向世界展示,你已经成为了精英世界的一份子。当我们认为大学的录取终于给自己的奋斗画上句号时,游戏才刚刚开始。

在进入大学后,游戏愈演愈烈,这次游戏的筹码是GPA、奖学金、医学院入学考试、哈佛商学院、高盛、麦肯锡。这些游戏的筹码不仅代表你的生活工作,也代表你的身份,这些筹码就是你的价值。

这些学生不断徘徊于自卑和自负两个极端之间。当别人告诉他,你是完美、最棒的、可以做到所有事的时候,他的自信会最大化膨胀。这种飘飘然的胜利感,就像经历了千辛万苦后获得了SAT满分,或者过关斩将终于争取到了梦寐以求的高盛公司的职位的那种优越感。此时此刻,他似乎站在了一座山峰的最高点,以一种拥有世界的心态在高声呐喊:“瞧我的,我赢了。”

 
如果经历了挫折或者自己的愿望破灭,自卑将很快占据孩子的内心。他将讨厌自己,甚至会麻木,完全失去勇气和动力。他将进入一个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我不够聪明,我不够努力,我不够好。某某比我要优秀很多,我什么也不是,我一文不值。”

这些精英学生,他们通过了竞争最激烈的大学选拔,被名校录取,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简历只有成功。他们也会恐惧,将来的自己不成功,他们无法从对失败的恐惧中的挣脱出来。

这个问题不会因为毕业而远去。有的人会出于理想或者别选择,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但是更多的人会长期陷入在迷茫和压力中,不愿意屈就自己不喜欢的职业,也一直没找到自己的挚爱。

他们不仅深陷焦虑和恐惧,也深陷对成功的渴望。他们不是不想追求理想,追求卓越,而是会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他们总是在对比和观察之前的同学都在从事什么伟大的职业,如果自己不能继续取得名誉或利益的话,那么自己将是一个失败者。

这种同侪压力限制了我们对于生活的想象力。我们不再想成为一名教师、一位工匠、一个小店主,从事这些职业简直是浪费名校的教育。我的父母会怎么想?我的朋友会怎么看我?毕业二十年后,在纽约举办同学会,当初的同班同学个个都是腰缠万贯的富豪或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名流,我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难道我不应该在这些人之上吗?当你一旦陷入了这个思考的深远,你就给自己的双眼蒙上了一层布,整个世界在你眼前消失了。

所以他们在毕业之际,变得迷茫无措,不清楚自己的目标,也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做决定,他们当然很容易被现成的、成熟的选择所吸引——竞争咨询和投行。

你很难去告诉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热爱吧,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去找,而且追求热爱要付出很多的代价。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挚爱,那么还不如在华尔街上叱咤风云。

精英教育的弊端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高智商、有成就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却没有教育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工作,缺乏对于新世界的想象力,在内心深处,也缺乏勇气和自由来创造自己的人生。

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己的真正追求。在耶鲁大学任教期间,我接触到的学生是勤奋的、好奇的、独立的。他们经常是怀着“寻找意义”的使命来到了耶鲁,他们期待发现世界上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寻找金饭碗。

大学的意义不是为了工作,而是经历教育。以现在大学的存在形式,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去“内视”,去思考自己的真正追求,而不是掉入自以为应该追求的陷阱。

真正的自我是不管他人试图给你灌输什么理念,自己都始终坚信“我”的价值,真正的自信是自己决定了什么是成果。

有人希望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向所有大一新生推荐一本必读书籍,校长选择了凯瑟琳·舒尔茨的著作《犯错》 (Being Wrong)。书中写道:质疑是一种技能,犯错是智慧的基础,一直成功并不是能力的体现,而是脆弱的表现。因为害怕失败,放弃了创造世界的可能性。

不论我们的目标是伟大还是平凡,我们选择这条路的理由是:这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选择,自己的错误。要创造自己的人生,它存在的唯一目标是为了你自己。

作者:威廉・德雷谢维奇

编辑:金铭儿

金铭儿

作品

大学从中山大学,到纽约高盛  |  麦肯锡夜未眠  | 大学毕业年薪百万指南  |  中大校园日记  |  大学的爱情,很重也很轻。

故事:写给我人生中的第一个500万  |  我们穿得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汉服 | 祝我生日快乐  |  如果没有梦想,和无忧无虑有什么区别?

财经:谁人不识孙宏斌  |  微信视频号|  完美日记  |  名创优品  |  SHEIN  |  小米|  瑞幸|  OFO  |不融资|  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品品牌?

长按二维码关注

公众号: 金铭儿

抖音:金铭儿丨微博:金铭儿-

欢迎加我微信交流:LauraOvO

全部讨论

2021-08-08 23:13

这个分析套用在无论哪个行业的毕业生头上都适用。说了相当于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