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轮动策略,能否适用于今天的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众所周知,港股是磨练投资者的好地方。

那些能够在港股生存并成长起来的投资者,其在A股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首先,港股的股票估值波动特别极致,在这个市场里乘风破浪的投资者需要对于上市公司的合理价值进行更为明确的判断,且需要非常看重安全边际,来缓冲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其次,港股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大家都是老江湖,量价、概念、热点驱动的投资策略并不完全适用,必须去做扎实的研究工作,才能更有机会在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机构博弈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这些特质对于流动性相对充裕的A股来说,在过往的投资当中可能并不一定是必须具备的。但我认为,随着A股投资市场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多变,深度研究的能力和风险敞口的管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具备这种能力的投资者正是当前相对稀缺的。

观察这些投资者,他们的身上往往有一些共性,比如对买入时点的估值要求会比较严苛,会关注那些派息稳定、格局清晰的蓝筹股、或是具有清晰长期向上空间的成长性企业,并且会在长期价值和短期波动之间寻找平衡点。

前段时间我与贝莱德基金的毕凯进行了一场直播访谈,他就是一位从港股成长起来的、在AH股都具有丰富经验的基金经理,他的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A:018101;C:018102)也正在发行中。

在这场深入的交流中,我也有不小的收获。

经历过2轮牛市和3轮熊市的磨砺和验证,毕凯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投资方法,我将之形容为“价值轮动策略”

那什么是价值轮动呢?

第一,“价值”代表着毕凯的选股标准,他过往的持股基本都是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蓝筹股和中盘价值股,投资过的成长股也会在估值上留足安全边际,可以说,他就是价值投资的践行者。

第二,价值投资不意味着持股不动,毕凯会不断比较自己的持仓与其他股票的性价比,以及会判断不同行业景气周期的位置,在合适的时机调仓买入更具性价比的股票,以此增厚组合的内在价值,这体现了他的轮动思维。

这个方法,不论对A股还是港股都有其参考意义,所以下面,我也来进一步的拆解一下。

逆向轮动:寻找行业向上的拐点

从方法论的角度出发,很多轮动策略更愿意做右侧,等产业趋势、业绩景气度或者股价走出来之后再配置,但毕凯不完全是这样。

他最关心的是对行业所处的景气周期位置,包括资本开支与库存周期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判断。

首先,他会通过一种偏量化的方式,对大量的行业数据进行追踪和比较,作为一个具有多行业研究经验的、善于进行中观行业周期判断的基金经理,他会先锁定那些行业周期稳定,最好能趋于向上的行业,然后在这之中优选一批商业模式优秀、具备竞争优势的股票。

其次,毕凯的投资中会融入一些逆向的思路、偏左侧布局一些即将迎来拐点的投资机会。

比如在2018年的港股市场,一些零售行业的公司下跌较多,他在2019年进行了适度的配置和布局,2019年零售板块涨超80%,帮助毕凯获取了30%的超额。

还是从2018年开始,毕凯慢慢布局家电、纺织服装等行业的绩优股,然后在2020年上半年市场的激烈震荡中加大配置力度,最终这些板块在2020年下半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帮助毕凯的产品又获取了29%的超额。

另外,2021年,他曾经领先市场,配置了全年市场涨幅排第三的建材和金属材料行业,也为组合提供了一定的正向贡献。

事实上,在拐点阶段或者上涨初期,进行“逆向”操作的难度是很高的,对于基金经理的研判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等都提出了高要求。

毕凯觉得,进行逆向操作一定要反复拷问自己的判断,与市场共识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区别,自己的判断是否有充分的论据支撑。

最重要的是,在做逆向投资时要留足充分的安全边际,换句话说要以一直极限思维判断公司的价值底线在哪里,因为真跌起来,很多公司的股价表现可能超出大家的预料。

关于这一点,相信大家已经深有体会。

毕凯比较有耐心,愿意等到接近底部的区间再出手,同时他也会不断评估自己的判断,一旦当初看好的逻辑生变,也会果断纪律性止损,绝不与公司“谈恋爱”。

我们既然在做投资,那犯错误就是不可避免的。

据统计,对商业模式极富深刻洞见的巴菲特,他的选股胜率也仅有72%,对投资经理来说,3只选股错1个,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

所以,一个出色的投资经理决不是不犯错误,而是在审慎判断之后,时刻检视自己,尽快地发现错误。

作为双保险,毕凯在配置过程中会考虑合理的分散,不会在一两个行业上过分押注,给自己留足调整的余地。

拥抱价值:寻找企业的自由现金流

众所周知,大多数行业轮动者以中观行业作为出发点,对行业内公司的质地不一定想得特别深。

但毕凯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对公司自由现金流和公司质地的判断会相对扎实。

曾经长时间对于中国各个行业的广泛调研、研究,对公司质地的判断是他的基本功之一,所以不管是A股还是H股,他开始投资的第一步,都是先把研究深度打上去。

毕凯坦言,对他影响最深的投资者是芒格,其对公司竞争优势和自由现金流的理解为毕凯带去了非常多的启发。

二级市场投资者容易被股价的涨涨跌跌干扰了节奏,没有做过实业的投资人也很难深刻理解“自由现金流”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背后的含义。

对创业者、企业家以及在实体企业工作过的毕凯来说,利润可能会以应收款的形式折损,还可能会以再投资的形式成为车间里的一件件设备,或者一栋栋厂房。

公司有钱吗?报表上看是有的,但老板和股东手里却分不到这么多的钱,甚至需要贷款不断的周转资金。

在行业或公司的下行期,自由现金流更充裕(赚真钱)的公司会有更高的概率度抗过难关。

这就是自由现金流和企业盈利之间最直观的区别。

毕凯是在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开启的工作生涯,当时在半导体相关的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经历过缩减资本开支的时代,对芒格的论断的体验更深刻。加之多年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好地评判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和投资价值。

加码中国:贝莱德的本土化实践

作为较早进入国内资管圈开启投资的知名外资,贝莱德基金当前主要在实践的就是本土化战略。

挑选在A股、港股市场有丰富经验的投资经理,适应本土市场的投资节奏。

在2022年加入贝莱德之后,毕凯一直在公司内部运行着模拟组合进行AH股两地投资,运行时长大概有2年,也是为这次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的新发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

贝莱德卓越远航混合基金的港股通投资仓位不超过50%,而在毕凯的规划中,这只基金主要是在A股市场挖掘好的投资机会,同时,择机动态配置港股,以此更好地涵盖两地的优质投资标的。

初始建仓阶段,毕凯会优先考虑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在市场没有明确上行信号的情况下,争取尽可能逐步积累安全垫,逐步增加组合仓位。

近期,市场对外资公募的关注度较高,对他们的态度和动向也有相当多的猜想。

正如我们所见——

贝莱德基金仍在积极布局国内公募基金,将海外投研优势与本土化经验融合,行动就是态度最好的证明。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真的牛!恒生科技指数持续猛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