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投资随笔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北交所

在上证仍徘徊在3000点之际,北交所无疑是目前A股市场的热点了,尤其是北交所的打新,最近如火如荼。

由于北交所采取了最早主板的资金申购模式,许多低风险资金都会涌入。而北交所本身的定位是“专精特新”,其上市企业也都是偏小市值的,只要定价合理,发行市值低,就有爆炒的可能性。

目前的每次打新冻资已经到了1500~1600亿,属实很卷,转机或许就在接下来的某次破发。

盘口

打新打中后如何卖出?观察盘口就很重要。这段时间也重读了徐小明老师的《盘口》一书。虽然有人说技术流“没那么有用”,但它在判断局部的形势还是有用的,且对于持仓心理会有帮助。换手率,MACD,1分钟线,5分钟线,红角线与绿角线都可以在微观的层面反应出一些内容。除了打新,在做可转债买卖时也有帮助(可转债T+0,且手续费低,唯一缺点是许多转债成交量不大,流动性没那么好,但对于小资金来说不是问题)。

小市值策略

说到北交所,正好谈谈小市值策略。闲画财经博主统计过,小市值策略除了在2017年大白马牛市跑输,其余时间都是非常高的年化收益。有些高手做ST摘帽,超额收益也来源于小市值,只是如果单纯只找小市值,其回撤会有点大。

其实小市值策略在许多市场都有效,例如数字货币市场,尤其是在牛市更会有超额收益,毕竟将一个市值小的标的炒高要比大块头要容易很多。如何控制回撤,是坚持小市值策略的关键。

比特币铭文生态

说到数字货币,今年最火的其实是比特币的铭文生态,不过我全程参与得并不多,目前是有出圈的状态。其实最早的稳妥获利方法还是“铭刻”也就是BRC20生态的打新,我们可以看到无论在哪个市场,打新永远是最稳妥的“低风险投资”。

可转债

今年虽然不是可转债的大年,但由于有部分可转债即将回售或者到期,基于事件套利的机会还是不少的。例如许多快要到期的公司会选择下修(这其中也有投资者的争取),还有就是变更募集用途,清偿机会等等,这些可转债如果价格低于100元且公司质地OK,还是非常值得持有的。最近比较典型的包括希望转2和美锦转债。当然,现在可转债也不是都保险的,例如搜特转债就面临退市。记得当年搜特刚上市的时候,他还明确了自己会做一次下修,是有非常明确的机会的。目前其实仔细观察一些公司的蛛丝马迹,以及结合目前可转债的价格,到期赎回价,赎回时间等等,也还是有可能捕捉到事件套利的机会。

套利与套套利者的利

最近越来越重视套利,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巴菲特早期也是以套利为重的。德隆大师的“三知道”理论(知道涨多少,知道跌多少,知道持有多久)本质上也是套利思维。相对于长期持有某个标的的不确定性,套利能给予人信心,并更好地分配仓位,这块无论在哪个市场都要加强。

套套利者的利,一开始是因为看到了雪球有个“配债股策略”。大家知道当公司出公告要发可转债时,我们是可以买入股票来主动进行配债的,但很多时候是一门“亏钱手艺”,原因就是大家都这样想了,最后会互割韭菜。于是这个配债股策略是在更早期潜伏,一旦公司出公告了直接卖出股票而不进行配债,实际是“套了套利者的利”。这个模拟盘今年的收益还是不错的有40%多,实盘据称也有30%左右,这两个月表现要略显一般一些。

这让我想到了以前在微软做的一个游戏,一个教室里,每个人想一个0~100的数写下来,最后写出最接近平均数2/3的人胜出。

极端聪明的人最终会写0.00001, 因为假设大家都是理性人,会猜平均数是50,那么50的2/3 = 33.3,也就是每个人都写33.3,那么这时大家又都会猜33.333.3*2/3= 22 , 无限循环,最后数字会越来越小,小到接近0。

但事实上最后这个游戏的2/3 会是22左右,也就是只要比大多数人多想1步。

套套利者的利本质也就是多想一步,除了配债套利,还有博弈可转债下修,也可以在出确定下修公告的前几天择机跑路,以前的部分要约收购也可以不参与要约而选择获利了结。数字货币在牛市时只做资金费率的套利而不参与趋势,也算是套利“趋势投资者”。这些都可以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