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下跌的副作用,水电气全面涨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6

土地财政熄火后,房价也开始下跌。

之前很多人盼着房价跌,但是真的跌下来,发现生活也并没有很容易。

因为经济转型需要成本转移,所以只是转到了其他方面。

如果女性朋友经常在家做饭的,可能感受到了最近燃气、电价的变化,水费本身比较便宜,感受不明显。

重庆燃气公司为例,2023年四季度,重庆燃气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59%,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824%。

按照这个趋势,未来公共服务成本的提高和房价的下行将会呈现反向态势。

现在流行躺平,这是网上常用语,实际上也是别人忽悠你的词语。

就跟读书的时候学霸说,你看我上课不听讲,学什么学,然后学霸放学后拼命刷题。你就纳闷了,明明学霸都没有学习,怎么这么猛。

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社会有1万种方式让我们干活。

未来不仅仅这些公共服务成本会提高,而且很多公共服务企业会打包成REITS的底层资产,然后兜售给投资人。

有人说我这公募亏钱了,以后不买了,但是他总会有其他更新鲜的品种让你去选择。项目有很多,方法有很多。

过去我们一直在享受着房价上涨的福利,因为社会其他成本都让土地财政给覆盖了,公职人员工资,公共设施建设的成本,公用事业服务的价格,以前都会有补贴,这个补贴来源于土地财政出钱维持的低成本。

而当补贴减少或者根本没有补贴之后,成本就会转嫁。而且趋势不可逆转。

2021年土地财政收入最高达到了8.7万亿元,而2023年土地财政收入仅仅只有5.8万亿元,这是全国的数据,对于三四线城市,收入直接腰斩。房地产低迷不见得是好事情,居民生活成本会在未来1到2年,全面上涨。尤其是一二线城市,会有非常明显的感知。

其实相比香港、新加坡还有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必须消费成本很低,这都是源于土地财政的补贴。

然而未来我们会逐步面临生活成本提高这个事实,地方政府没法继续补贴,可能还得求助于这些公用事业企业来维持地方政府的运转。

所以,接下来对水电煤气、公交地铁、高速公路收费涨价要习惯。

那站在投资角度,以后一些电力、水力、高速公路、地铁项目会逐步利润回升。

因为以前是为了补贴民生,政府压着不让涨价,以后地产GG了,那么这些民生项目回归市场,利润就会逐步起来。这些方向还是大有可为的。

最近炒的很火的红利不是受益于什么高股息,而是受益于电力、高速公路、铁路等公用事业企业的利润提升。

1、今天以色列空袭了伊朗,幸运的是没有攻击伊朗的核设备基地,不然中东战争马上爆发。美国这次确实在收割日本。先释放降息消息,资本回流日本炒高日本股市,然后引爆战争再继续释放鹰派消息,亚太股市已经泄洪了。尤其是日本最惨。

中国这边还好,沪深300毕竟有汇金加持,而且已经提前释放了风险,这一波估计中国不会跌太多,日本的情况就不妙。

2、最近市场大跌,我也在复盘全天候组合,从建仓以来目前亏了0.4%。

但这是在美股大幅度回调的情况下产生的。期间标普500跌幅4.16%,原油跌幅1%,债基涨幅0.4%。黄金涨幅5.22%,中证红利涨幅5.04%。

我之前说要搞红利,很多哥们说狗都不买中国基金,结果红利涨幅仅次于黄金。市场不好预测,我也没想到标普会比红利跌的多。

均值回归还是一直有效的。

我计划是1个季度加仓一次。不卖只买,长期持有。保持设定的比例。

这就意味着会加仓跌的多的板块形成一个比例再平衡。

永久组合目前盈利0.11%。其实这俩组合区别不大。只不过永久组合我配置了一些货币基金。关于这俩组合在瑞达利欧原则和哈利布朗永久组合两本书里面都有过介绍,可以自己学一下。最近在读的一本书《7步创造终身收入》也有介绍。

这些基础理论很多大师都介绍过了,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3、最近大家对公募基金意见比较大。

老蔡事件会促进公募事业改革,我觉得不能因为一只基金抨击了所有基金。不能因为一个渣男就抨击了全中国所有男人,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两个公募基金老鼠仓,不代表所有公募基金老鼠仓。

每一个周期中,墨守成规的人总是最容易被时代淘汰,而优先找到长期路径并坚持下去的人,才能够成为下一轮发展的故事主角。公募基金一样,有搞老鼠仓的基金,才会对比那些坚守道德底线的基金的优秀。

价格的波动我认为是正常的,我只是对搞老鼠仓的基金有意见。而资本市场的波动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很正常。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这话的意思是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侥幸避免了祸害。

全部讨论

04-21 14:57

胡说八道

04-20 23:01

第三条整个行业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