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丨一张膜上市,污水处理龙头,玩工程玩脱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6喜欢:5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芋圆

$碧水源(SZ300070)$ ,一家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污水处理龙头

资本市场上,碧水源股价曾一度达到25,可现在,连5块都不到。大跌过程中,不知套牢了多少股民朋友。

来源:同花顺-碧水源

自2019年起,碧水源攀上了中交集团。如今已变身国资实控,但依然没有改变跌跌不休的处境。

归根结底,碧水源已经很难再现昔日辉煌。这一切,恐怕在2016年,就种下了种子。

一、PPP项目收紧,由盛转衰

回看碧水源的业绩,2018年是个转折点。此前几年,蒸蒸日上。此后几年,萎靡不振。

来源:同花顺-碧水源

那么2018年发生了什么?

碧水源介绍,这一年利润骤降只要源于:国家整顿PPP项目风险,宏观融资环境趋严。

所谓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共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碧水源2018年度业绩预告

碧水源主营污水处理,PPP模式下,碧水源与政府合资建立污水处理厂,而后进行利益分成。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国内另一大水务龙头——$北控水务集团(00371)$ ,也是主要通过PPP模式进行扩张的。

2018年,国家整顿PPP项目,碧水源自然首当其冲。这也就成了碧水源由盛转衰的导火索。

但是,对比北控水务数据,同样是2018年,北控水务营收、净利润仍然同比增长了16%、20%。

来源:2018年数据

这就意味着,2018年,碧水源营收下降16%、净利润砍半的背后,绝不止外部环境改变这么简单。

二、玩工程,玩脱了

这里有必要先介绍下碧水源的发家史。

不同于北控水务,碧水源进行污水处理,走的是一条新路线——膜法水处理技术。与传统水处理技术相比,膜法水处理技术能量消耗更低、处理效率更高、占地面积更小,不过投资成本也更高。

碧水源主营的,就是各类滤膜产品的研发生产。所以碧水源一度被认定为一家环保科技公司

按理说,碧水源的产品定位,应该是污水处理厂的上游。但是,碧水源收购了一家建设公司——久安建设,从而也具备了工程承包建设能力。

与政府合作过程中,具体的工程建设,则外包给久安建设。建设所需的膜材料和设备,则向碧水源采购。后期,碧水源还将负责膜材料及设备的更换

这个商业逻辑,听上去一石三鸟

2018年以前,碧水源就靠着这个模式,做大做强。尤其是2016-2017年,碧水源营收分别同比增长了177%、155%。

但是,进一步拆分营收来源就会发现,收入暴涨这两年,久安建设已成为收入贡献绝对主力。2015年,久安建设收入只有19亿,2016年猛增至61.58亿,2017年则已近百亿

这就说明,这两年,碧水源承接的工程项目急剧增加

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此时的碧水源,与其说是环保科技公司,反而更像是一家工程公司。

当然,按照碧水源的如意算盘,承接项目越多,能够销售的膜材料自然也就越多。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但唯一的问题是,项目骤增,工程建设钱从哪来?

根据联合资信评估报告中介绍,PPP(BOT)模式下,政府与公司合资成立项目公司,政府占20%-30%,公司占70%-80%。此外,还需对外融资

来源:联合资信评估报告

2015年,碧水源通过借款收到现金24亿。201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8亿,2017年,已近137亿。

而问题是,工程建设周期,通常需要1-2年。而项目建成后,也要通过提供运营服务陆续收回投入,回款周期注定漫长。

那么在此期间,拿什么偿还到期的借款?只能以贷养贷

数据显示,自2017年起,碧水源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从来没有低于过百亿。受此影响,碧水源的财务费用,也从几千万,涨到了几个亿。

来源:同花顺-碧水源

显然,急剧扩张的项目规模,已经让碧水源现金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时,再回过头来看,自2018年起,碧水源便陷入了低迷期,恐怕不仅仅是因为政策收紧,而是即便想继续扩张,也心有余也力不足了。

说到底,一口吃不成个胖子。

三、中交接盘,颓势难掩

2019年,碧水源引入了中交集团二级子公司(与中国交建601800同属于中交集团),试图改善融资困境,并且逐渐开始缩减工程类业务,回归膜产品主业。

先不说中交入场之后,碧水源业绩怎样。这家民企在变身国资背景的过程中,曾经的创始团队,倒是收(pao)获(de)颇(ji)丰(shi)。

2019年7月,碧水源原实控人文剑平及多名股东,向中交旗下中国城乡转让了10.7%股份,作价31.9亿。也就是说,彼时估值大约300亿。

而时至今日,碧水源市值已只有172亿。某种程度讲,这是不是也算一种国有资产的流失?

再说回碧水源业绩。

目前来看,碧水源工程类缩减相当明显。2022年上半年,久安建设收入仅剩6个亿。还记得2017年多少吗?近百亿。

只不过,一旦失去了工程项目的支撑,碧水源的膜法水处理,就要直面传统水处理技术的挑战

从结果来看,2017年,碧水源母公司收入曾高达43亿,而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收入已只有4.3亿。竞争之下,主业明显承压。

而与此同时,碧水源昔日的财务负担依然不减。或许中交入场,能够一定程度提高碧水源的融资能力,但即便能够维持资金周转,也要承担利息费用。

在收入急剧萎缩的情况下,碧水源的财务费用率已经达到了8.76%,净利率只有0.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碧水源已实际亏损2000万(2022年三季报数据)。

回顾碧水源的发展历程,本是一家生产膜产品的公司,延伸进入了工程领域,又一口吃下了太多工程项目。曾经的辉煌,是建立在工程的基础上,而工程,又是建立在借款的基础上。

如今,碧水源工程收入在下降,膜业务也在萎缩。如果没有新的业务支撑,碧水源如何能走出困境?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江南水务(SH601199)$ 

#碧水源减持# #污水处理股# #环保工程板块走强博天环境等多股涨停# 

全部讨论

2023-03-28 22:38

问一下,既然中交入股了,为何不恢复工程建设拓展市场呢?失去成长性,100亿不到的营业收入如何支撑180亿市值。

2023-01-11 23:37

帖子被河蟹了

2023-01-11 20:55

2023年 工程业务会提升 股价应该开始反转

2023-01-11 11:40

此股关键点在于管理团队德不配位,人胜不了天,做恶太多天命难违~

2023-01-11 08:36

看通篇是不看好碧水源,那还做这么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