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64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道琼斯指数回报为18.7% 合伙公司的回报率是27.8%

巴菲特开头便说说这是我们相对领先道指最最弱的一年,对于我们目前生活在连续4年下跌的A市,5年下跌的港市。真的说点啥子好了,只能说巴菲特你在牛也没遇到过这样的股市,哈哈,如果今年仍然这样,我们将开辟资本市场的先河,明年再由我们来打破记录,天下谁与争锋,老巴有生之年可能也要感叹一二。

巴菲特自己每年20%+的复利,却在多个场合提到大多数投资者,购买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是理想的选择,因为它能够确保投资者轻松享受企业创造的优异业绩,而无需进行复杂的个股选择。今年又拿最大的四支基金的业绩来说话,长期来看他们跑不赢道指

这是为什么?他们拥有聪明,勤劳,有广阔的深厚的人脉,及时准确的信息,丰厚的报酬,资深的投资经验等等,可以说几乎碾压普通人的一切优势,可惜确不及无人管理的指数基金。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巴菲特说:

1. 群体决策。可能就是群体智慧低于个人决策。《乌合之众》作者勒庞认为,在某些情况下,群体的行为可能比个体更愚蠢,而不是更聪明。他的观点是,当人们成为群体的一部分时,他们的个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往往会被削弱,导致群体行为趋向于情绪化、非理性和易受暗示影响。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群体思维”或“群体迷失”。具体到工作中,群体决策就是不负责任的决策,特别是遇到大家都不想负责或者难题时,大家一起讨论,每个人签个字表示负责,其实就时大家脱责的表现,看似群体智慧解决了问题,其实就时大家都不想解决问题,一起找个借口跳过问题。

2. 与卓越的大型机构保持一致。典型的从众心理外加脱责的表现。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作为普通投资者看到某某大V买了**票,基本上就会无脑买入,亏了看下周围的人都亏了,心安理得,基金公司自己又不出钱,这种心理更为明显。作为很多普通消费者,可能就知道个股票代码,就敢梭哈单吊,不亏真的就说你运气爆棚,但这种运气就一次或几次,不可能又连续性,如果不能及时收手,后果就时赌博中许多赌鬼的下场,轻则亏光积蓄,重则家破人亡,每个人都高估自己的能力。还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缉毒节目,一个多年的边境缉毒警察,坚毅,勇敢,果断,善良,可以说秒杀99.9%的人,他觉得自己的自控能力也远超常人,他实在想不通那些人为什么不能控制自己不能吸毒,于是亲自示范,然后就戒不掉了。其实这个也很简单思考,你对性生活能够戒除不,我想正常人都时不能控制的,虽然你没谈恋爱,没结婚。但你会通过各种方法解决,你别说你没用过五指姑娘。这个产生的多巴胺上瘾度远没有毒高,然后才是赌,性都在他们后面。所以当你有勇气练《葵花宝典》后在说能及时收手的事,毕竟你连自宫的决心都没有,还说能够见好就收。所以与卓越的人保持一致并不保障你赚钱,当你复制别人持仓的时候你已经输了,你如何确定别人向你公示的持仓为真,你如果保障他的思考是否全面,你如何保障他的心理偏见对股票的认知,你如何保障他的情绪对他持仓的影响,你如何保障他的盈亏在他生活中的占比分量,等等问题。看似你在搭便车捡便宜,其实风险和你凭感觉买地情况几乎好不到哪里,如果你试过你应该深有体会,因为我试过,这条路看是“捡粑货”实际舍近求远的方式。

3. 框架地约束。这个理解更简单哦,毕竟公司就有制度标准,越大地越繁琐。如基金要吸引眼球,就要有业绩,所以短期业绩很重要,虽然他们知道一些优良业绩地企业,但有可能不在风口上,他们肯定会放弃。

4. 然后就是分散投资。还是脱责地表现,可以看到基金经理一天考虑最多地问题就是在收取了高额管理费之后天天想的都是如何脱责。

巴菲特说:“每个人自己认为或打算自己通过持续的股票投资股票,在将资金永久损失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同时,实现长期资本回报率最大化。”这个可能就是我们投资的目标。如何控制风险每个人态度不一,关于保守真正的保守巴菲特说“正确的前提,正确的事实,正确的逻辑”。并不是我们说的你6元买的,我5元买的,让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我比你保守。三思后作出的决定不会受到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的影响,甚至大多决定与他们的意见相左。

如果你的市值下跌20%-30%,你就会遭遇心理创伤或财务危机,你就不适合投资股票。还有股市流行的“博傻理论”我们如果指望傻子来接盘,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很有可能我们就是哪个傻子。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三思作出的决定,在下跌后傻乎乎的继续持有,可能傻上加傻,造成本金毁灭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