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巴菲特致股东的信(1963年)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道琼斯指数回报为20.7% 合伙公司的回报率是38.7%

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入自己的口袋。显然巴菲特不但完成了这两件事,而且是完成最优秀的人。

如何把思想装入别人的脑袋,当然是重要的事说三篇,重复的威力不亚于复利的威力,巴菲特希望不但要理解消化他的原则,并要把他的原则融入血液里去。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和价值观都不同,要改变一个人何其之难,只有试过才知道。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墓志铭“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但巴菲特思想却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不得说确实是神一样的存在。

好像说远了,巴菲特的原则每年都会重复,希望合伙人彻底理解,完全认同,不但要心里明白还要融入血液里。简单归类这些原则是:

1. 不向合伙人做任何收益率保证

巴菲特明确表示,合伙公司不会向合伙人承诺任何具体的收益水平。他认为,投资的目的是实现长期的资本增值,而不是提供短期的收益保证。特别不要在意某一年的涨跌。

2. 业绩评估的基准

巴菲特提出,合伙公司的业绩应该与市场表现进行比较,而不是仅仅关注年度的盈亏。他建议使用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作为比较基准,并强调需要观察三年到五年,至少三年的投资绩效来做出合理的评估。

3. 投资决策基于价值

巴菲特强调,投资决策应基于对企业内在价值的评估,而不是基于市场情绪或股价的短期波动。这意味着他追求的是长期投资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市场利润。

4. 安全边际

巴菲特认为,投资时应寻求足够的安全边际,以降低资本损失的风险。这意味着他会寻找那些市场价格低于其估算的内在价值的股票,从而为投资提供一定的保护。

5. 长期投资视角

巴菲特倡导长期持有投资策略,他认为投资者应该有耐心,让投资有充分的时间实现其价值。他反对频繁交易和短期投机,认为这会增加成本并降低投资回报。

6. 合伙人的资金管理

巴菲特承诺,他会将自己的资金和家庭成员的资金与合伙人的资金一起投资,这表明他对投资策略的信心,并愿意与合伙人共担风险。

这些原则巴菲特基本上都是从有利于投资的角度,排除合伙人干扰来说的,大概意思就是我已压上了全部身家,你们不要为今天跌明天涨一天来打扰我,明白个中意识把钱拿给我,这个不是一两天就可以获利的事情,你们要想好,我们赚的是长期企业盈利的钱。

今年巴菲特附录中提到投资邓普斯特农机公司,当然今年他已出售邓普斯特农机公司,不是也不会在今年的年报中这么详细的分析。

邓普斯特农机公司是一家位于内布拉斯加州比阿特丽斯的小型家族企业,主要生产风车、水泵、中耕机、施肥机等农业用具。初看就是一家未来前景不怎么样,营收利润都是逐步下降的企业,巴菲特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烟蒂”股,他从1956年开始买入股票,当时的每股价格在16美元到18美元之间,发现公司的市场价值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特别是公司的净流动资产价值约为每股50美元,而股价却远低于这一水平。1963年出售,是每股80美元,1956-1961年买入价格是16-25美元,1961时以每股30美元取得控股权。控股后,他认为公司的致命缺点是公司的资本利用效率低下。巴菲特聘请了哈里·波特尔作为新的CEO,并与比尔·斯科特一起协助改革。他们改进了市场销售策略,削减了库存,关闭了不盈利的分公司,提高了售价,并建立了合适的成本控制系统。这些措施虽然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但最终使公司实现了盈利。在公司经营状况改善后,巴菲特计划卖掉这家公司,并在《华尔街日报》登了广告。由于担心失去工作和收入,比阿特丽斯的居民集资买下了公司的运营资产,而巴菲特则留下了一个只有现金和投资的公司壳子。最终,巴菲特通过清算公司实现了每股80美元的价值,相比买入均价28美元,获得了186%的总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