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亿巨头财务造假??11万股民插翅难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也是今天闲逛好股严选和各大股市论坛,发现的蛛丝马迹~没有实锤,但是网络股民们分析得挺在理~不妨一看:

先导智能财务造假???

2023年财报计提减值11.6亿元,全年净利润17.7亿。2024Q1净利润5.6亿,与去年一季度持平。通常来说,公司进行较大额的资产计提减值是为了甩掉包袱,以便轻装上阵,在来年实现利润的大幅增长,可以解读为利空出尽。而昨日先导股价大跌,计提减值并没有帮公司减轻包袱,它未来极有可能采取更大额的减值??

2023年三季报存货133.7亿,年报存货132.1亿,2024年一季报存货达到143.2亿,据了解锂电设备大概每3-4年就要更新一代,巨量的存货如果无法及时销出,就意味着巨额的资产缩水。照先导年报,公司132.1亿存货中的65%即86亿元的商品系已交给购买方但尚未验收的产品。锂电设备行业通常的收款模式为“3331”,即合同签订后,客户需付30%的定金,再安排生产,出货后客户付30%的货款,客户收到货后再付30%,最后的10%在验收合格后付清。按此模式,先导86亿元的商品已交付购买方只是尚未验收,那应该收到了90%的货款,又怎么会连续五个报告期的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

假如它的现金流持续恶化,一旦无法再维持这种虚假繁荣,很有可能将多年累积的巨量存货和应收账款,一次性来个巨额减值,届时业绩巨亏,再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引进政府纾困资金来解难,反正先导涉及到这么多员工的就业,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又有技术,无锡政府肯定得出手,到时甩卖公司?虽然没有实锤财务造假,但它的问题并不比财务造假小,目前王燕青应该还没有完全做好抽身的准备,今天不还是发公告低价增持了??但是从财务数据分析,假如爆雷后,每股也许会去到7-8元,也许政府就是它的接盘侠??

周五大涨只是回光返照??

a股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大幅上涨,个股上涨近400只。事实上,与指数上涨相比,个股并没有那么夸张。但在券商、房地产、媒体等板块的推动下,市场情绪得到有效提振:

牛市旗手券商板块大幅上涨。

成交量明显,成交量接近1.1万亿。

全天净买入A股224亿元,单日净买入创陆股通开盘以来新高。

在技术层面,上证指数有望谈到3100点,试探2023年11月以来的高点,技术层面有望走出震荡突破的趋势。

但是,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

1 首先,就证券板块而言,这个板块很难被认为是市场的领先指标。更多的是滞后指标,只要证券公司发生变化,短期内就是市场的结束。最近,证券公司的核心仍来自于政策的扩大和加强,特别是民生证券被国家联合会证券合并,提高了板块整合的预期。但证券公司本身很难单方面进步。本质上,良好的市场导致良好的证券公司,而不是良好的证券公司,因此良好的市场。在政策方面,最多是情感上的短期帮助。

2 另外最近超出市场预期的是北行资金的强劲流入。特别是在美国通胀数据超出预期的隔夜市场下,北向资金仍流入a股板块。事实上,香港股市最近已经上涨了很多天。

3 A股房地产板块作为一只关注宏观的基金,迎来了强劲的反弹。也许外国投资者对中国房地产的看法发生了变化。2021年1月,恒大被勇敢降级为UBS房地产首席,最近转向看涨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原因是政府政策努力,中国杠杆低于美国和日本,明年供需减少可能会逆转。

4 高盛还提高了a股配置。也许是因为隔壁的日元过于拉垮,人民币相对强劲得多。推动外资资产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