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股价,恐怕要涨了

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7喜欢:13

腾讯今天发布了2023年业绩公告,其中这样一段话引发了投资人关注:

“于二零二四年,我们建议派发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股息每股3.40港元(约等于320亿港元),增长42%,并计划将我们的股份 回购规模至少翻倍,从二零二三年的 490亿港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的超 1,000 亿港元

按照腾讯目前2.7亿港币的市值,则分红+回购总额约占市值的5%,腾讯基本上是把年利润的80%拿来分红和回购。

看到这个消息,随手转发到星球:腾讯的股价恐怕要涨了,希望能被死死按在300以下,让腾讯多回购些。

我在《为腾讯的持续股价低迷欢呼!》这篇文章写过:

腾讯2023年的自由现金流大概是1650亿港币,腾讯目前的回购力度,仍然不算强劲。

目前腾讯一年至少可以拿出一半的自由现金流来回购,也就是800亿,并且还应随自由现金流增长而增长。”

当时设想是希望腾讯将回购额度拉高到800亿,然后每年提高。

现在看,腾讯管理层超出了股东预期,直接扔出了1300亿+的回购分红。

如果腾讯在未来五年能够以当前市值回购掉6000亿人民币的股份,腾讯的股份数量将减少大概24%。

这意味着腾讯每股的回报率将额外提升31%,等同于股东在现有价格下加仓31%。这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好。

回购实际上和股东自己在低位加仓是等价的。

对于腾讯股东来说,尤其是买贵的股东来说,提升收益率最好的办法要么是自己低位继续买入提升总体回报率,要么是让腾讯回购更多的股票来间接提升股东回报。

最糟糕的情况是反而是腾讯股价回归到一个合理估值,长期实际上降低了股东回报率。

腾讯今年的业绩,企鹅自己总结的很好:

如果说腾讯2022年的关键词是降本,今年则是增效

看到有朋友说,降本增效总有尽头。

这句话可能对了一半,降本的潜力是有限的,增效则是没有尽头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腾讯今年的毛利提升了23%,远高于收入的10%。

各大业务模块毛利率都有显著提升,尤其是网络广告和金融科技

腾讯2023年全年的毛利率水平,已经创下2018年来的新高,一举扭转近年来毛利率下降的颓势。

毛利率的提升,代表着腾讯内部业务收入结构的转变,一定有相当多的低毛利业务被砍掉,然后新的高毛利率的业务成长起来。

所以我们虽然短期看到的是收入增速不高,但是毛利率的高增长,预示着业务结构的健康转变。

这种内部业务向着更好商业模式的转变,其意义要远大于短期利润的提升。

利润是商业活动的结果,而看到腾讯业务向着更好商业模式转进,这应该是投资人最开心的事,这也是长期利润的来源。

根据腾讯的描述,这些更好的商业结果的诞生,主要依赖于视频号的成功:

视频号的总用户使用时长翻番,广告 AI模型的改进显著提升了精准投放的效果,国际市场游戏在游戏收入的 占比达到 30% 的新高。

这些发展带动了高质量的收入来源,推动毛利增长 23%

视频号的成功不仅直接带来了广告收入,也将企业服务业务拉回正规,达成了双位数的增长。

腾讯2022年前,企业服务业务是作为年亏损百亿的熊孩子存在的,经过2022-2023年的业务收缩聚焦和视频号的带动,预计企业服务业务已经能够形成盈利能力。

我个人是视频号的重度用户,从腾讯推出视频号开始我就开始使用。

股东嘛,必须深度体验自家产品。

我个人的感觉是,视频号成功的速度,超出了我的预料。

如果用0-1,1-10,10-100三个阶段来形容一项业务的成长周期。

视频号仅仅用了一年多,就走过了0-1的阶段。

2020年腾讯开始做视频号,到2021年其实还有很多朋友怀疑视频号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

到2022年,已经没人怀疑视频号的生存能力。

0-1是商业模式的验证期,你到底能不能活下来。

2020年底的时候,张小龙发表演讲,说视频号已经可以活下来了,具备了生态自我生长能力。

实际上那时候作为用户,看到的视频号还是很菜的,基本上你刷十分钟就没啥新内容了。

2022年后,视频号在走1-10这个阶段,这个阶段业务最重要的是锤炼核心能力,为几十倍的量级爆发积蓄能量。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对企业1-10阶段应该具备的能力做了非常好的总结:

1、你必须继续保持你从0-1验证期所建立的优势,这一点的疏忽是大多数企业从1-10快速死亡的根本原因。从1-10的最核心的业务动作是把之前建立的优势持续放大,而不是从零开始构建新的优势,放弃原有的优势。

2、在坚持放大优势的前提下,必须考虑竞争的要素,也就是必须面对竞争做更多必要性的工作,记住,是必要性,而不是选择题。比如管理和系统,技术的研发,供应链的培养,商业化的能力等等。从1-10的竞争,是保持特色前提下的综合竞赛,持续保持特色和补足综合能力,缺一不可。

作为视频号的用户,我一直在观察,2022年后视频号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都按今天已经非常丰富,我经常一刷就是半小时过去了,很杀时间。

但是我观察到,腾讯对视频号的商业化,包括广告和直播带货,走的都是很沉稳的,甚至有些慢。

有些投资人朋友甚至嫌弃视频号的商业化步伐太慢了,干嘛不把广告加载率拉上来。

我个人很欣赏这种慢。

人的能力也好,企业能力也好,一定是step by step养成的,没有什么秘籍,都是功夫。

功夫,就是时间,用时间铸就的壁垒才是最强大的壁垒。

视频号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面临对手的竞争,这时候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锤炼能力。

贸然提速,未必是福。

slow is fast .

最后聊聊游戏吧,游戏的增速最近几年都不太高,今年本土仅增长了2%,海外排除汇率影响也不过8%。

国内市场感觉实现快速增长已经比价困难了,手游的渗透率已经基本到顶了。

海外市场今年腾讯全球发行了《王者荣耀》海外版,看看表现如何吧。

另外投资人也比较期待《DNF手游》,认为会成为新的爆款。

这款游戏铁粉众多,确实有可能表现不错,不过要说能够超越《王者荣耀》和《吃鸡》,个人感觉可能性也不高。

另外地下城勇士的PC版也还在一直贡献不错的流水,而PC版本是不涉及平台抽成的,如果手游版本收入不能显著超越PC,对腾讯可能得不偿失,反而便宜了诸手机厂。

我个人《DNF》期望不大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怀疑其吸金能力,而是认为这并不是腾讯目前最需要出现的游戏。

腾讯的产品运营能力、端改手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国际领先,这已经被反复验证了。

即使DNF火爆,也不过再次验证。

而对于腾讯更有意义的事是,不是要证明自己发行和运营能力一流,而是要证明自己具备优秀的游戏研发能力。

什么时候腾讯能够拿出一款媲美《逆水寒》甚至《原神》的自研游戏,这就代表着腾讯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研发能力,这才是腾讯游戏基业长青的保障。

当然,游戏的研发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需要不断地试错。

不怕做错,不怕游戏上线后扑街,就怕你连新游戏都没有。

相对于目前腾讯储备的其他游戏,我更期待《王者荣耀 世界》,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应该能够看到腾讯自研的实力到底有没有进步。

不过腾讯游戏业务最近也不是没有新的亮点出现,按照腾讯的说法:

年流水逾人民币 40亿元为一款重点且持久的热门游戏的标准,这一标准下腾讯在 本土市场「重点热门游戏」的数量从二零二二年的6 款增加到二零二三年的 8 款。

这一年来,确实看到了腾讯在《暗区突围》、《金铲铲》、《英雄联盟》等游戏上的运营功底。

《王者荣耀》和《和平精英》这俩大小王仍旧扛旗,支撑起腾讯游戏的基本盘,但是小兄弟也在崛起。

DataEye研究院预估,今年1月和2月《金铲铲之战》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02%和152%,《英雄联盟手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4%和120%,《英雄联盟手游》1月和2月DAU分别同比增长15%和20%。

再加上《元梦之星》,腾讯目前的产品序列有点俩王四个二的意思。

很多人对《元梦之星》的表现感到失望,其实不必。

期待元梦之星上线不久就掀翻《蛋仔派对》,这是不现实的,《蛋仔》已经上线一年多,形成了稳固的基本盘,这款游戏已经成功了。

不要小看对手,网易能在中国游戏行业傲立潮头二十年,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元梦之星》目前还处在0-1阶段,这时候要是运营团队想的是怎么掀翻已经处在成熟期的《蛋仔派对》,那就失了平常心,反而走不远了。

总体而言,腾讯这家公司是一个right business+right people ,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和管理层都是第一流的。

目前2.5万亿的市值,相较于其1600亿的盈利能力,股权收益率大概为6.4%,对腾讯这样明显具备成长前景的一流企业,这样的当前收益率是令人满意的。

也可以用另外一种算法,腾讯有8800亿的股权投资,然后1577亿利润要去掉270多亿的股份奖励成本。

那就是(1577-277)/(25000-8800)=7.7%,收益率更高一些。

用同样的算法,我们头几年在500多买入的腾讯则收益率只有可怜的2.5%,就显得尤其愚蠢了。

好在随着腾讯的发展,当年昂贵的价格在渐渐趋于合理。

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

网页链接

全部讨论

给力👍👍👍每个人都有一辆自己心目中的 dream car ,目前看我和我老婆的,大概率要靠小马哥来实现了。
4 年前,推荐 Ld看《穷爸爸富爸爸》,书中提到女主的车就是通过投资回报来购买的,当时就说咱们也可以的。4 年来,多次克制换车冲动(后来买辆二手车),延迟满足,力劝 Ld,省钱投资。
坚持 4 年,如愿以偿,不再是梦!

03-21 08:02

“作为股票的净买入者,股价低迷不振反而会增加我们的收益,无论是自己主动低位加仓收集更多股权,还是通过公司回购股票间接买入。”——雨轩兄高见
本人曾经计算过,当一个利润稳定(不大增也不大涨)的企业,股价低迷和合理上涨,哪一种对投资者更有利。以某只中药股为例,
当股价十年不涨时,分红复投收益率为80%,
当股价稳步上涨时,分红复投收益率约为700%左右,
当股价十年不涨后来回归合理估值,分红复投收益率为1400%,
一个优秀的企业持续十年被低估,在宏观环境回暖后,概率非常小,尽管我们都希望$腾讯控股(00700)$ 股价更低一些,但可能终究天不遂人愿。

03-21 09:07

1577的净利润是不是还得减去投资收益更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