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银行「破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根据前期包商银行严重资不抵债的清产核资结果,包商银行将被提起破产申请,对原股东的股权和未予保障的债权进行依法清算。此外,有关部门正依法依规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问责。”

8月6日,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设专栏回顾了包商银行风险处置具体细节。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银行破产”几个字还是刺痛了市场神经;这也是22年后,我国第二家银行机构破产。

个人存款全额保障

2019年5月24日,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被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接管。接管组全面行使包商银行的经营管理权,并委托建设银行托管包商银行的业务。

据见闻财经了解,这也是自银保监会(银监会)成立以来,第一次接管商业银行。

按照监管最初想法,引入战略投资者,在政府部门不提供公共资金分担损失的前提下,仅通过收购股权溢价款,抵补包商银行的资不抵债缺口。但由于包商银行的损失缺口巨大,在公共资金承担损失缺口之前,没有战略投资者愿意参与包商银行重组。

《报告》显示,接管当日,包商银行的客户约473.16万户。其中,个人客户466.77万户、企业及同业机构客户6.36万户。包商银行的客户数量众多,服务的企业与合作的同业交易对手遍布全国各地,一旦债务无法及时兑付,极易引发银行挤兑、金融市场波动等连锁反应。

几日前,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周学东在《中国金融》刊文透露,2005年以来,包商银行的大股东明天集团通过大量的不正当关联交易、资金担保及资金占用等手段进行利益输送,包商银行被逐渐“掏空”。

清产核资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9年的15年里,“明天系”通过注册209家空壳公司,以347笔借款的方式套取信贷资金,形成的占款高达1560亿元,且全部成了不良贷款,每年利息甚至多达百亿元。

结果表明,包商银行在接管时存在严重的资不抵债缺口,已出现严重的信用风险,若没有公共资金介入,理论上一般债权人的受偿率将低于60%。也就是说,466.77万个人客户、6.36万企业及同业机构客户中的大多数将受到严重影响。

《报告》指出,为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储户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社会稳定,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由存款保险基金和央行提供资金,先行对个人存款和绝大多数机构债权予以全额保障。同时,为严肃市场纪律、逐步打破刚性兑付,兼顾市场主体的可承受性,对大额机构债权提供了平均90%的保障。

从这点来看,此次包商银行处置,对个人储户来说,并未完全按照“50万元内保本”存款保险条例,而是全额保本。

据此前媒体报道,截至2017年6月30日,明天系控参股有44家金融机构,包括哈尔滨银行兴业银行上海银行、天安人寿、生命人寿、新时代信托、广发证券等,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等金融牌照。

这些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3万亿元,而明天系掌舵者肖建华也因为被认为是中国大陆的隐形首富。

2020年7月17日,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国盛期货等9家明天系旗下金融机构被依法接管;被接管的9家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

海发行破产始末

在此次包商银行之前,新中国成立以来,真正意义上破产的银行只有一家——海南发展银行。

1994年12月,海南省开始筹建海南发展银行;1995年8月,海南发展银行正式开业,注册资本16.77亿元。

当时的背景是,在90年代初,海南成为全国炒房最疯狂的地方,据统计,截止1993年底,在海南注册的房地产公司4830多家,约占当时全国房地产企业总数的15%,总注册资金高达500多亿元。

1993年,海南房价达到7500元/平方米的顶峰,而当时的北京平均不到3000元/平方米。随后国家管控,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大量外来资金抽走,当地的一众信托公司们也深陷泥沼。

为此,当地计划成立一家股份制银行,解决泡沫破裂之后海南金融体系的遗留问题。

时值中国的信托行业第四次大整顿,最终5家信托投资公司(海南省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蜀兴信托投资公司、海口浙琼信托投资公司、海口华夏金融公司、三亚吉亚信托投资公司)在资产重组后,合并成为海南发展银行,债权债务关系也转移到海发行。

开业之初,海南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8.8%,存贷比167%,中长期贷款比例859.8%,流动性比率7%,资产负债状态较差。

事件的导火索,1997年5月,由于海口人民城市信用社主任作案在逃,引起储户产生恐慌心理,挤提存;随后,这一问题波及全省10多家城市信用社,引发了全省城市信用社较大面积的支付危机。

1997年12月16日,人行海南分行发布公告,28家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这一决定,最终葬送了海南发展银行。

兼并信用社后,海南发展银行采取了“限息政策”,即针对原本信用社承诺给予20%甚至以上利息的个人储户,只能确保兑付本金及7%的利息,对于客户来说,这几乎是赤裸裸的违约,于是,挤兑爆发了。

虽然,央行和海南政府一度给予了资金支持,但这些措施并没有缓解公众对海南发展银行的担忧,同时整体经济环境无法给海南发展银行提供后续资金,清偿只能靠人民银行再贷款支撑,1998年3月22日,人行“断奶”,海南发展银行丧失了清偿能力。

1998年6月21日,由于海南发展银行不能及时清偿到期债务,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关闭海发行,停止其一切业务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组织成立清算组,对海南发展银行进行关闭清算,指定工行托管海南发展银行的债权债务,对其境外债务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本金及合法利息保证支付,其余债务待组织清算后偿付。

1998年6月30日,工行划转50亿备付额度到工行海南分行的账上,当日兑付原海南发展银行境内居民储蓄存款3.89亿元,截止7月27日,已兑付应付额的78%,其中77%转存中国工商银行,至8月,每天的兑付量由一开始的3亿多元回落至2000-3000万,同时,工行海南分行对机构和企业存款者的债权登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