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9喜欢:0
回复@曹文景: 白酒酒质是最重要的,洋河之前酒质不错,销量起来后酒质差了,300多的天之蓝还不如100多的金剑南K6好喝。//@曹文景:回复@乌龟的旅行无所事事:江湖花把式价投是昧于成事(最迟知道内情),少林真功夫价投是睹于未萌(最早预判内情)。1·渠道:老唐人云亦云地称赞洋河深度分销能力很强,但我几年前就从新闻知道洋河基层销售员工因为工资太低有类似集体抗议之举,我就预判这个深度分销恐怕难以真正持续做实,因为真正做好深度分销是要靠一个个第一线的基层员工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驱动的,能出这种事情就证明洋河更可能只是在其他酒厂依赖经销商的情形下,做到了人无我有,并不能做到人有我优,而且纵然曾经做到过,也很难持续。2·管理:老唐称赞洋河高管激励充分,但我调查了基层工资,所以真实全景是高层拿着行业顶尖收入,而基层拿着行业低薪,这种企业必然上下离心。3·品牌:老唐称赞洋河营销强,其实洋河品牌更多是知名度,而非美誉度;另外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都是x之蓝,缺乏区分度,这种情况下高端子品牌梦之蓝是很难真正建立高端形象、打开高端市场的,类似雷克萨斯不叫雷克萨斯,而叫丰地,并放在丰田店里卖,外形也几乎一样,这是很难在高定价情形下卖得动的。4·产品型号:洋河这些年出了琳琅满目一大堆新sku,这就是走慕容复的路子,兵分力散,而且现象背后透出极强的增长焦虑症,但企业痴迷增长,往往反而要栽大跟头。当然,这点老唐压根未提过。5·产品品质:这个是最根本的点,也是老生常谈了,当然老唐的逻辑是销量证明质量,我只能说他真的不是投资这块料。
引用:
2024-04-27 22:13
所谓的架子透支者,其实往往就是最后才知道内情的,这是一个所谓价值投资者的短板。其实我们做价值投资很容易陷入线性外推的思维模式,往往容易把握细节追踪而忘记了商业的本质,昨天洋河的业绩第一季出炉,业绩看起来很不理想,我试着从非数字的角度来思考未卜先知的能力,这两年白酒分化非常明显...

全部讨论

你觉得洋河绵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