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觉醒:从赢到共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舵舟出品ID:duozhou001

全文3300字,阅读需要10分钟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再次跟大家分享一本好书,适合所有创业者和管理者。

书的名字是《觉醒领导力:商业升维的整合之道》,作者是约翰·麦基,他是全食超市联合创始人兼CEO。这是一家美国领先的天然食品零售商,2017年被亚马逊斥资137亿美元收购,是亚马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交易。

这本书属于“觉醒商业”系列中的一本。觉醒商业的基本理念是放弃追求股东利益至上,回归到提供服务、重视人、创造价值。

这与之前“在商言商”的商业信条不同。“觉醒”之处就在于从股东利益至上,转变成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

约翰·麦基的这本书是“觉醒商业”的实践之作,他在2000年全食超市面临危机之时,也开启了自己的觉醒之旅,后来对全食超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公司销售额从十几亿美元增长到190亿美元。最终于2017年被亚马逊收购。

本文内容整理萃取自《觉醒领导力:商业升维的整合之道》,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从顾客到利益相关者

德鲁克说:企业存在的终极目的是创造顾客。我对于这个“顾客”的理解,一开始以为就是下单付钱的人,后来理解是“做出购买决定的人”。

随着不断深入企业服务,发现实际业务会复杂很多,“顾客”不一定那么好识别,也不好直接触达,要怎么牵引公司的发展呢?

“觉醒商业”是德鲁克思想的很好延续,从关注顾客到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这个利益相关者包含客户、团队成员、供应商、投资者、合作伙伴等等,作为企业,要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要有“多赢”思维。

全食超市2017年面临生存危机,为了避免公司被受短期逐利和输赢思维驱使的JANA基金接管并以高价出售,约翰·麦基主动考虑出售的方案,“如果要被卖掉,我们特别喜欢的买家是谁?”“对全食超市的利益相关者来说,什么才是最好的”。

在“多赢”思维驱动下,全食超市放弃了几家并不合适的买家,最终把目标放在了杰夫·贝佐斯领导的亚马逊上。

因为这家公司足够关心顾客,如果并购成功,顾客从中获得的利益最大——主要是更低的价格。而且,亚马逊无可匹敌的线上零售专长,也可以让全食超市走出传统实体店的困境。对于团队成员而言,合并后亚马逊决定将最低工资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所有员工都受益。

供应商也会从中受益,因为合并后亚马逊延续了本地供应商的方式,并利用自主开发的采购系统来维持全食超市独特的产品组合。对于股东来说,合并受益多达40亿美元。

从“双赢”到“多赢”,让商业世界超越过去习惯的非赢即输的观念,让商业世界更美好。

02 商业即社群

我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在制定好的战略时,也喜欢用“战役”来赢得市场份额并打败竞争对手。

这很符合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确非常真实,还原了原始本能,但,这不是人类进化的全部。

除了这样的视角,我们还有更好的方式来诠释商业活动。

与其把商业视为战争或丛林,何不把它看作社群?每一个企业由不同的自愿在商业活动中互惠互利的利益相关者构成。

如果将商业视为由共同利益相关者组成的社群,创业者的工作就是采取各种决策,为社群成员创造价值。这其中不仅包含客户、股东,还有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对手等。

思维决定感受。战争或丛林思维,是输赢、生死导向创业,要么胜利,要么失败,过程是艰辛且痛苦的;利益共同体思维,是爱、价值导向创业,要么成功,要么成长,过程是幸福的,没有失败。

举个例子。有一位房产中介的经纪人,很早就感受到了行业内冷酷的竞争文化,经纪人们经常操纵和伤害彼此、对客户撒谎,还不时相互争抢客户。这位经纪人用同样的方式获得了成功,入行第一年就赢得了“年度最佳新人”奖,财富就这样慢慢积累起来。

从业十年后,他在一场交流会上被一位老师的观点打动,即通过服务发展关系来播下种子,并坚信未来会有回报。这个方法彻底改变了这位经纪人。

他开始“重塑自我”,开始积极地想办法帮助遇到的每个人,不仅是潜在的客户,还包括他的团队成员、供应商,甚至是竞争对手,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寻求销售线索或推广自己的服务,最大限度的用爱和行动去帮助他们。

几个月、几年过去了,期间并没有因为他的奉献精神获得丰厚的财务回报,很多人开始质疑甚至嘲笑他,但是他依然坚信。

慢慢地,这些种子开始萌芽,转介绍开始向他涌来,那些他几年前帮助过的人需要房子时就会想到他,他的客户越来越多,他成为行业内最受欢迎的房产经纪人,他创办的公司也成为行业内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思维决定行为。把商业视为一个共赢的社群,领导者会以爱和服务的心态去经营、去决策,当利益相关者感到自己被企业关爱时,他们会倾向于把得到的爱回馈给企业,并感谢企业为他们创造的价值。

03 创造价值先行

共赢、爱……这些听上去更像是一家公司的使命和梦想,遥不可及。创业者更喜欢听:营收、利润、市场、增长……

使命和利润要割裂开来说,盈利比什么都重要,这可能又是创业者的一个思维障碍。

企业必须要盈利,这毫无疑问,只有活下来才有可能去实现梦想。但能够驱动人和组织一直向前发展的,是镶嵌在企业基本工作中的崇高使命。

使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它甚至不是一个结果或开始,而是一个过程。使命是企业在不断创造价值过程中生长出来的,在这个旅程中,领导者的角色就是寻找、完善和捍卫这一使命。

创造价值先行。持续的价值创造才可能有人付费,才能给公司带来营收,而这个“价值”不是自己说了算,是利益相关者说了算。

一味地喊着“实现梦想”,却并未遵循市场规律,最终很难坚守使命。

约翰·麦基在做全食超市之前,创办过一家名为Safer Way 的商店,出售一些天然食品,里面完全没有肉、家禽、海鲜或咖啡,它确实是由使命驱动:“健康的食品,健康的人类,生机勃勃的星球”。

但和当时的市场脱节,卖的东西不足以吸引足够大的客户群,结果不太成功。

两年之后,约翰·麦基把店搬到了更大的场所,更名为全食超市,同时增添了一些之前不提供的货品,包括肉、家禽、海鲜、咖啡、糖、啤酒等,开张仅6个月,与全国所有其他天然食品商店相比,全食超市的周营业额达到了最高水平。

获得了利润,并没有放弃使命,全食依然推广健康饮食,为人类健康努力,商品里面不含人工色素、香料或防腐剂。不同的是,他们不再试图重建市场,而是开始尝试与市场融合,与客户进行真正对话。

04 “创造与协作”的新组织关系

如果把商业看作是利益相关者共赢的社群,这里面最应该转变的,是和团队的关系认知。

传统的组织结构设计都依赖于“命令与控制”,这多少受军队文化的影响,无非是想要解决:如何让一大群人朝同一个方向划船?如何在一个复杂的大型组织中建立清晰的沟通渠道和权威机制?

这样设计背后的思维方式是:我是老板,有绝对的权威,员工是我实现梦想的资源和工具。

事实证明,在世界变化非常缓慢、创新非常罕见时,“命令与控制”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但在当今史无前例的技术变迁和竞争变化之下,创业者需要重新思考这层组织关系、人和人的关系。

新的组织关系是“创造与协作”,是“自主管理”或“自组织”。团队成员不仅仅是组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相反,他们是创新、创造力和生产力的源泉,需要受到尊重和支持,他们也是该组织共同使命的参与者。

我们要认清的现实是,我们完成的每一件事都是与他人携手或通过他人来完成的。一位领导者优秀程度不会超出团队的优秀程度,个人英雄主义不适应未来发展了。

既然如此,创业者需要构建的是一个信息互通、灵活敏捷、激发创造的组织结构,需要营造的是一个令人愉悦、平等开放、相互协同的公司环境,仅此而已。

全食超市几十年践行工资透明度,包括公司高管团队在内的全公司所有成员的薪酬,通过工资展示报告向公司每个人开放,就是把员工也作为了社群中的利益相关者,营造一个公平的社群环境。

谷歌公司曾经对180个内部团队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创造成功团队的五大要素中,有两项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意义以及认为我的工作有影响力。这家公司践行OKR(目标与关键结果)工作法,给个人以最大限度自由做有意义的事情,并最大限度开放公司信息给团队,让他们随时知晓自己的工作是否在影响着公司发展。

都说创业是九死一生,换个思维,也许就没有这么悲壮了。

创业,可以成功,也可以成长。

想要一同成长的创业者与管理者,邀请你加入舵舟学习社群,一起升维认知,一起践行经典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