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取消限购,前融创执行总裁发文:我们也「脱光」吧,别装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莫老爷/文

香港全面取消限购了。

香港财政司宣布,从2024年2月28日开始,内地人来港买房,可以和本地人一样,只需缴纳最基础的从价印花税。

顷刻间,香港成了中国唯一一个全面取消限购的一线城市。

随后,前融创执行总裁余英在微博上发文:“香港可是超级一线城市,人家都‘撤辣’了,完全放开楼市了,咱也别装了,脱光吧! ”

余英自诩当代中国最富有思想冲击力和知识分子气质的开发商,其除了在融创效力过,还曾任过保利地产副总经理、宝能地产总裁。

“辣招”,在粤语里指为解决棘手问题而采取的强制手段,此前港府为了应对楼市过热,出台了一些强力限制措施,被称为“辣招”,现在港府把这些措施全部收回,称之为“撤辣”。

跟余英一样,任泽平昨天也发文呼吁,建议全面取消内地限购。

昨天,万科找新华资管谈判恳求债务展期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任泽平认为,如来连万科这个房企最后的堡垒都扛不住了,那咱们就该重启市场,全面取消限购。

任泽平堪称“最贵经济学家”,恒大曾经挖他来做智囊团,开出的年薪高达1500万元。

这两天香港“撤辣”的关注度非常高,下文,莫老爷也来跟大家聊聊这事件。

先来搞明白第一个问题:香港“撤辣”对内地购房者意味着什么?究竟能降低多少购房成本?

过去,香港永居和非永居买房是这样交税的:

1,香港永居首置房:最高4.25%首置印花税

2,香港非永居买房:15%买家印花税+15%从价印花税

现在等于说,内地人不用再交15%买家印花税+15%从价印花税,只需要和香港本地人一样交最高4.25%首置印花税就行,购房成本直接打了七五折。

| “撤辣”前 外地人在港置业需缴税率 |

香港房价动辄上千万的房价,打七五折等于便宜了小几百万。数据显示,2023年香港平均房价13.8万元/㎡,最贵的香港岛中西区均价19.5万元/㎡,最便宜的新界西屯门区均价10.5万元/㎡。

已经有人在网上自爆悲惨经历:我只不过早了一年在香港买房,就多花了几百万的冤枉钱。

接着需要搞明白的第二个问题是:为何香港当年要出“辣招”?现在又为何要撤销“辣招”?

出“辣招”的原因很简单,当年大量内地人跑去香港买房,在资金的疯狂涌入下,香港房价瞬间被炒到全球第一,香港本地人见状也纷纷加入“炒房大军”,炒得居民负债率普遍超过70%,香港也因此被评为全球房价泡沫指数最严重的城市。

为了抑制房价泡沫,避免爆发金融系统性风险,从2010年开始,港府陆续出台了多项“辣招”,通过加税来打击内地人赴港炒房。

至于现在为何“撤辣”,香港财政司前几天是这样解释的:“在当前的市场和经济情况下,有关措施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

香港楼市当前的情况可以说是“量价齐跌”。

价格方面:2024年1月,香港二手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已经连续下跌9个月,跌至2016年11月以来的新低,与2021年9月的历史高位相比累计跌幅达23%。

销量方面:中介机构“经络按揭转介”的报告显示,2023年香港全年现楼按揭宗数为7万3906宗,创2001年以来最低水平。

过去,香港卖地收入约占港府财政收入两成,由于楼市“量价齐跌”,去年开发商在港拿地意愿非常低迷,港府去年土地收入也创下自2001年来最低水平。

香港《财政预算案》预计,香港2023年卖地收入可达850亿元,但实际招标只卖出了3幅住宅用地,另有2幅流标。3幅地块总收入122.74亿港元,仅占目标额850亿港元的14.4%。

| 香港特区地政总署官网文件 |

已经没人买香港的房子,楼市的冷淡还拖累了财政,自然就不需要“辣招”了。

再接着,需要搞明白的第三个问题是:“撤辣”后香港真实的市场反应如何?

3月3日,香港大公文汇网报道,综合市场消息及一手成交记录册,“撤辣”后4天香港一手住宅市场录得210宗成交,3月2日成交已连续第三日超过50宗,达到73宗,按周升7倍。

从网上可以搜到,当前香港各大楼盘售楼处都挤满了内地人。

“撤辣”后香港第一个新盘,恒基兆业地产旗下长沙湾Belgravia Place项目也取得了热销,该项目在第一轮销售启动后,数小时内就实现售罄:项目累计认购达4400票,首轮销售138户,售楼处上午10点开门,15:30前售罄。

| 长沙湾Belgravia Place项目 |

二手房方面,中原地产十大屋苑在“撤辣”后首个周末预约看楼量录得约510组,创2023年3月后11个月新高;“返价”事件也频发,来自美联的员工称,香港嘉湖山庄乐湖居某单位,原先业主以420万元放售,“撤辣”后业主“返价”至428万元,并成功出售。

用一个词来概括“撤辣”后香港楼市的真实反应即“量价齐升”。

以上,就是香港楼市“撤辣”的来龙去脉以及当前影响了。

不仅仅是余英、任泽平,很多内地地产专家这两天都在发文倡议:内地尤其是深圳赶紧全面取消限购。

原因很简单,人就这么多,钱也就这么多,都流去香港了,深圳怎么办?全国楼市一盘棋,如果深圳楼市无法复苏,北京、上海楼市就无法复苏,其他二三四线城市就更不可能复苏了。

要知道,除了房价,香港物业较之深圳物业是有诸多显著优势的。

香港没有公摊面积只计算套内面积,深圳新房现在公摊普遍25%;香港租售比收益3%~5%,深圳还不到2%;香港楼盘的品质和物业服务也比深圳楼盘更佳,而且在香港,期房没交到购房者手里,购房款是不准转给开发商的,无需担心烂尾。

现在深圳800万以上的新房,或许对手不再是对面马路的竞品,而是“撤辣”后的香港物业了。

如果有对香港物业感兴趣的读者看到了莫老爷这篇文章,莫老爷要提醒你谨慎一些:香港楼市这几天的繁荣,是短期还是长期,很难说。

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区】发表你对香港楼市“撤辣”的看法,一起探讨~

PS:“莫老爷”公众号是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平台!作为专业的、负责任的自媒体,莫老爷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坚决服务国家战略发展大局,支持中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离,我幸福,我快乐,我感恩~

—END—

合作、约稿、爆料、看盘、交流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莫老爷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