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商业航天产业每周跟踪-第5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时间:2024-2-1

来源:中信建投

$中证军工ETF(SH512680)$ #国防军工#

核心观点

国家与多地政府政策频出,卫星互联网产业进程不断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大规模星座布局为核心目标,相关技术进展与星座布局有望加速落地。目前,商业航天发展已成全球火箭发射主流。2023年全球年度发射达222次,其中美国SpaceX占美国全年发射数量的84%,占全球全年发射数量的44%。我国商业航天亦是蓬勃发展,在2023年全年67次发射任务中,商业航天参与者达17次。卫星互联网可实现全球覆盖,是星地融合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低轨星座是未来的建设重点。

简评

国家与多地政府政策频出,卫星互联网产业进程不断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大规模星座布局为核心目标,相关技术进展与星座布局有望加速落地。2024年1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包含商业航天规划与卫星互联网大规模星座组网运营。2023年10月26日,上海市发布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2023年11月30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 年)》征求意见稿。

商业航天发展已成全球火箭发射主流。2023年全球年度发射达222次,其中美国SpaceX占美国全年发射数量的84%,占全球全年发射数量的44%。我国商业航天亦是蓬勃发展,在2023年全年67次发射任务中,商业航天参与者达17次,占我国全年发射数量的25%。

火箭发射端,在火箭发射成本与发射资源方面,我国与美国SpaceX仍有较大差距。SpaceX公司凭借重复使用运载技术,进入空间能力大幅增强,在卫星互联网“星链”系统需求推动下,已占据美国发射活动的绝对主导地位,在全球发射市场也已占据“半壁江山”。

在此背景下,国家与多地政府政策频出,卫星互联网产业进程不断推进,可重复使用火箭、大规模星座布局为核心目标,相关技术进展与星座布局有望加速落地。

2024年1月2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包含商业航天规划与卫星互联网大规模星座组网运营。其中发展目标明确,到2028年,北京商业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能级明显提升。面向产业创新发展的基础研究不断加强,形成一批原始创新成果。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实现可重复使用火箭入轨回收复飞,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星箭产品研制能力和大规模星座建设运营能力。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引进和培育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和1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数量超过20家。“南箭北星”产业空间格局进一步深化,建成2个特色产业聚集区和若干特色产业园,壮大商业航天千亿级产业集群。此后,再用5年时间,形成可重复使用火箭常态发射能力,建成天地一体通导遥巨型星座体系,空天信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2023年10月26日,上海市发布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到2025年,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围绕卫星制造、运载发射、地面系统设备、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加强卫星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发展,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探索星箭一体新模式,构筑技术驱动新格局,建设数智制造新高地,开拓应用示范新场景,引领长三角区域空间信息一体化发展,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形成从火箭、卫星、地面站到终端的全覆盖产业链。发展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低成本高集成卫星、智能应用终端三大拳头产品。形成年产50发商业火箭、600颗商业卫星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以打造“上海星”“上海箭”为目标,提供卫星研制、运载发射、在轨交付与管理链式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地面站、测运控中心、应用终端等自主建设能力。

2023年11月30日,成都市举行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大会,根据此前发布的《成都市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 年)》征求意见稿,成都市计划到 2025 年,构建形成以整星制造与卫星应用为重点的全链条、全生态产业发展体系,争创国家卫星互联网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基本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示范城市。到 2030 年,建成具备全球服务能力的卫星网络、卫星测运控与运营服务新型基础设施,卫星互联网应用服务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力争打造千亿级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标杆城市。

风险分析

1、卫星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卫星互联网产业系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国家可能会出台新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和指导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和法规的调整可能会对行业的生产运营和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2、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尽管中国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与国际最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如何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一箭多星、低成本制造等方面,仍是制约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3、频谱和空间资源争夺。随着低轨道卫星数量的急剧增加,频谱资源和空间轨道资源的争夺将日益加剧。如何在国际上协调和争取更多的频谱和轨道资源,以确保我国卫星互联网系统的稳定运行,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挑战。

$航发动力(SH600893)$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作参考,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具体情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需谨慎。

@老罗话指数投资 @今日话题 @蛋卷基金 @Lagom投资 @白话投资 @物不足智不明 @月下寒漪 @玩转ETF @指数基金 @正心投资 @502的牛 @青春的泥沼 @身没动心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