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比特24Q1,开始反击!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3

昨天决定调一部分仓位到吉比特,调仓思路是,吉比特Q1业绩大概率是底部利润,对应估值也不高,有着较高的确定性和不错的赔率。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估值思路应该结合市场主流逻辑,一念逍遥和问道手游在版号放开后无力应对已是不争的事实,该影响也早在市场释放,目前的估值显然也不是按成长给的,更像是对利润是否可持续的质疑,以及分红政策调整的风格错配。

//

游戏是没有季节性的,年终奖、寒暑假等对企业季度营收的影响并不算大,所以在往期我们会从环比的角度去看核心产品的景气度,现在也可以用于观察核心产品流水颓势是否得以遏制。

从24Q1表现看,当期营收9.27亿,环比增长0.5亿。营收环比改善得益于出海战略的成功实现以及核心产品流水(问道PC、问道手游、一念逍遥)止颓企稳。

海外业务方面,Q1实现营收1.39亿,同比146%,环比60%。

回顾吉比特的发展历程,管理层对海外市场的态度一直是每年嘴上都说积极拓展,实际却迟迟不见行动。出海产品都是国内的产品移植到国外市场,并非研究后的对症下药,感觉不到企业对海外市场的重视。

不过在近期年报与业绩会交流中,明显能感觉到管理层对海外市场的重视度有所提高,无论是产品储备还是研发定位(自研产品均须定位境外市场才可立项),都体现出了以海外市场为主导的态度。开始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扩张,不再是把国内的产品丢出去就说出海了。

//

核心产品方面,Q1流水回暖,有望形成稳态利润。环比看境内业务营收持平,主要是核心产品流水回升 以及不朽家族、神州千食舫在一季度上线贡献收入,其余游戏环比下滑(奥比岛、超进化、奇葩战斗家、地下城堡等)

从业务结构的角度看,吉比特有些期权的特征,以核心产品为利润地基(流水企稳,保底),以海外市场为增长(成功则有巨大收益空间)

回到财务数据上,Q1营收环比增长,利润却环比下降。主要原因就一个“战略转向”,过去小步慢跑的模式导致现在产品青黄不接,开始转重研发模式。

近几个季度员工人数持续增长,其中,研发人员增长最块,Q1相较于年底的时候总员工数又新增325人,环比增长28%,推动费用增长。

吉比特的薪资制度一直是与业绩强绑定的,偏向变动成本,在企业上升期难以形成规模利润,在企业下行期也能快速降本。按人数推,Q1肯定降了人均薪酬,估计这波回购的股权会激励给这些人实现更强绑定。

值得一提的还有营销投入,Q1买量又开始上强度了,这方面我是看好的,卢总一直以来对买量的态度就是ROI、ROI、还是ROI,上强度也从侧面说明了核心产品景气度有所好转,至少砸钱是能有效转化的。同时,在预收款上也有反映,Q1预收已经止跌回升了,该科目从22年初就开始逐季下跌,个别季度增加都是小幅度波动,远不如24Q1这种带有业务回暖信号的大幅度增加,Q1较23期末增加0.9亿。

22、23年有好几个季度吉比特都有通过预收做大收入,我记得在雪球业绩公告下有说过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预收款在前两年下滑较快。如果你很在乎同比的话,公司是可以把当期营收做成同比增长的,保持预收款减少趋势提前结转营收即可。

//

关于Q1,我认为目前10倍的估值更应该看环比表现,而不是同比,以利润是否可持续的思维下注。

结合上文分析,我们认为Q1大概率是利润底部区间了。若按Q1的扣非归母净利润拍全年利润8亿,对应目前15倍,全部分红回报率6%(游戏维护性资本开支就是研发费用,利润是可以全部分出去的)

同时,海外业务连续两个季度高速增长以及境内业务企稳回升,也赋予了这笔交易凸性。

//

说说不好的点,研究吉比特以来一直很不爽他固定资产,主要是由厦门、广州、深圳的办公楼形成。一方面庞大的固定资产压低资产周转率,一方面在收入低于同行的情况下建设价值高于同行的办公楼,是有点迷的。可能企业想通过提高员工的办公福利,吸引或留住优秀的人才,但从新推出的游戏、储备、业绩表现看,都让股东很不爽。

同时,还有两个很不好的点

1. 五缘湾事件,吉比特买到质量有问题的楼计提减值,装修时才发现这楼有问题,很神奇,现在和厦门路桥打官司,不知道收不收的回来。

2. 很爱建楼,一直就建来建去,23年底又签署3亿对外工程建设合同。

$吉比特(SH603444)$ $三七互娱(SZ002555)$ $中手游(00302)$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兄弟你至少标题时间写对啊
一直觉得吉比特也是比较实在的公司,对股东的分红也很慷慨,但从目前吉比特包括完美股价走低也可以看出,目前资金不要说对三七买量模式不看好,研发的公司也都不怎么看好,整个游戏板块还是处于低估但也缺乏信心的阶段。
抛开对公司层面的竞争力分析,真要快速改变认知,可能还是得寄望今年年内网游管理办法正式稿的落地是不是给行业送温暖了

04-25 11:01

至少编个Q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