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产品迎来自查,年息20%,稳赚不赔?

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0

上线即被秒杀的“雪球”产品正在迎来全面自查。

近日,监管部门向各券商发文,要求强化“雪球”产品的风险管控,提醒各证券公司应持续强化风险意识,切实加强相关业务条线合规风控体系建设。

被称为“雪球”的产品全称是“雪球型自动敲入敲出式券商收益凭证”,是场外期权模型的一种,也是今年以来市场上卖到脱销的明星产品,“年化票息15%-20%”“亏损风险小”或者“赚了钱随时可以退出”是投资人对雪球产品的第一印象。

但随着市场的剧烈波动,有的投资人体验到了“敲入”风险,雪球产品的报价和额度也开始了缩减。从雪球产品的设计上可以看出,一旦击穿敲入价格,投资者需要按照合同约定,被动敲入,并持有到期,这也就意味着,在单边下跌的市场中,投资人的亏损没有止损点。

信达证券分析师于明明对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合约进行了回测,在2013年3月至2021年7月的区间内,若每日滚动投资雪球产品,平均敲出时间4.56个月,其胜率可高达82.88%,但在该情况下的平均获利仅为5.36%,而在敲入后发生亏损的情况下,平均亏损为20.9%。

因此她认为雪球产品比较适合低波动或温和上涨的市场环境,出现极端行情时,投资人需要承担较大亏损。

据悉,目前雪球产品的发行主力军是8家证监会指定的一级场外期权交易商,包括广发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中信证券

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一季度,收益凭证存续规模共4116.1亿元,其中35%为非固定收益类,估测雪球产品规模约720.3亿元。另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约8117.6亿元,其中47.58%为股指类,假设约有20%为雪球产品,则规模约772.8亿元,合计1500亿元左右。给予更激进的占比假设,“雪球”产品当前最大可能市场规模约为5000亿元。

全部讨论

2021-12-22 22:35

你发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