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赚钱,还需多加一个字,慢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回顾我这四年多分红股投资经历,在对分红股低买高卖、股数越攒越多的道路上坚定地走着,我发现,但凡走的急一点,就会摔倒或者摔伤:

行情非常的好,我也有过「怕自己错过行情」的想法,于是下跌买入买一堆,结果等大跌时无现金加仓(幸好有融资),眼巴巴的看着低价涨到高价,错过涨幅;

不知道从哪看到一句话:普通人没有一夜暴富的运气,但有慢慢变富的能力。

于是便有了我对分红股投资的底层认知:慢慢买、慢慢卖、慢慢变富

如果太着急,不仅攒不到分红股,还容易让这条投资分红股之路变形。

如果一件事情搞懂了,再稳重的执行,看似可能是慢的(一笔一两千的买,卖出赚几十块),实则是快的(几百笔二十多块的利润,攒起来是成千上万块)。

特别是一些辞职做投资的人/宝妈,没有工作收入,有时候太迫切的想要赚钱,就会病急乱投医,还会上一些骗子的当,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影响心情及整体投资节奏。

远妈认为从股票上赚到钱,只有两种方式

一是通过股票分红,从公司的经营活动赚到的钱,分得一杯羹。

A 股分红后,会根据每股分红金额除权除息、股价下降,让分红后的「股票市值 + 可用余额」= 分红前的「股票市值 + 可用余额」。

分红后的现金会在可用余额存在,让大多数的股民认为「分红就是把自己的钱给自己」,分了个寂寞。

有这种认知且难以改变的朋友,一定是没自己投钱开过公司,想改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不建议用远妈策略来投资分红股 了,因为远妈策略靠的就是:

股价下跌、相同的资金可以买入更多股数、从而分红越多的底层逻辑,压住恐惧,敢于在大跌时买入;

股价上涨、相同的资金买入股数变少、从而分红变少的底仓逻辑,克制贪欲,强制在大涨时卖出,空出的资金去买入下跌的、股息率更高的股票,不断增厚分红股资产。

要想改变自己对分红的认知,需要自己去想明白 6 个事情:

公司股价在最初始创办时其成本就是接近于 0,是通过经营赚钱,市场再按公司赚多少钱给公司评估值多少钱;

公司上市,在 A 股叫打新,打新买入此股的股民为第一批买入的人,第一批买入的所有钱会进入公司口袋,用于公司后续的扩大再经营;

公司分红,是通过公司经营赚到的钱,按照比例分给持股股东;

股票传递,是第一批买入的股民,卖给 A,然后 A 又卖给 B,如此循环反复,股价的波动取决于股民的买入卖出,跟公司经营没有直接关系;

公司经营好,股民就会多买,从而股价上涨;

公司经营差,股票就会多卖,从而股价下跌。

二是通过股票低买高卖,从那些喜欢追涨杀跌、不懂券商均摊成本计算的股民手里赚到钱。

远妈策略的底层买卖逻辑:不预测涨跌,把每笔买卖价格都记录下来,买入上涨就卖出、卖出下跌就买入,如此循环、不断重复,直至积攒的分红股其每年分红金额超过个人/家庭的年开销。

简言之,远妈策略就是:追跌杀涨。

远妈策略的追跌就是从那些追涨杀跌的股民手里,接下割肉的带血筹码。

远妈策略的追涨就是将之前从那些追涨杀跌的股民手里买到的带血筹码,再卖给他们。

[笑]为什么这些追涨杀跌的股民,大多数都赚不到钱?因为这些钱都被我们这类追跌杀涨的股民赚到了。

按远妈策略买卖股票,还能从一类人,就是对券商软件上股票均摊成本搞得云里雾里、算不清账的股民,赚到钱。

怎么赚到的呢?

举个房产交易的例子,大家可以自己从这个例子「悟道」。

100 万买一套房子,这个房子租售比 5%,每年可以获得 5 万的租金。5 年后,你拿到 25 万的租金。然后你 85 万卖掉了房子。通过这套房子,你拿到手里的钱是 85 + 25 = 110 万当初买入房子投入 100 万,相当于“赚”了 10 万。
请问这笔交易,你是赚钱,还是亏钱?

每次分红、卖出获利(卖出价比部分买入价高),券商软件都会将股票的均摊成本给降低,随着时间积累,券商软件就会显示红色,暗示你从这个股票赚到钱了。

不少朋友若没有记录下之前的买入价,会被券商的均摊成本价给“蛊惑”,认为券商软件显示红色,自己赚到钱了或回本了,然后全部卖出,

实际上,有很多笔买入价远低于现价。这时候的卖出,其实跟追涨杀跌的股民一样,把部分高价买入给杀跌了,按远妈策略交易的股民就接下这部分带血的筹码[大笑]

还有一类人就更好玩了,把股票当天的涨跌认为涨跌,然后涨了卖、跌了买。

比如说,这类股民 5 元买入,股价上涨到 6 元,然后股票显示下跌 -10%,股价到了 5.4,这类股民认为股票下跌,就 5.4 元买入,这种操作会让自己成本越来越高。

然后股价继续下跌 4 元,4 元没有买入,然后股票显示上涨 10%,股价到了 4.4 元,这类股民认为股票上涨,就 4.4 元卖出,

把每笔买入卖出都记录下方,方能不亏损卖出、下跌买入降低成本

这个记录,可以用本子、Excel,不是必须用优财助手。

优财助手只是提高了记录的效率,让买入卖出记录更清晰:

卖出后,新的买入必须比卖出价低:

根据卖出价低吸的买入,成交后,该卖出标记为「已低吸接回」,这样就不会重复低吸接回卖出: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创业板指(SZ399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