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投纳指科技而不是纳指100

发布于: iPhone转发:7回复:0喜欢:84

2023年道指涨13.7%,标普涨24.23%,纳指涨43.42%,纳指100涨53.17%,纳指科技涨74%;

纳指100,成分股100只,前5大权重占比40%,它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精华版。纳指科技全称纳斯达克市值加权指数,成分股38只(因为谷歌拆分成二只,实际是37家公司),是在纳指100里删除其它行业,仅留下纯科技公司。

1、科技行业(根据ICB的分类)过去10年期间平均权重为52.9%,对指数表现的贡献为64.8%,过去5年期间平均权重为55.0%,对指数表现的贡献为69.4%,2023年上半年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平均权重为58.6%,对指数表现的贡献为76.2%,从上面数据可以得知科技行业在纳指100里权重占比越来越大,已近6成,贡献超额比例越来越高,10年期超额22.5%,5年期26.2%,今上半年30%。反过来说,非科技权重占41.4%但只贡献23.8%,拖后腿明显。

2、纳指科技在2023年9月份进行编排方案调整,个股权重上限由10%上调至15%,这将更好的反映大型科技公司的表现。前四大权重(微软苹果英伟达谷歌)合计占比51%。而纳指100在7月24日进行特别重新平衡,进一步降低权重股集中度,超过4.5%的公司总权重加起来调整40%(原来达51.2%),调整方向是相反的,以调整后4季度二个指数数据对比,纳指科技单季度跑快3%。

3、纳指科技去除亚马逊(估计应该认为它只是纯电商平台公司,与科技无关)与特斯拉(应该是将它分类到汽车制造业)这二个权重股,就我个人感觉,亚马逊比较可惜(很好的电商但不是科技),电动汽车整体行业发展速度是很快,特斯拉很好但面对不断涌入的造车新势力,将来能否维持市场份额实在难预料。拼多多能入选感到意外,是不是与META(原脸书)一样在转型过程中。然后在此基础上,相关的公司权重占比均是纳指100的150%至200%,毕竟由100只股缩成38只。

4、纳指科技是什么,细看38只成分股,发现其实就是芯片全产业链,没别的行业,即上游的设备及设计、中游的制造、下游的应用。当前总市值15万亿美元(占到整个美股45万亿美元的33%,合计107万亿人民币,当前A股沪深二市总市值77万亿),其中4大权重(微软苹果谷歌英伟达)10.5万亿美元,占纳指科技市值70%,权重占比51%。所以投纳指科技等于一半的资金投这4家公司,另一半资金投芯片产业链的其它33家公司。

总结起来,2023年纳指大涨,主要就是纳指科技涨,七大龙头涨。换句话说,科技不涨,你指望纳指100涨是不可能的。既然认为科技长期看好,那么不如买纳指科技,要比纳指100划算。

$纳指科技ETF(SZ159509)$ $纳指ETF(SZ159941)$ $纳斯达克100指数(.N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