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驾普及对赛力斯问界的影响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90喜欢:19

4月7日,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透露:“车fans已确认,日系三大妈其中一家,会上华为智驾。”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在讨论,随着华为智能驾驶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这一变化以赛力斯问界为代表的智选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本文将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这种影响。

一、积极影响

首先,华为智能驾驶合作伙伴的增多,意味着更多的车厂开始采用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这将极大地推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训练和优化。截止2024年4月6日,特斯拉汽车的FSD(智能驾驶系统)累计行驶里程已达10亿英里,折算成公里,约16.1亿公里。埃隆·马斯克对此进行了祝贺,并表示:“用不了多久,特斯拉的FSD行驶里程就会超过100亿英里。”

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3年,特斯拉全球销量合计已经达到545.46万辆,将16.1亿公里除以545.46万辆车,可以求出每辆车大概使用特斯拉FSD跑了约300公里左右。

年初,赛力斯问界也公布了2024年1月26日至2月21日(共27天)的用户智能驾驶出行报告,涵盖了问界M5、问界M7以及问界M9共计59714辆的智驾车型的智能驾驶情况。在智能驾驶里程方面,总里程数超过了惊人的1亿公里,其中智能驾驶所占比例高达34.34%,换算成具体里程数则超过了3400万公里。将3400万公里除以5.9714辆车,可以求出每辆车大概使用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跑了约569.4公里左右。

比较单车的智驾里程数,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要大于特斯拉FSD;比较智驾总里程数,考虑到特斯拉的存量车基数以及每年新增100多万辆的新车,华为智能驾驶系统要小于特斯拉FSD。虽然赛力斯问界正在拼命提高产销量,但是短期内想要追上特斯拉是不现实的,因为华为智能驾驶系统增加合作合伙,正是“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只有华为智能驾驶系统遥遥领先,才有赛力斯问界的遥遥领先。

众所周知,智能驾驶技术的核心是数据和算法,而数据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于提升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至关重要。随着越来越多的车辆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上路,海量的驾驶数据将被收集并用于模型训练,这无疑将使得智能驾驶技术越来越成熟和完善。

对于赛力斯问界而言,作为华为的深度合作伙伴,将直接受益于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赛力斯问界可以共享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从而提升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随着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和成熟,赛力斯问界有望进一步降低造车成本,拓展更长的产品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性价比高的汽车产品。

二、消极影响

当然,华为智能驾驶合作伙伴的增多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尤其是对于赛力斯问界这样的深度合作车企。在过去,赛力斯问界与华为的合作被视为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使得其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华为智能驾驶的阵营,这种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被稀释了。

具体来说,当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搭载华为智能驾驶系统时,消费者在选择购车时,可能不再将赛力斯问界视为唯一或首选的华为智驾品牌。这有可能会导致赛力斯问界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增大。

说实话,以上担忧是过虑了。假设我们将配激光雷达且有城市NOA功能的车看做智驾车,那么,截至2023年底,中国智能驾驶渗透率仅为1%左右,估计就20万辆左右;截至2024年底,估计将有近百万辆,渗透率可以达到5%左右!也就是智能驾驶还属于蓝海市场,处于做大蛋糕的阶段。

哪怕华为智能驾驶系统的合作伙伴多了,但是市面上的智驾车依然还是少数,这种情况下,车市的主要竞争还是智驾和非智驾的竞争,而非智驾之间的竞争。

三、小结

华为智能驾驶合作伙伴的增多,对赛力斯问界既带来了积极影响,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总的来说,还是利大于弊。赛力斯问界作为华为智能驾驶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华为智能驾驶技术的优势。二是可以通过其他品牌合作打响华为智能驾驶的名气,实现“朋友多多、敌人少少”的目标——毕竟当年,刘邦也是联合了韩信、彭越等几路诸侯,才最终打败了项羽。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赛力斯(SH601127)$ $特斯拉(TSLA)$ $理想汽车-W(02015)$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操作,不具有任何指导作用。

精彩讨论

一大波女神coming04-08 18:13

这个就是大大大利好赛力斯,是几个点的确认,1,华为智驾技术确实牛逼,2,智驾确实是未来大趋势,3,问界就是华为的核武器

周小麦芽04-08 17:58

还有一点,电车领域的强者比如比亚迪和造车新势力如理想,他们是不会用华为智驾的,反而是那些传统油车,智驾彻底落后才会用华为智驾,那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难道赛力斯这个嫡长子还搞不过那些传统油车,BBA是发动机时代的霸主,电车时代已经是杂牌ohers了。有人居然还害怕日系车搞智驾,真是太不自信了。

珞喻英雄04-08 18:41

我21年到22年拿着赣锋,北上大幅加仓,股价腰斩,您怎么看?

小喜和丫头04-08 17:44

都是过期且未经实锤的消息,都是为了筹码。采用聋瞎战法

TA股民之城04-09 03:15

好贴子,文章写的精辟。青山兄的文章,一如既往的优秀,点赞转发。

全部讨论

青山兄,您觉得为什么北向持续大额卖出赛力斯?

楼主的论点很及时,但其还是无法说服我们这些赛力斯小股民的担忧,华为智驾赋能其它车企对问界的冲击到底几何?举个例子,我现在开奔驰开习惯了,本来想去换M9开开,发现奔驰也用上了M9一样的智驾系统..那我还是继续用奔驰吧..

这个就是大大大利好赛力斯,是几个点的确认,1,华为智驾技术确实牛逼,2,智驾确实是未来大趋势,3,问界就是华为的核武器

04-08 17:58

还有一点,电车领域的强者比如比亚迪和造车新势力如理想,他们是不会用华为智驾的,反而是那些传统油车,智驾彻底落后才会用华为智驾,那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难道赛力斯这个嫡长子还搞不过那些传统油车,BBA是发动机时代的霸主,电车时代已经是杂牌ohers了。有人居然还害怕日系车搞智驾,真是太不自信了。

04-08 17:44

都是过期且未经实锤的消息,都是为了筹码。采用聋瞎战法

04-08 17:42

相信华为不会亏待赛力斯这个功臣,车BU赛力斯肯定会入股

04-08 22:00

赛力斯是智能驾驶先锋,有先发优势,先占领市场扩大影响力,22至23年都是投入资金建立先进生产线,这是即需要资金又需要时间的,24年开始盈利,后面就是良性循环了,有盈利了继续做大做强靠规模建立起护城河。比如小米即使大订数量很多,但要想达到规模交货和盈利,还需要至少一年时间爬坡,但一年后的赛力斯可是M5789都在规模交货了,这就是先发优势,特斯拉也是占了先机,未来的竞争更加激烈,花瓣会一直陪着赛力斯做大做强的,都是签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双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属于共生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4月底 M5强势来袭,今天盘中11点01分的大单不会是普通散户,耐心等待即可

M9黑科技

天时地利人和,都快齐了

智能驾驶越来越多的被重视,利弊简单明了,赛力斯就是那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