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9

一年爆卖 1700 亿,够建 8 个徐家汇: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国产药了?

原创 丁香园 DXY 丁香园 2024-04-15 12:05 浙江 276人听过
本文作者:云也
这类中国药崛起了,2023 年卖了 1700 亿,够上海再建 8 个徐家汇中心 [注 1]。
图源:自己做的
放眼全球,顶尖狂砸百亿,分别买下两家明星先驱公司,而看向国内,风景似乎更好。
占鳌头,在所有中国药品出海交易里占比过半;破纪录,一种药直接卖出 600 亿,打破了知名日企保持的纪录。
大卖特卖的一整年,中国药企就此拥有了「核心玩家」地位——
一片红海之下,这类药被称作「肿瘤学中最热门的房地产」。这番富贵风景里,大部分交易背后都有个闪亮的符号——中国创新药。
跨国大药企疯狂扫货的一年,中国 ADC 揽 1700 亿
如雷贯耳的 ADC,全名叫做「抗体药物偶联物」,简单理解,就是能够专门攻击肿瘤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类肿瘤治疗药,近几年突然飞速发展杀出重围,成为新晋抗癌明星。
2023 年 3 月,辉瑞以 430 亿美元,大手笔收购了 ADC 领域「三巨头」之一,而到了年末 12 月,艾伯维以总额达约 101 亿美元收购了另一家。
与此同时,中国药企的 ADC 管线,似乎成了跨国药企的供货站。一夕之间,跨国药企面对中国的 ADC 创新药,颇有了几分英雄不论出处的大方——无论实力基础如何,只要手上 ADC 管线有好看的数据,立马就会被高价扫货。
烈火烹油的 2023,最终由中国药企创下了单药管线最高价的纪录。12 月 11 日,百利天恒与 BMS 达成天价交易,以 8 亿美元首付款,84 亿美元总交易额完成管线授权。这不仅创下国内创新药交易的首付款纪录,也一举打破了第一三共单药管线 73 亿美元的交易天花板。
而此前国内的最高总金额出海交易,则是科伦博泰——一次 7 条管线打包出售给默沙东,拿下 94.75 亿美元。2022 年,九项协议,总金额 118 亿美元——默沙东已几乎买了它所有在研管线。
中国 ADC 药物过去一年共计完成了 15 笔出海交易,总计超 234.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698 亿元,不含两项未披露具体金额的交易),最高一笔 84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608 亿元)。而这一年所有中国医药出海交易事件共 53 件,交易金额 425.9 亿美元,ADC 占比已过半。[1]
过去 3 年中国 ADC 的 25 笔出海交易
图源:Insight 数据库
买家都是财大气粗的跨国药企,卖的都是 ADC 的产品管线。
似乎到了 ADC 这里,中国创新药终于打开了不一样的天地。
不用百万天价,一针能治百癌
ADC 如何成就新传奇?
ADC 之所以大名鼎鼎,首先是因为业界普遍认为,它代表了癌症治疗精确、有效的范式转变。
ADC 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为:
1)抗体:为单克隆抗体,负责识别、结合目标肿瘤细胞的抗原
2)细胞毒性药物:负责杀伤癌细胞
3)连接子:负责连接抗体和细胞毒性药物
三大组分与目标(肿瘤细胞)抗原示意图
图源:参考资料 2(翻译)
这个铁三角划重点要考哦 ↑↑↑
这个铁三角一出,ADC 显然就能兼具单克隆抗体的高特异性、小分子药物的强烈细胞毒性。
这两大优点,从整体治疗上,就体现为不仅能够更强力地毒死癌细胞(疗效提升),还能只攻击癌细胞而不误伤正常细胞(专一性提升)。
自 1910 年提出「神奇子弹」概念以来,过去一个世纪 ADC 药物开发和批准的重要事件的时间表 图源:参考资料 2
对比百年漫长的时间线,2023 年 ADC 的爆火,颇有种一朝飞上枝头的感觉。但事实上,除了符合抗肿瘤药物发展的实际需求这个基本条件外,以前车为鉴,不难看出 ADC 其实挺有「明星相」的。
新药研发存在极强的不确定性,而趋利避害却是资本永恒的主题。所以,一个领域要掀起投资浪潮,通常需要一个爆款药物的横空出世。譬如上一波的 PD-1,能成为产业热点的核心原因,很大程度有赖 O 药与 K 药的强势推动。
对标这样的「明星效应」,ADC 就有自己的「大魔王」。
DS-8201 是 ADC 最耀眼的明星,2023 年前三季度销售额就达到 16.94 亿美元,同比增速高达 138%,吊打另一类肿瘤疗法 CAR-T 的任何一种药物。
目前销售最好的 CAR-T 疗法同期营收 11.3 亿美元,同比增速 37.3%;被视为潜力股的另一种疗法也被 FDA 添加继发恶性肿瘤的警告,前途不免蒙上阴影。似乎 CAR-T 疗法的两个希望之子,都未表现出「大魔王」的竞争力。业内普遍认为,「大魔王」不仅重塑了所在领域的治疗格局,也是 ADC 的重要助推器。
而反观国内,荣昌生物是国内最早入局 ADC 的药企,它的「嫡长子」可谓给中国 ADC 出海打了个样。
为首款上市的国产 ADC 药物,「嫡长子」维迪西妥单抗首年就卖了 8400 万元;进入医保后单价下降 72%,销量却同比大涨 1513.23%。2021 年 8 月,荣昌生物与 Seagen 达成 26 亿美元交易,该药管线出海成功。自此,东方的创新力量开始成为跨国大药企扫货焦点。
明星药打下了江山,给了资本大量涌入的信心。
同时,靶向肿瘤疗法一直备受诟病的就是成本。研发成本过高,或必须量身定制,让这类疗法常常创出百万天价。很显然,天价买得起的人太少了,于商业化而言绝非好事。
相对而言,ADC 万元级别的价格就显示出了很强的竞争力,例如进入医保的维迪西妥单抗,3800 元每支的价格,可谓非常友好。
同时,原本主打精准治疗的 ADC,超进化出了广泛的适应症,不仅通关了实体瘤和血液瘤,还刚刚诞生了一针治百癌的「神针」——4 月 6 日,美国 FDA 宣布加速批准了首款具有不限癌种适应症的 ADC 疗法 [3]。
这波富贵,是最适合中国药企的富贵?
ADC 药物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前两代 ADC 的原理,是抗体结合抗原,再被肿瘤细胞吞进,细胞毒性药物释放,把肿瘤细胞毒死。到了第三代,人们发现「吞进」这个动作也可以省略,在肿瘤细胞外放毒即可。
也就是说,是在精准的同时,又不那么精准反而更好。吞进细胞里,仅对表达靶抗原的肿瘤细胞有效;而在细胞周围环境释放,会同时杀伤靶抗原低表达或阴性细胞。
不那么精准的攻击,反而在「精准爆头」和「嘎嘎乱杀」之间找到了平衡点,解决了 ADC 因肿瘤异质性导致的疗效不足的问题。
想在 ADC 创新药上发力,就让我们翻出前面划重点的「铁三角」——
三大组分与目标(肿瘤细胞)抗原示意图 图源:参考资料 2 (翻译)
三大组分,就是三个突破方向:
1)对抗体:提升亲和力、人源化设计、降低免疫原性、克服异质性;
2)对细胞毒性药物:让「毒药」更毒;
3)对连接子:除了连接以外,兼职其他功能,比如既要在细胞外释放,又在肿瘤微环境中选择性断裂,而不在正常组织中释放药物。[2]
所以,做 ADC 新药需要的创新,其实并不是从零开始的绝对创新,更像在定位好的底版上创新绣花纹样:先驱药企们有已成型的技术平台,后来者引进或优化后,就可以在 3 个方向里选一些突破点,直接扩增管线。
例如,我国首款维迪西妥单抗是在抗体上创新;恒瑞医药的一款新药与「大魔王」结构相似,而在连接子引入了一个新基团,达到「减毒」目的。较晚开始研发的新药,则会通过创新点叠加组合,来增强差异化。例如石药集团 SYSA1801,就在抗体和连接子上都做了新文章。
比起寻找全新靶点、全新作用机制来讲,这样的创新更为容易一些。对从零开始研发的要求相对较低,又能够在一套平台上四面开花,这就允许更多没那么雄厚资本和创新基础的企业入局,与中国药企当前的创新能力完美匹配。
根据全球知名数据分析公司 GlobalData 数据,2019~2023 年,跨国大药企与中国企业建立了 487 个肿瘤相关战略联盟, 11.7% 涉及 ADC;涉及 ADC 的交易比例从 2019 年 的 4.1% 猛增到 2023 年的 23.7%。[4]
GlobalData 制药分析师 Jithendra Kancharla,以「重塑靶向癌症治疗格局」一语,毫不吝啬地表达对中国 ADC 药物前景的期待:「中国已成为 ADC 发展的核心参与者,前景大好。ADC 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成为精准医疗领域核心玩家的潜力。」[4]
图源:参考资料 4
在 ADC 爆发的推动下,2023 年中国创新药「出海」的总金额迅猛增长,与引进的差距显著拉升,已超过 10 倍。多家分析机构曾预测 ADC 全球市场会比 PD-1 的 400 亿更大,2030 年可能超 600 亿美元。眼看着 2023 年后半场的烈火烹油,这一预期当没有过分乐观。[5]
图源:参考资料 5;数据来源:Frost & Sullivan 数据、FDA、国家药监局、年报、人社部
是 ADC 的研发特点,让中国药企避开从零起步的劣势,发挥组合式创新的优势,在细节上打出差异化,在生产中量大价又优。
瑞士银行在其官网直接发出论断:「我们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竞争的主导力量。」[6]
进入 2024,国内研发热加速升温,400 个项目在研,近百个处于各临床试验阶段。如此百药并进的盛况,很难不让人想到被视为「掀起首个创新药投资浪潮」的 PD-1。
在 PD-1 的时代里,有药王杀出重围,也有大批药企头破血流。
ADC 这波爆火,或许恰好帮中国药企扬了长、避了短,但做创新药,失败的概率仍远比成功要大得多,想成药王更是百里挑一。
千军万马独木桥,如果没有干货,繁华最终仍只能归于泡沫。
注 1:上海市计划在徐家汇商圈的核心地带打造「徐家汇中心」,总建筑面积约 80 万平方米,含高 220 米的 T1 塔楼、高 370 米的 T2 塔楼(建设中),1 座高层酒店、7 层商业裙房和 6 层地下室,曾公布预计总投资约 200 亿元。
策划:云也|监制:gyouza、carollero
题图来源:自己拍的+视觉中国+自己做的
各项交易具体金额数据来自各公司公开的交易信息、Insight 数据库
参考资料:
[1]《医药经济报》网页链接
[2]Fu, Z., Li, S., Han, S. et al.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the “biological missile” for targeted cancer therapy.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7, 93 (2022). 网页链接
[3]网页链接
[4]网页链接
[5]网页链接
[6]网页链接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在丁香园,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丁香园
千万医务工作者的网上家园。我们深知医疗的痛苦与快乐,在丁香园里,您可以了解最新资讯、阅读深度报道,并与同行进行交流。
370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阅读 10万+
丁香园
关注
分享收藏102190
22条留言
作者已设置关注7天后才可留言
snow
福建2天前回复
赞35没看懂为什么要卖掉,把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卖个十年也比交易额高
吨吨吨
四川2天前回复
赞79医药正在经历寒冬,不卖掉就要饿死了。欧美传统药企现金流丰厚,靠这种模式收购了太多产品线。最终就是恒者恒强,小公司只能赚点辛苦钱。
5条回复
盈.安
浙江2天前回复
赞67最适合中国药企体制的富贵
GLORIA思煊
上海2天前回复
赞51药企是富了,资源向少数巨头手中集中可不是好事情
Eli[i:laɪ]
湖南2天前回复
赞54资源从来都是在巨头手里,只是以前大多在美国人手里,现在能在中国手里了。
1条回复
Matrix
上海2天前回复
赞37不等长大直接卖树苗吗,挣的还是研发民工的钱
柏瑟
江西2天前回复
赞18主要是没米,没米活不到卖树苗的时候
1条回复
朱俊
湖北2天前回复
赞30賺老外的钱才叫钱
好运降林
湖北2天前回复
赞7有没有可能老外的钱很大一部分也是我们的钱,中国可是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
棠梨
浙江2天前回复
赞17第一张图

上海2天前回复
赞16为什么中国企业只要有了好产品,不是上市套现走人,就是卖给列强套现走人?总之都是“套现+走人”
熊鹏程
湖北2天前回复
赞6你没有钱,什么话都说不上,像辉瑞这样的大公司,他们把药买过去要么是推广要么就雪藏,这些道理你不懂吗?国内药企能卖到钱算是不错了 卖的也是海外授权的,不会影响国内
柏舟
吉林2天前回复
赞10这个ADC在各种意义上都能carry
Chow
山西2天前回复
赞3逐渐走上正轨,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自主推出了。
$石药集团(0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