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五大基石之四:能力圈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第四基石:能力圈原则(智慧基石)

一:什么是能力圈?(当你这样问,说明你并没有能力圈——查理芒格)所谓能力圈原则,是指将对公司估值和投资决策限定于自己完全看得懂的企业以内。这里有几个要点:

1:“自己”指投资者务必独立思考,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几乎每个散户都喜欢做的“跟进”本质上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取,因为你早晚会错,关键你自己真懂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知错和纠错,而简单跟进只能两眼抓瞎——暴涨中的每一次回调,和下跌中的每一次逃命良机,在跟进者眼中无法区分。这种状态下,错了自然是深陷泥潭;即便对了也往往挣不到什么钱。那些拉人壮胆的、东问西问的、需要别人指点的、买了怕价格掉下来的、大涨后落袋为安的、大跌后浑身难受的……等等都肯定不是自己真懂。

2:“完全”“以内”指所有正确的决策必须局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以内,即能力圈概念最重要的是边界,一种无法确定其边界的能力不能称为真正能力。怎样才能界定自己的能力圈呢?查理芒格说:“假如我要拥有一种观点,如果我不能比全世界最聪明、最有能力、最有资格反驳这个观点的人更能证明自己,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巴菲特说:“最重要的不是能力圈的范围大小,而是你如何能够确定能力圈的边界所在。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所在,你将比那些能力圈虽然比你大五倍却不知道边界的人要富有得多。”这意味着如果你有一个观点,必须清晰罗列出它成立和不成立的条件,否则这一定是错误观点。

3:“看得懂”指能否清楚判断公司未来五年/十年的自由现金流,我这里两个量化指标:确定性超过90%+复合成长率超过年均10%。从最重要的商业模式看至少理解以下四点:(1)这家公司卖什么产品或服务?(2)公司的客户为何选它,而不是其他竞争对手?(3)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眼看这公司那么挣钱,为什么其他竞争对手没有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或服务,抢它的市场份额?或逼迫它降低利润?(4)假如新玩家挟巨资/新技术参与竞争,它是否能保住份额和利润?从企业文化看管理层至少要德才兼备。

4:看懂一家公司的难度有多大?这取决于每个人的背景经历能力,但总体上我认同段永平说的“看懂一家公司不比读一个本科容易”、“争取两三年努力能看懂一家公司”。结合我个人长期努力,能真正看懂的公司依然就几个,而且我也不打算在未来盲目扩大能力圈,我这辈子争取看懂十几家公司就足够了。

二:为什么能力圈原则特别重要?是因为“市场先生”。市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放大人性的弱点!你自己哪些地方没有真正弄明白,你身上有什么样的心理、生理弱点,一定会在市场的某一状态中暴露。市场本身是所有人的集合,如果你没有特别明白自己做什么,市场先生一定会在某一时刻把你打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市场里短期经常听到的故事是大家挣钱了、最后的结局却是基本都亏钱了。这个市场能发现你身上几乎所有的问题,只要你不在能力圈里面,只要你的能力圈是没有边界的,只要你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市场一定在某一时刻某一种形态下发现你,并且把你搞死,死得不能再死。

反过来说,只有在脱离自己能力圈的投资才真正有风险,这个风险不是股票价格上上下下的波动,而是资本的永久性损失。这个风险是否存在,就取决于你有没能力圈,而且这个能力圈一定要非常狭小,你要把它的边界,每一块边界都定义得清清楚楚,只有在这个狭小的边界里面才可能通过持续长期的努力建立起对未来的判断。

三:能力圈原则的好处?

1:将有助于解决公司股票估值中的“确定性”问题,而高确定性是复利增长的重要原则(不亏钱)。当投资者面对自己不了解其产品或服务、行业及长期经济前景的公司时,如何确定其内在价值?如果无法确定其内在价值,又将如何评估它的投资价值?尽管道理并不复杂,但由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往往被市场诱惑志在博取短期价差而非积累长期回报,便经常对能力圈视而不见。

2:将有助于解决买入股票后的“定期体检”问题。很多人将价值投资视为买入后不看的长期投资,这种做法大错特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这种人并没有真正看懂公司,也不会定期体检,亏损很正常。定期体检的前提是这公司必须在你能力圈内,只有在你真正看懂公司后,才能按照既定标准(比如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同行表现、护城河、财务指标等)定期检查企业的基本情况是否有根本性变化。

3:将有助于提高选股效率。面对数以千计的公司,我们无法一一筛选。“我喜欢我只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排除了90%的企业”巴菲特这句话已经揭示了他的选股的能力圈智慧。

4:简单易懂的生意中已经足以让投资人挣得盆满钵满,根本无需涉足高难度。从近半个世纪的数据看,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的最优秀公司中除了少数几家属于制药行业外,大多数的公司产品都相当简单易懂,其产品和服务与几十年前也大致相同。我们没必要去跨七尺的栏杆,建立能跨一尺栏杆的能力圈完全足够了。但现实中大家总喜欢追求高大上、脱离自己能力圈乱来。

严格来说绝大多数投资者并没有能力圈,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股市神奇的地方就是短期诱惑太多,总有办法勾引投资者乱来。

能力圈原则的实际操作中,我会层层推进,:

(1)我会先看公司的商业模式是否顶级+我能否真看懂。

(2)假如公司的商业模式顶级+我看得懂+过去五年/十年表现都很优秀,我会重点看公司的企业文化(健康程度),把公司五年/十年的所有公开有效信息都整理一遍。

(3)假如上一步通过,我会按照投资原则的清单式检查,罗列出正面、反面观点,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观点。

(4)假如上一步通过,我会用未来现金流折现,能否计算大致稳定估值。

(5)假如上一步通过,我会耐心等待具有一定安全边际的好价格再买入。

能力圈原则是价值投资中充满智慧的基石(尤其对成长股投资而言),在真正的能力圈边界内,投资者对市场上的、对企业的所有公开资料、所有优缺点、所有重要问题都要尽量做到无所不知。这样无论未来发生什么,投资者本人都能根据情况做出很大概率正确应对(比如杀逻辑果断卖出、杀业绩分析原因、杀估值坚决买入)。

最后,用巴菲特/芒格的话来总结能力圈原则:

“我不是天才,但在充分认知的能力圈范围内我就是聪明的,而我就待在这个范围内。”

“如果你对自己能力圈范围内的事情有疑问,那就不是你的能力圈。”

“如果你有能力圈,你几乎会自动地感觉到能力圈的边界在哪里;反过来想如果你没有能力圈,你肯定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最后再说一句:我认为股民亏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买了并非自己能力圈内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