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特海国际的再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2

年报后,特海国际连续大涨了两天。

海底捞系中,市场似乎更看重增长潜力更强的特海国际。因为仅以现在的盈利能力,特海国际的估值不算低。

2023年下半年餐厅的平均翻台率是3.8次/天,比上半年的3.3次/天,大幅提升。拿2023年下半年经营最佳的盈利来计算估值。

2023年全年盈利2565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盈利339.4万美元。

则2023年下半年盈利为2225.6万美元,约1.76亿港币。

若2024年能维持2023年下半年的盈利水平,全年利润可有3.52亿港元。当前的市值87.57亿港币,对应的PE是24.88。

这是在维持当前的餐厅数量115家不变,不考虑上半年的季节性因素,拿2023年经营的上限粗略计算的估值。这个PE值大于海底捞当前的PE19.82。

因此明显看出就当前的估值,特海国际并不占优。市场在期待着特海国际的扩张。

在上篇文章 《海底捞系:海底捞、颐海大幅分红,特海扭亏》中,我们讲到相较于海底捞和颐海的高派息比率,特海国际选择不分红,账上还有1.5亿美元的现金,看情况也是为了扩张做准备的。

海底捞国内餐厅数量1374家,特海国际海外餐厅数量仅115家。肉眼可见,海外市场的天花板还很高。

若未来几年,特海国际海外餐厅的数量翻倍,且能较好经营的话,那么PE是不是又可以折半了?折半后的PE,对比已经进入成熟期的海底捞,吸引力就大大增强了。

但是,这个过程应该是很缓慢的。2023年公司也只新开了5家餐厅,还有一家因为物业自身转型关闭。较2022年末,净增4家。2023年是疫情后正常的年份,可见公司对开新店是很谨慎的。

特海国际今年扭亏,海外餐厅的盈利模式是走通了。但火锅这个中国饮食文化能否在国际上继续开疆拓土,还有待时间验证。

$特海国际(09658)$

全部讨论

又开始了,每次大涨海底捞的股东总会跑出来说特海不如海底捞~一个模型跑通,前路星辰大海,一个陷入无限内卷的环境内,你咋不从ps看特海还比海底捞便宜呢~投资最重要的是成长~特海都算家海外餐饮公司了,你去看看美国的餐饮品牌处于成长期的多少pe~

能的,海外华人是基本盘。引入加盟后,扩张会更快

03-30 10:26

坦白的说,东南亚还可以,欧美我不是那么的看好。欧美只能靠华人圈,但人又不多。吃老外比较难,文化饮食习惯太难去改变了。我持仓的泡泡玛特是属于眼睛类消费,那他们喜欢的ip跟咱们有时都不一样。更何况进嘴的东西。口味是从小培养的,这也是为什么老外对中国的白酒,茅台,五粮液没兴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