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 - 周期与估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5

$分众传媒(SZ002027)$   接着上篇《分众-真金白银优等生》,我们继续聊分众。

先说结论,

1). 分众依然显示出强烈的周期属性

2). 分众的稳定的消费属性在最近两年逐渐增强

3). 分众的未来增长极 - 国内二线城市 和 海外业务

4). 以周期性的席勒估值法得到安全边际锚点,因逐渐增强的消费属性和可预期的增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适当微调

1. 抹不掉的周期属性

大家都知道“流量广告”“品牌广告”的区别。分众是典型的“品牌广告”生意,目的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按照公司2021年报里的说法,媒体广告圈三分天下。

1). 传统媒体 - 高覆盖

2). 互联网媒体 - 高流量,强互动

3). 以分众为代表的生活空间媒体 - 城市主流人群的高到达和高品质

经济下行时,流量广告由于可以直接拉动销售,例如,竞价排名,补贴促销,往往是商家必须保留的营销方式。相反,“品牌广告”由于目的是“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必须长期才能见效,往往在预算紧张的时期,被最先砍掉。这也是分众的“周期”特性的根本原因。

用数字图表看,“周期”特征也非常明显:

1). 收入和净利润在2018-2019年度跌进低谷,之后企稳回升。

2). 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在经济周期下行时,于2019年末/2020年年初触底。

毛利率于2017年的高点73%降低到2019年最低45%,后回升至2021年68%

营业利润率于2017年的48%降低到2019年最低18%,后回升至2021年46%

3). 应收账款的周期性。经济下行时(当然与新潮传媒在2018年开始的价格战也放大了这种应收账款效应)分众的应收账款在2018Q3开始显著飙升,并在2019年保持高位,与净利润形成鲜明的对比。应收账款也从2020年初逐步降低,伴随净利润回升。

2. 近两年来日益增强的消费属性

分众的报表一直披露相关广告投放客户的行业的属性与分类。很明显,2015~2018年度,互联网行业+交通/通行是分众的第一大金主来源。互联网行业与交通/汽车的投资特性,经济下行时,迫于预算压力,投放“品牌广告”意愿下行。

1). 自2019年开始至2021年,“日用消费品”的广告收入已经显著超越排名第二的“互联网行业”广告。“日用消费品”广告2021同比增长41%。

2). 2021年与老百姓日常紧密相关的“娱乐与休闲”也首次超越“交通行业”广告,成为分众收入的第三大来源。“娱乐与休闲”2021同比增长44%”。

以上这些变化,为分众带来了更稳定的“消费属性”和收益预期。当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分众的估值模式,我们下一个部分继续分析。

当然这种“日用消费类"和“娱乐与休闲”的增长趋势,是否可以持续,我们将在2022的半年报里持续观察。

3. 分众的未来增长极 - 国内二线城市和海外业务

按照分众年报的披露,2021年以及2022年Q1,分众持续优化媒体资源点位,二线城市和境外的媒体资源数目增加最多。三线及以下的自营点位大幅缩减,由加盟和参股替代以降本增效。

在收入增长的区域分类中,华中地区收入2021年录得46%的高增长,华南地区以28%的增长率排名第二。

惊喜的是,海外收入(上表中的其他)也在迅速增长,达到10个亿,20%的同比增长。按照公司年报的说法:


其中以韩国和新加坡的子公司盈利最高。2021年韩国“FM Korea"为分众母公司带来2552万元的盈利,新加坡子公司为分众带来1261万元的盈利。

公司公告,拟分拆控股子公司 FM Korea 至韩国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样可以直接从韩国资本市场获得股权融资,满足公司在韩国市场业务扩张的资金需求。分拆后,FMKorea依然是分众的控股子公司,继续合并报表,所以韩国公司的业绩增长依然会增加分众的归母净利润。

4. 估值

无论我们怎么说起分众不断增强的“消费属性”,分众的“未来成长极”,但是甩不开的“周期基本特性”还是要求我们,至少是目前,依然需要以周期估值作为“锚”来得到估值基准,不至于谬以千里。

按照席勒估值法,需要计算十年期的净利润的平均值。



2022年的净利润预测?

可以看出因为2022年Q1上海疫情,季报显示Q1,楼宇媒体收入下降18%,影院媒体收入下降17%。净利润已经同比下降33%。公司计提了将近1.2亿的合同资产和应收账款的信用减值。

按照2021年,华东收入(2021年为51亿)占比分众总收入的51/148=34%,一季度净利润占比全年大约22%。上海又是华东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我们毛估估,如果全年净利润把整个华东一季度净利润全部损失掉,还剩余61-61*0.34*0.22 = 56亿。

当然疫情不止影响华东,叠加疫情带来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在全国都有体现,我们在56亿的基础上再下浮10% (纯拍脑子),我们预估2022年分众的净利润大约在50亿左右。

2013年~2022年,10年平均净利润为42亿。乘以无风险利率对应的市盈率27.5+/- 10%,   我们可以得到 1155亿 +/- 10%, 即 1040 ~ 1270亿之间 - 这就是当下分众作为周期股估值的“锚”

为了取得良好的安全边际,合理估值的基础上至于打7折还是打8折作为理想的投资参考点,考虑到分众增强的“消费属性”和“未来成长的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打7折,728亿~889亿

  * 打8折,832亿~1016亿

切记切记,估值永远只有模糊的正确,和精确的错误。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文章内容仅供记录作者的研究与思考,均可能出现错误与偏见,决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坚持独立思考,深入研究。

$分众传媒(SZ00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