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巴菲特经典案例,用林迪效应指导投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Part1企业价值在动态变化

有股友最近提出一个问题,按照巴菲特的理论,企业内在价值是其未来现金流的折现。

那么比如说茅台,现在相比两年前,缺少了过去两年的现金流折现,是否内在价值变小了呢?

但是如果以最简单的两阶段估值法为例来计算,比如从计算时点开始,今后10年12%增长,而后3%永续增长。

同样的计算公式,以茅台如今的净利润和现金流为起点来计算的话,肯定比两年前算出来的内在价值要大。

都是基于未来现金流折现,为什么一个内在价值越来越大,一个越来越小呢?

这其实是因为,企业的价值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好企业的护城河会越来越深,内在价值会越来越大,而有些坏企业,则会迅速走向价值毁灭。

Part2林迪效应

在纽约有一家熟食店,店名叫林迪。

因为附近是百老汇,很多演员在演出结束后,就会到这里边吃东西边聊天,讨论最近演出的剧目和其他演员。

后来,他们就发现了一个规律:那些已经演了100多天的剧目,总能吸引足够多的观众,支持其再演出100多天,那些已经演出200多天的,也还能再演200多天。

这就是林迪效应。用著名数学家伯努瓦·曼德布罗特的解释来说就是:

对于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

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林迪效应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事物,通常会有更长的预期存续时间。

也就是说,经受得住时间考验的,大概率是更好的,甚至会变得更好。

比如,一个人越优秀靠谱,就可能变得更优秀更成功,拥有更大的价值和成就。

比如,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随着时间流逝,他的智慧和修为一直在进步,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企业也是如此,一个过去长期持续优秀的企业,未来大概率会持续优秀下去。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会自然消亡的企业,才能活得越久,就活得更久更滋润。

比如传续百年的可口可乐的口味,比如传续千年的白酒文化,比如那些经典的流传千百年的书籍、思想和宗教。

看懂了林迪效应,也就可以解释前面那个朋友,关于茅台估值的疑惑了。

茅台相比两年前,又延续了两年的稳健增长,那么它的预期寿命,也跟着又延长了两年甚至更多。

再加上现在作为乘数起点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高于两年前,因此茅台现在的内在价值,相比两年前是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

这也符合我们对茅台的朴素认知。没道理一个人、一个企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赚钱,内在价值却不增反降嘛。

Part3林迪效应实战案例

我们从巴菲特的实战投资案例里,找几个林迪效应的相关案例,来复盘一下。

1盖可保险

1951年,巴菲特花费10282美元,买下了350股盖可保险股票;1952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的价格卖出。

一年获利50%,很不错。

然而,20年后,巴菲特之前卖掉的盖可保险股份,已经增值到130万美元,不算分红,都已经是妥妥的20年100倍股了。巴菲特后悔不迭。

1976年~1980年,巴菲特累计投入4570万美元,买下盖可保险33.3%的股份。

此后15年间,巴菲特虽然没有再出手增持,但是由于盖可保险不断回购,伯克希尔对盖可保险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0%。

1995年,巴菲特再次耗费23亿美元巨资,买下了盖可保险另一半的股份,并一直持有至今。

盖可保险的护城河是低成本,几十年下来没有竞争对手能在这上边胜过它,因此,大概率还能再延续几十年的辉煌,这就勉强算是符合林迪效应的企业。

巴菲特投资盖可保险,20世纪50年以“万”计,20世纪70年代以“千万”计,20世纪90年代以“十亿”计。

好公司随着时间流逝,价值越来越大。

一旦下车,再想上车,需要付出的票价,也越来越贵。

再多说一句,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晚年也投资了盖可保险。

格雷厄姆一生都在捡烟蒂,然而,他在不符合烟蒂股标准的盖可保险上,得到的收益,超过了他一辈子捡烟蒂的收益。

很多时候,诸如茅台泸州老窖美的腾讯等好企业,我们都很熟,产品经常用,也可能买过他们的股票。

然而,反复上车下车之后,顶多小赚一笔。

而后,就只能眼巴巴看着,别人在这支股上,赚到了10倍、百倍的收益,悔不当初。

不过想想以巴菲特的投资实力和眼光,仍然在盖可保险上进进出出,花了40多年,才真正将盖可保险这只大牛股收归囊中。

我们错过耳熟能详的大牛股,也只算正常。

投资是认知的变现,功力不到,大牛股你知道、用到、买到,也拿不住。

2迪士尼

1966年,迪士尼的总市值不到9000万美元,当时,巴菲特合伙公司以31美分/股的价格,投了迪士尼公司400万美元,占迪士尼5%的股份。

1967年,迪士尼股价大幅上涨,巴菲特以48美分/股的单价、620万美元的总价,全部抛出。

一年多赚了50%,看起来很不错。

但到了1995年,当巴菲特打算再次买入迪士尼时,它的股价已经上涨到了66美元/股,涨幅约138倍。这还不算历年分红。

如果当年巴菲特不抛出的话,30年下来,年化收益20%以上不成问题。

迪士尼为什么符合林迪效应呢?因为迪士尼手中最大的资产是它的动画片和IP库。

猫和老鼠等经典动画片,可以跨越国别种族,一代代地吸引圈粉新一代的儿童,而且动画片的主角不会要求涨薪。

当然,如果版权过期之后,迪士尼的护城河肯定还是会被削弱的。

虽然迪士尼的法务部门很强悍,把动画片的版权一延再延,但终究不可能无限期续期,因此,迪士尼只能勉强算是拥有林迪效应。

即便如此,我们当年如果买入这样的企业,也可以安稳坐享百倍收益。

3可口可乐

巴菲特从小就在做可口可乐的生意,到处贩卖可口可乐赚点美分,自己也喜欢喝可口可乐,非常了解可口可乐的护城河和竞争优势。

但直到50年后的1988年,他才首次重仓入局可口可乐,并在之后赚到了10年10倍的收益。

1996年,巴菲特谈对可口可乐的理解时说,早在100年前,可口可乐就已经是市面上主要的软饮料品牌,当年的销售额是14.8万美元。

时任可口可乐总裁阿萨·坎德勒不无自豪地说:“没有哪一种类似的商品,在满足公众的偏好方面,可以这样稳固地确立自己的地位。”

截至1996年,可口可乐的销售额已经达到32亿美元,是100年前的2.16万倍。

无论是1896年还是1996年,可口可乐显著的竞争优势和绝佳的经济状况都始终保持恒定,可口可乐没有味觉记忆,不会喝腻,再加上美国强势文化加持、全球渠道深耕,可口可乐算是符合林迪效应的企业。

1938年的《财富》杂志,对可口可乐是这样评价的:“很难找到能与可口可乐在规模和销售上相匹敌,并且保持十年产品没有变化的公司。”

从1996年、1938年到现在,可口可乐的产品依然没有大的变化,也一直维持着原有的竞争优势。

巴菲特如果穿越回1938年,算出当时可口可乐的内在价值,肯定比50年后的1988年,算出当时的可口可乐内在价值,要低两个数量级。

可口可乐这样产品不变的公司,已经存活了100多年,那么它继续存活100多年的可能性会更大,企业价值也会一路水涨船高。

巴菲特承认,有很多高科技领域的创新企业,论发展速度要比可口可乐快得多。比如说,亚马逊有可能在一年内实现销售收入翻番,但可口可乐肯定做不到。

不过,巴菲特宁要确定的优秀结果,也不指望得到不在能力圈的,不确定的伟大结果。

好企业好产品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日用而熟知。

当然好,好企业也要等一个好价格,起码是合理的价格。

比如,巴菲特在1998年,可口可乐已经到达50倍pe的时候还不卖,之后也经历了十几年股价回落的时光。

不过巴菲特可以守着大笔分红过日子,但我们要是在1998年的时候买入可口可乐,就好比是2021年年初2000多元买了茅台,想要股价再回前高,恐怕要四五年时间。

我们很可能等不起,熬不住,中间会被迫卖出,从而与茅台今后的股价上涨无缘。

即使不卖,因为这四五年股价不涨的时间成本,持有10年的收益,可能也不会很出色。

Part4林迪效应对投资的启示

寻找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

好的投资,要么寻找改变世界的公司,要么寻找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巴菲特倾向于后者。

改变世界的公司,往往是科技类公司,比如腾讯阿里巴巴特斯拉谷歌比亚迪等。

但这样的企业,一是需要投资者有相应的前沿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运气,来找到那个,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一将。

另一方面,也需要很深的投资功力,来度过企业成长壮大前的蛰伏期,和股价的剧烈颠簸期,不致于割肉在黎明前夜。

比如亚马逊,当年股价曾经跌幅高达95%。

比如特斯拉,在股价一飞冲天前,遭遇做空,股价一泻千里,多少投资者割肉斩仓,而后看着拔地而起的大阳线,捶胸顿足,大腿拍断。

比如比亚迪,在股神买入,经历了一年10倍的股价大起大落后,是十年的股价不涨,扪心自问,你拿得住一支,10年股价不涨的股票吗?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看准拿住科技大牛股,无论是对专业知识、眼光的考校,还是股价大起大落对心理的考校,难度都比较大。

而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相对比较容易找到。

而且股价涨跌,往往相对温和一点,顶多腰斩膝盖斩,不会像科技企业那样脚踝斩甚至破产完蛋。

怎么算不被世界改变呢?大概就是商业模式、产品不被世界改变和淘汰。

比如可口可乐,再过100年,还会有很多人喝可口可乐;

比如茅台等白酒,再过100年,还会有很多中国人喝白酒;

比如农夫山泉、娃哈哈等水饮料,再过100年,人们也还是要喝纯净水;

比如腾讯的微信,只要手机这个移动通讯平台不没落,再过10年,人们也还是要使用微信。

这些产品不变,能够不被世界改变的企业,自然有可能长生久视,不会自然消亡,这恰恰就是符合林迪效应的企业。

活得越久,就能活得更久,活得越好,就会活得更好。

股神的经典投资案例启示我们:

要买好股

正如国窖1573的广告,每过一年,你能品味的历史就多了一年。

时间的累积,会让后来者望而生畏。

时间是林迪效应企业的朋友,会不断增强他们的品牌和护城河。

我们跟他们站在一起,时间就站在了我们这边。

只要在合理价格以下买入,就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好股不怕晚

可口可乐诞生100年后,股神照样能在上面斩获10年10倍的收益。

伟大公司的一生中,有很多次以合理乃至便宜价格买入的机会。

比如茅台,这些年也多次股价腰斩,给后来投资者轻松上车的机会。

哪怕买晚了,照样赚大钱,因为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好企业的内在价值,随着时间水涨船高。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买入符合林迪效应的企业,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即使现在股价,已经比10年前涨了10倍,仍然不晚、不贵。

好股要拿住

迪士尼、盖可保险,巴菲特都曾赚到50%就下车,几十年后,又以更高的价格买了回来。

买到了符合林迪效应的企业,要拿住,不要涨个30%、50%就卖掉,否则,以后你可能要用5倍、10倍的价格,才能再次上车。

看准,拿住,投资就是这么简单,又不简单。$贵州茅台(SH600519)$@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04-10 14:47

好的投资,要么寻找改变世界的公司,要么寻找不被世界改变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