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低效勤奋的陷阱,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知北阅读28《认知觉醒》)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认知觉醒》可以看作是各类成长学习书籍的融汇糅合之作,我这几个月也在专题阅读此类书籍文章,所以许多知识倒也不新鲜,但作者用亲身经历和经验的讲述还是让我受益良多,也有许多共鸣,用本书作为我这阶段主题阅读的收官之书正合适不过。

读书

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其实困扰了我很久。最早是看了书感觉记不住没收获,徒有数量。后来主动改变,看完要写读书笔记,可是实际操作中,写笔记真的费时费力,感觉是短时间又把书再看一遍,很累且容易丧失动力,往往把时间拖得很长,最后收获也不大。

本书提出了读书熔断,意思是读到触动的地方要果断停下来,记录想法,和固有认知产生关联,这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读书的目的不在于知道多少,而是是否和自有知识产生关联。根据《刻意练习》,我们想高效进步,要始终把自己置于舒适区边缘,在拉伸区练习。要是书的内容没有产生触动,说明要么太简单已经掌握,要么太难还不能理解。要是每本书都要读完,并想掌握作者的全部逻辑,就违背了在拉伸区练习的理论,低效且痛苦。

所以不用去追求阅读数量和进度,每本书只取所需,有一个点能记住并对现实产生影响就善莫大焉了。

元认知与日计划

元认知是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最重要的能力,即自我觉察和反思的能力。

既然大家都有这个能力,为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却是天差地别呢?核心就在于你的元认知是被动元认知还是主动元认知。普通人往往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除非走不下去了或者挨批评了的才有可能反思一下自己。但有的人会主动反思,日三省吾身。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持续的反思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他就开启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而作者提供的日计划模版,需要每天回顾当日计划完成情况,这就养成了主动元认知的习惯。

而且还有两个个大好处,一是写下来的计划会消除模糊性,大大强化计划的落地可能性;二是写下来的计划会降低认知负荷,大大提升大脑处理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