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派IPO终止:涉及巨额贷款套利1400万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灯塔媒介5月13日讯,上交所5月9日公告显示,由于英特派铂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特派”)及其保荐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根据相关规定,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此前,英特派在提交上交所IPO申请过程中,被爆出涉嫌与大客户及供应商联合套取银行贷款高达41亿元,并涉嫌通过高息转贷套利1400万元。公司IPO估值约44亿元,但其创始人尹克勤在业绩报告中存在夸大情况,同时公司的研发投入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偏低,引发外界对其科技创新属性的质疑。

招股书显示,英特派主要从事贵金属装备及相关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同时提供贵金属贸易服务。公司生产的贵金属装备主要应用于电子玻璃、玻璃纤维的生产,为高世代电子玻璃国产替代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公司已形成贵金属装备和贵金属贸易二大业务板块。

英特派生产或提供加工服务的贵金属装备主要包括电子玻璃生产用贵金属成套装备、玻璃纤维生产用贵金属装备、贵金属热电偶丝等,应用于基板玻璃、盖板玻璃和玻璃纤维的生产以及各类精准高温测量场景等,涉及平板显示、建筑材料、能源环保等多个领域。

2023年6月,英特派向上交所主板提交招股书。该公司原计划募资10.96亿元,其中5.54亿元用于年产45吨贵金属材料装备生产线技改扩能项目(二期),2.0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3765.5万元用于信息化能力提升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2023年7月,英特派被审核问询。

2024年2月,英特派披露了首轮问询回复函。英特派发行前总股本18000万股,本次拟公开发行6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00%;英特派铂业拟募资10.96亿元,其中,5.54亿元用于年产45吨贵金属材料生产线技改扩能项目;2.04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3亿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3765万元用于信息化能力提升项目。

2024年3月,上交所披露,英特派因发行上市申请文件中记载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不过,直到撤回IPO,也并未再更新财务资料。

英特派铂业由尹克勤创立,他曾是重庆川仪总厂的副厂长。尹克勤及其团队在2002年辞职创业,公司逐步发展成为贵金属材料生产的龙头企业。

据招股书,尹克勤1957年生,1980年7月至2002年10月就职于重庆川仪总厂有限公司重庆川仪一厂,历任车间党支部书记、车间主任、市场部部长、副厂长。2001年10月辞职创业。

尹克勤是英特派的实际控制人,他直接持有26.30%的股份,并通过英特派投资间接控制发行人40.50%的表决权,通过英铂挚诚间接控制发行人10%的表决权,合计控制发行人过半数的表决权,并担任发行人的董事长及总经理。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英特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10.28亿、14.15亿及1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2.01亿、8879.31万、1.04亿元。

尹克勤曾在一次官方媒体采访中声称,公司在2016年营业额已突破16亿元。然而,招股书显示,直到2022年,公司年营收才超过16亿元,这引发了对其业绩真实性的质疑。

另外,英特派客户集中度较高。2020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 89.21%、78.52%、84.07%,主要受下游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英特派的主要客户为彩虹股份中材科技中国巨石国际复材等大型液晶基板玻璃、玻璃纤维生产制造企业。

英特派被指存在内控混乱,通过虚假交易合同套取银行贷款,并为大客户国际复材提供资金走账通道。2018年至2022年,公司协助国际复材套取银行贷款总计41.39亿元。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英特派不仅大量利用供应商借助虚假交易合同套取银行贷款,而且还为客户提供银行贷款资金通道,也就是帮助客户套取银行贷款。

英特派主要通过英特派金属、国际复材、全银贸易等套取银行贷款,具体操作方式为,银行将英特派申请的贷款按照英特派指示支付给英特派金属、国际复材、全银贸易,英特派金属、国际复材、全银贸易收到相应款项后再转给英特派使用,并由英特派向银行偿还贷款及利息。

英特派还为大客户国际复材提供银行贷款资金走账通道,具体操作方式为,银行将国际复材的贷款按照国际复材指示支付给英特派,英特派收到相应款项后再转给国际复材使用,并由国际复材向银行偿还贷款及利息。

英特派还被指违规转贷套利,涉嫌利用虚假交易合同,通过其子公司和关联公司套取银行贷款,并将部分资金以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价格转贷给第三方,从而获得高额利息收入。

2020年3月,英特派向深圳市道科思医药有限公司借款500万元,该借款及利息已于2022年末结清。同年7月,英特派还向重庆三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3000万元,年利率8%,一年后获利240万元。

2021年7月,英特派向湖北三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借款500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8%,获利约400万元。

英特派以8%的利率向这些公司提供贷款,而其从银行获取的贷款利率仅在3.5%-4.5%之间。招股书显示,在2020年至2021年间,英特派通过这种方式累计获利超过1400万元。

尽管英特派铂业已取得无违规证明,但其大规模转贷行为及其对第三方的高利率借款,引发了市场对该公司合规性和道德风险的担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与灯塔媒介立场无关,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镜像,违者必究。转载、约稿、发布等合作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