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没什么机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上周市场继续分化,大小盘冰火两重天。

这一点在主要指数的估值分位散点图上非常直观地体现了出来。

在上周末的国九条及监管机构相关配套制度出炉之后,市场对于未来市场方向的解读产生了巨大的分歧,最终造成了前半周市场的大幅震荡。

网络上对于小微盘股退市风险和分红新规的过分解读,使得上周走出了极度分化的行情,微盘股的流动性危机一度在市场中又有出现。

其实对于微盘股退市风险,如果大家真的能够仔细去看看具体文件的细则,就知道并没有网络上渲染的那么危言耸听。

本次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之后三大交易所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相关配套业务规则进行了修订完善。最终从规范类、财务类、交易类、违法类和分红不达标类五个大的方面对强制退市标准进行了调整。

首先本次调整的规则,大多数都是以2024年作为第一个财年开始统计,所以实际上短期内对相关上市公司的影响并不大,只要在后面一两年能够满足规则的要求就可以避免退市。

规范类的退市指标中,累计有16家上市公司2021年和2022年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连续两年被出具否定或无法表达意见,如果这些公司在2023年年报中再次触及,将会面临退市——说实话,这种内部控制都出大问题的公司,本身也是应该远离的吧。

而在财务类退市指标中,目前已经披露了2023年年报的不满足新规营收和净利润指标的累计有10家,其中主板8家,科创板1家,北交所1家。

交易类退市指标中,主板上市公司不满足市值5亿标准的有2家。

大家所关心的分红风险警示(ST),如果按照2020-2022三年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分红情况,不达标的共有142家,其中主板107家,创业板33家,科创板2家。而且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只要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业收入比例超过15%或这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研发投入金额超过3亿元,就可以豁免分红风险警示。

注册制本来就是一个大进大出的制度,一方面降低上市门槛,给真正有科研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好公司以更好的融资环境,进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另一方面通过顺畅的退市,优胜劣汰,让真正的好公司才能留在市场中,最终达到金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在美国通胀数据重新抬头,美联储官员又开始散布鹰派言论后,美债和美元上周都出现明显上涨,全球资本市场出现大的震荡,同时叠加中东局势的进一步升级的影响,黄金、原油等资产的价格也在不断攀高。

美元的上涨对非美国家的汇率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不少国家已经开始出面稳定汇率。并且美元的上涨,流动性宽松预期的再次收紧对风险类资产尤其是科技成长等高估值品种所造成的负面冲击会更大。

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北向资金连续第三周净流出。

港股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南向资金连续大幅净流入。

3月的经济数据仍然较弱,很难支撑起市场的信心,在这样的情形下,A股行情继续偏弱势的震荡是大概率,债市继续维持强势也是大概率。而在整体没有大机会的情况下,更有确定性的高分红策略或许依然会是市场资金追捧的方向。

明晚8点,星空夜话,不见不散。

风险提示:所有文章均为作者个人投资研究的观点分享,数据均取自公开渠道,不保证其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仅供读者参考。文章中的观点并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作者所服务的机构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