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风波后四载,钟薛高如今怎么样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每到夏季,钟薛高这个名字,总能成为热议的焦点。从“雪糕刺客”、“烧不化”风波中走出来的钟薛高,四年过去,如今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5月11日晚,钟薛高的创始人林盛作为压轴嘉宾,出现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的直播间,参与其十周年系列直播的收官之战——残酷创业专场。林盛和吴晓波对钟薛高的创业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讨论了品牌曾经遭遇的挑战、未来的发展规划以及对创业的独特理解。

成也速度,败也速度

钟薛高自2018年问世以来,凭借鲜明的产品特色和独到的市场定位,迅速成为行业新星。“高价”、“国风”和“限量限售”,成为了销量飙升的三大法宝。短短16个月,便轻松跨越亿元营收门槛,到2021年更是冲破10亿大关,风头无两。

然而,2022年的“雪糕刺客”事件将钟薛高推至风口浪尖。一时间,“高价”标签成为了众矢之的,消费者怨声载道。就在此时,“钟薛高31度室温不化”的热搜话题又如雪上加霜。

面对接踵而至的负面舆论,钟薛高的品牌形象瞬间跌入谷底,2022年全年销量增长不足50%。如何挽回受损的声誉,成为了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和林盛一起回顾这一段经历后,吴晓波深刻指出:钟薛高的飞速成长掩盖了团队管理、风险意识以及企业文化构建的不足,而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来慢慢打磨的。

自救之路,翻盘受阻

过去的两年里,钟薛高为了挽救颓势,尝试了多种自救措施。2022年7月,其全资子公司盘箸有喜(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注册了“钟薛低”“钟薛步步高”等多个新商标,覆盖了45个国际分类,展现了其向多元化发展的勃勃雄心。到了2023年3月,钟薛高更是推出了定价仅为3.5元的平价新品Sa'Saa,以期在大众市场站稳脚跟。

遗憾的是,钟薛高似乎误判了雪糕市场高端化的步伐,也高估了品牌在线下市场的影响力。在传统雪糕品牌的围攻和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下,钟薛高的翻盘之战遭遇了重重阻力。

2024年3月11日,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对钟薛高和林盛发出了限制消费令。曾经鼎盛时期拥有2000名员工的钟薛高,如今团队规模已缩减至仅70人。

逆境不屈,重振旗鼓

在连串的困境中,欠薪、裁员、缺货等问题的冲击下,林盛的名字近日因一种别样的坚持再次被热搜点亮。被“限高”的他,选择乘坐绿皮火车摇晃一夜抵达北京,与新浪财经CEO邓庆旭共享晚餐。当晚,林盛在微博上发出豪言:“不畏长途绿皮火车的艰辛”,“即便卖红薯也要清偿债务”,这份坦然面对困难的决心,虽然惹来了一些戏谑和讽刺,但也彰显出他不屈的斗志。

四年的沉浮起伏,直播镜头前的林盛虽然收敛了昔日的锋芒,但他的言辞中依然流露出那份对创业的坚守和对品牌的深深眷恋。他坦言,困境重重,但他们始终坚守品牌价值,不断探索自救之路。研发新产品、直播带货,他们正在努力恢复市场地位,并郑重承诺,会一分一分地偿还供应商的款项,不论是卖雪糕还是红薯,每一笔账都会认。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与调整,钟薛高开始重振旗鼓,他们以更多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回归市场,强化了线上线下的融合,销售渠道也更加多元化。虽然钟薛高已不再是当初的雪糕领头羊,但在高端雪糕市场上,他们依然稳稳地占据着一席之地。

林盛的创业信念,或许源自于他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那份希望听到有人说“自己是吃钟薛高长大的”的豪情壮志,似乎一直燃烧在他的心头,从未熄灭。

八年风雨,钟薛高从行业新星到面临重重困境,再到如今的坚韧自救,其经历跌宕起伏。林盛的坚韧和执着,展现了一个创业者应有的担当和勇气。当然,创业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塑造了创业者坚韧不拔的品质。在未来的道路上,钟薛高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坚守品牌价值,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相信他们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迎来新的辉煌。而林盛的创业精神和信念,也将激励着更多的创业者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