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公司欣赏,BioPharma中的No.1—— 福泰制药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8

福泰制药,也是30多年的药企了,纵观其历史,在前20年,也是基本没有药物上市,直到成立15年的时候,误打误撞,进入了肺囊性纤维化(CF)领域,在成立20年后,才有第一款重磅药上市,从此在CF领域不断深耕,成为该领域的霸主,年营业收入也到了100亿美元级别;股价也从2010年左右的100亿市值,到了如今的1000亿市值,成为BioPharma中的No.1。

公司在CF上获得利润,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向多方向进行突破,突破方式以收购和合作开发为主,目前可以关注的主要方向:一是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有两(三)个管线,处于临床第一阶段;另外是非阿片类小分子止痛药,已经在上市申请阶段;再就是继续在CF领域扩大优势(24年会有一个扩展使用年龄的组合药物上市,还有一个mRNA方向的在1/2阶段)。

福泰是好公司,每年有40亿的自由现金流,账上还有120亿的现金,没有债务,剩下的就是看公司,是否能够利用好这些资金,再开发出重磅药物来,公司的收购和合作方式,也是正确的战略,不过我的观点是:其目前1000亿的市值,不高不低,欣赏跟踪就好!

下面的资料,按照公司业务(概况、简史、产品、在研)、公司战略、高管及股权、公司财务、总结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公司业务:

1、福泰制药Vertex(VRTX),1989年成立,1991年纳斯达克上市,与吉列德、再生元被称为生科领域三大黑马,市值都在1000亿美元左右;福泰专注于罕见病,是肺囊性纤维化(CF)领域的霸主(占据97%份额),已获批的药基本都是该病症,收入均来自该病症,而且10年之内没有专利威胁,而且公司还在该领域不断深耕,壁垒越来越强;

2、福泰近年也欲发展为多元化药企,不过在自研方面,历年来在多个领域失败,所以在多元路径上,主要是靠买别家的技术或产品,最明显的动作是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第一个多元化成功上市的,就是和CRISPR合作的第一款基因编辑药Casgevy(2023年底上市,用于两种罕见贫血症的治疗);下一个希望是和Casgevy合作的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

3、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接近100亿美元,按地区分:美国占比60%、欧洲30%、其余10%左右;按药物分:上市的四款药物均为CF药,TRIKAFTA为90亿、KALYDECO为5亿、ORKAMBI为3亿、SYMDEKO为1亿;

4、公司简史

1989年

在马萨诸塞州成立,创始人是离职的默沙东基础化学部门的高级主管Joshua Boger(博格)

1989-1995年

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设计一种免疫抑制剂替代品,经过六年的研发,博格团队在1995年放弃了;

1990年

博格融不到钱,手里只有1千万美元,而公司每天要花掉10万美元。为了活下去,Vertex通过联合技术开发的方式积极向其它制药企业寻求合作。

它与日本的中外制药(Chugai)签订了第一个共同研发协议,价值3000万美元;

1991年

在没有任何药品的情况下,公司在资本寒冬中上市,筹集资金困难,福泰原本打算18~20美元上市最后不得不以9美元上市,最终只融到了2700万美元,市值仅1亿美金;

1993年

5月,开发出VX-328、VX-330(HIV蛋白酶抑制剂),最终选定VX-330作为抗艾滋病候选化合物;

8月,福泰启动丙肝项目;

12月,与宝来惠康合作开发VX-478(VX-330改进版),蛋白酶抑制剂,宣布合作的次日申请快速募股,募集6200万美元;

1999年

经过十年努力,公司上市了第一个自主商业化药物,一款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generase(Telaprevir),但这个赛道有默沙东和GSK,Agenerase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多高的回报;

2001年

5月,比尔盖茨的父亲出资4700万美元,邀请福泰研发治疗肺囊性纤维化CF疾病的药物,CF是罕见病,当时大药企都不愿意开发药物。

2002年

1月,和礼来选定丙肝蛋白酶抑制剂VX-950进行开发。

11月,礼来放弃合作,认为不可能成药。

2003年

4月,想和葛兰素合作蛋白酶,葛兰素拒绝了合作,公司陷入了财务危机,福泰进行裁员。

2005年

1月,囊性纤维化项目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福泰总裁萨托离开福泰,丙肝项目和囊性纤维化项目都是萨托在任时的决策。

2006年

公司与强生合作研发丙肝药物VX---950

2009年

5月,新董事长兼CEO埃蒙斯走马上任,福泰告别了博格领导的时代。与博格不同,埃蒙斯将更多的重心,转向了推进在研药物的临床进度和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

2011年

丙肝药物VX---950上市,当年就卖出11亿美金;

2012年

第一款肺囊性纤维CF药Kalydeco上市;

2013年

吉列德推出了能将丙肝治愈的神药Sovaldi后,福泰的丙肝药物VX---950失去市场,不再贡献收入,公司放弃病毒药,转而深耕罕见病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简称CF);

2015年

第二款肺囊性纤维CF药Orkambi上市;

2017年

创始人博格彻底离开了公司;

2018年

第三款CF药Symdeko上市;

2019年

第四款CF药Trikafta上市;

第三款CF药Symdeko获FDA批准扩大使用人群范围,允许用于6-11岁儿童患者;

2020年

4月,现任CEO凯瓦拉马尼女士上任;

2021年

4月,福泰和CRISPR修改了合作协议,福泰制药将负责CTX001(即后来上市的基因编辑疗法exa-cel)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工作;

2022年

7月,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 ViaCyte 公司,收购后,Vertex 将拥有 ViaCyte 的三款治疗糖尿病的细胞疗法在研管线、干细胞分化领域的知识产权、GMP 设备,以及其与CRISPR 合作获得的新型低免疫干细胞资产,进一步补充自身在糖尿病功能性治愈领域的领先地位。

9月,开始提交exa-cel基因编辑疗法的上市审批材料(和CRISPR合作开发,福泰负责商业化)。

12月13日,FDA批准福泰VX-522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该药系福泰和Moderna研究合作的成果。

2023年

3月9日, FDA批准了福泰VX-264的新药研究申请(IND),这是一款针对1型糖尿病(T1D)的干细胞疗法。

12月,福泰和CRISPR合作的基因编辑药物exa-cel获批,用于两种贫血症的治疗,按照高盛的预测,Casgevy的峰值收入为39亿美元。

5、公司现有产品

截止24年Q1,公司上市了四款CF药物;以及在23年底,和CRISPR合作的exa-cel也获批上市治疗两种贫血病,权益6:4分。

(1)肺囊性纤维化(CF)药物:

公司在CF上,有四款药物上市,这些产品占据了囊性纤维化治疗市场的97%的份额(根据联合市场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囊性纤维化的潜在市场价值到2026年达到93亿美元);

肺囊性纤维化(CF):

这种病在白种人发病率达到0.3%,但在亚裔和非裔中比较罕见,全球有7万名CF患者,其中3万名发生在美国。

囊性纤维化病人平均死亡年龄为29岁,死亡率高达90%。

公司估计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目前有88,000名患者患有囊性纤维化。但许多符合条件的患者尚未开始治疗,据Vertex估计,估计有超过20,000人。

福泰研发的CF的基础药物有四种,包括增效剂Ivacaftor (VX-770),I型矫正剂lumacaftor (VX-809)和Tezacaftor (VX-661),以及III型矫正剂Elexacaftor(VX-445)。

然后就是由这四个基础药物,组合而成的四款复方药物上市,按上市先后依次为:一代Kalydeco(VX-770)、二代组合Orkambi(VX-809 + VX-770)、三代组合Symdeko(VX-661 + VX-770)、四代组合Trikafta(VX-445 + VX-661 + VX-770); 目前最新、最有效治疗CF的药物是Vertex的当红明星产品—Trikafta,它是一种由三种药物复合的制剂(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即VX-445/VX-661/VX-770)。

在公司2023年营收接近100亿中,TRIKAFTA的收入为90亿,占据90%的比例,KALYDECO为5亿、ORKAMBI为3亿、SYMDEKO为1亿;

1代药Kalydeco是一种CFTR增效剂,通过增加细胞表面CFTR蛋白的门控活性(离子跨膜的能力)来增强缺陷性CFTR蛋白的功能,这款药主要针对g551d突变的患者,全球大约只有4900名;

2代组合药物Orkambi是CFTR校正器,通过增加CFTR转运到细胞表面从而增强CFTR功能,这款药主要针对F508del突变的CF患者,全球约有25000名病人可以从受益;

3代药物Symdeko,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奠定了公司的霸主地位;

4代三联疗法Trikafta在疗效方面有了革命性的提升,价格为30+万美元。

CF药的开发历史:

2001年公司以5.92亿美元收购由未来诺奖得主钱永健创立的Aurora,获得其手中高通量筛选药物技术。并发现不久之前Aurora和Cystic Fibrosis Foundation (囊肿性纤维化基金会,以下简称CFF)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来开发治疗CF病人的潜在药物。

2001年5月,比尔盖茨的父亲出资邀请福泰开发。

2006年3月,福泰将VX-770囊性纤维增效剂推进一期临床试验。

2008年3月,福泰获得VX-770二期临床试验结果,取得初步好的疗效。

2011年2月,福泰获得VX-770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结果非常好。

2012年,第一款CF药VX-770获批,即Ivacaftor(Kalydeco),但治疗范围仅适用于4%的囊性纤维患者,福泰定价每年29.4万美元,是美国价格第8高的罕见病药物。

2012年4月,福泰取得另一款囊性纤维药物VX-809的中期数据,临床数据很好。

2013年4月,福泰宣布第三款药物VX-983进入临床试验,数据公布后,投资者热捧,股价暴涨51%。

2015年,第二款CF药Orkambi上市,Orkambi是一种二药的组合疗法,包含Lumacaftor (VX-809) 和 Ivacaftor (VX-770)。

2018年,第三款药Symdeko,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Symdeko也是一款二药组合,包括tezacaftor (VX-661) 和 ivacaftor (VX-770)。

2019年10月,三联疗法Trikafta(Elexacaftor/Tezacaftor/Ivacaftor,即VX-445/VX-661/VX-770)上市,从一开始覆盖4%的病人到覆盖90%的病人,把一个罕见病做成了巨大的慢性病市场。

(这些药物只适用于特定基因型的CF患者,患者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他们是否符合使用这些药物。)

(2)Exa-cel(Casgevy)基因编辑疗法:

获批用于β-地中海贫血(TDT)和镰状细胞病(SCD)的治疗(SCD和TDT目标患者人数达3.2万人);

竞争和市场:

两种病之前主要治疗方法:

治疗β-地中海贫血症的方法包括输血和骨髓移植,在严重病例中,可能每个月都需要输血,且需要常年吃祛铁剂进行治疗(一年约10万元左右);

对于镰刀状细胞贫血病,现有的小分子药物可以减少疼痛、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无法完全治愈这些病症。

另外基因编辑疗法已有1款其他家的药物,获批用于β地中海贫血:

22年8月和9月,FDA批准Bluebird Bio的一款基因编辑疗法:治疗罕见遗传血液病输血依赖性β地中海贫血的一次性治愈疗法Zynteglo(定价$280万);

另外Bluebird Bio预计23年提交又一基因编辑疗法的上市申请,治疗镰状细胞病(SCD)的lovo-cel;

另外还有Editas Medicine Inc也在开发此2种贫血适应症的基因疗法。

exa-cel于2023年底获批两种适应症,定价为$220万,同时试验结果显示其有效性也更好,因此将对Zynteglo形成竞争优势。

管理层认为exa-cel大概可以惠及3.2万名患者(包括25000的SCD; 7000的 TDT);按照高盛的预测,Casgevy的峰值收入为39亿美元;而福泰自己的预测,最起码也是十亿美元级别的药物。

6、公司的在研管线

公司除了囊性纤维化的继续研究(Vanzacaftor扩年龄 Phase 3、mRAN方向Phase 1/2)外,还有三条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的管线(Phase 1/2,数据不错)、另外还有一个非阿片类的止痛药管线(Phase 3,上市审批中)、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VX-670,Phase 1/2)等七八条管线。

(1)囊性纤维化的继续研究

*VX-121:可以更小年龄用药的Vanzacaftor(VX-121)3期临床试验公布数据,三联组方Vanzacaftor治疗囊性纤维化与自家名药Trikafta相比非劣效,计划24年上提交上市申请;

*VX-522,这是一种 CFTR mRNA,由福泰和Moderna研究合作,可以通过脂质纳米粒子递送到肺部,以解决大约 5,000 名 CF 患者,这些患者不会产生任何对 CFTR 调节剂治疗有反应的 CFTR 蛋白,该项目22年12月中获批临床,目前在Phase 1/2阶段。

(CF本来是一种蛋白质折叠错误导致的,福泰的小分子药物就是修正这种折叠的,但是有10%的病人不产生这种蛋白质,所以福泰打算直接用mRNA指令来生成目标蛋白)

(2)疼痛

VX-548:治疗急性和神经性疼痛,非阿片类小分子药物;方法是抑制经人类生物学验证的特定通道,以减轻疼痛;目前在三期;

1)进度方面: A)目前已达成: 2023年12月13日,福泰披露其Nav1.8抑制剂VX-548治疗疼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二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VX-548治疗12周显著缓解疼痛,超过30%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超过50%,中高剂量组超过20%的患者疼痛评分下降超过70%; 2024年1月30日,福泰披露其Nav1.8抑制剂VX-548治疗中、重度急性疼痛的3期临床已达到主要结果,预计于24年中向FDA递交上市申请。 B)24年此方向的后续管线:

同项目分子VX-548: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适应症,将在24Q1 II期读出并启动注册临床;继续完成腰骶神经根病(LSR)试验。 同靶点另一个分子VX-993:启动急性疼痛II期研究(口服);提交IND(静脉注射),启动神经性疼痛II期研究(口服); 2)该药的优势和意义: 该药可以实现疼痛管理的“显著改善”,却不会构成成瘾性,且较阿片类药物起效更快,有望开创镇痛新历史。 Nav1.8是一种主要表达于伤害感受神经元上的河豚毒素不敏感型钠通道,在外周神经系统的痛觉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疼痛治疗的高选择性作用靶点。而且,由于Nav1.8不参与中枢神经相关的活动,Nav1.8抑制剂不会存在类似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问题,也不会对运动功能产生影响。 3)该药略有劣势: 本次三期临床VX-548并未未延续二期中对阿片类药物的优效,未达到对阿片类药物优效的次要终点,整体略劣于阿片类药物。 4)对手和布局方面: 全球已有多家企业涉足Nav1.8抑制剂领域,如Vertex辉瑞、GSK、默沙东恒瑞医药和上海济煜等。 福泰制药原本在该通路上最快的是两个分子(VX-548和VX-150),后由于VX-150药代动力学性质差、临床剂量过大安全性隐患等原因终止了其临床二期;辉瑞的PF-04531083,也由于疗效不佳而在二期临床终止。 国内进度最快的Nav1.8抑制剂是恒瑞医药的HRS4800,目前处于临床二期。

(3)APOL1介导的肾脏疾病

inaxaplin(以前称为 VX-147):旨在抑制 APOL1 的高风险变异;APOL1 基因中有两个变异与肾脏疾病(称为 APOL1 介导的肾脏疾病 (AMKD))的风险增加相关;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可以解决 AMKD 的根本原因,即使接受治疗,AMKD 患者也常常会进展为肾衰竭,肾衰竭需要通过频繁、长期的透析或肾移植来治疗,并且具有很高的死亡风险。福泰希望通过研究出抑制 APOL1 蛋白功能的小分子来解决这个难题,该项目在Phase 3中。

(4)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

2022年7月,以3.2亿美元现金收购 ViaCyte 公司,并获得了该公司拥有的糖尿病方向的三条管线。

一型糖尿病 (T1D) 是一种终生疾病,一种遗传性的自身免疫缺陷疾病,在患者体内,免疫细胞会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这就导致患者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以前的疗法一般是将捐赠者的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但是胰腺β细胞来源有限,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排斥效应。

福泰的干细胞疗法旨在诱导干细胞在人体内分化为胰岛细胞,以此使得人体有能力重新产生胰岛素,降低对外来胰岛素的依赖;

此疗法的难点:

① “如何诱导干细胞分化为目标细胞(即胰岛细胞)”福泰收购的2家糖尿病公司 Semma Therapeutics、ViaCyte都解决了这个难题

② “如何保护移植的细胞不受排斥(免疫系统攻击)”,福泰收购的第二家糖尿病公司ViaCyte正在解决这个难题。

竞品方面,2023年6月,美国CellTrans公司的细胞治疗药物“Lantidra”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是首个供体来源的胰岛细胞制成的同种异体胰岛细胞疗法,用于治疗Ⅰ型糖尿病;Lantidra的上市基于两项非随机临床试验,入组30名患者中,有21名患者脱离胰岛素治疗至少一年,其中11名患者脱离胰岛素治疗1到5年,10名患者脱离胰岛素治疗超过五年。

福泰现有的3个方案:

根据“分化移植的干细胞如何被保护,免受免疫系统伤害”分成:

①VX-880:使用标准的免疫抑制来保护植入的细胞

②VX-264: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被包裹并植入免疫保护装置

③VCTX-211:开发低免疫细胞以免被排斥

1) VX-880:是一种同种异体干细胞衍生的、完全分化的、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疗法,通过输注将胰岛素生成细胞输送到肝门静脉中,并且维持持续的免疫抑制,以确保免疫细胞不会攻击移植的细胞;目前正在针对严重低血糖的 1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在Phase 1/2阶段。

成果:

2021年10月18日,一名40年病史的严重T1D患者用药90天后,实现了胰岛细胞功能的“稳健恢复”,这些恢复的胰岛细胞可以让患者调节胰岛素甚至自己产生胰岛素,每天的胰岛素使用量减少91%,血糖控制得到显著改善。在用药270天后,情况甚至变得更好了,该患者已经完全停止使用胰岛素注射。

2022年年中,福泰提供了在该临床试验中给药的前两名T1D患者的数据,包括两名患者都实现了葡萄糖反应性胰岛素的产生,血糖控制得到改善,外源性胰岛素需求降低。(患者1的血糖时间范围从基线的40.1%增加到第270天的99.9%,并且是胰岛素独立的。患者2的血糖范围从基线的35.9%增加到第150天的51.9%,外源性胰岛素的使用减少30%)

23年11月,福泰公布了其糖尿病干细胞疗法VX-880临床1/2期试验的最新数据:在接受干细胞治疗一年多后,两名I型糖尿病患者不再需要注射胰岛素,并且糖尿病相关症状及生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该临床一共6名患者参加);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表示,治疗后,所有患者在90天后的评估期内均表现出胰岛素分泌恢复、血糖控制改善、外源性胰岛素使用减少或消除,并且完全没有严重的低血糖事件。

进度:

Phase 1/2期临床试验中,且实现了概念验证、完成了1/2期临床试验的B部分入组,在B部分完成后,在2023年开始C部分试验,同时给药。

2) VX-264:将细胞封装在保护装置中,然后通过手术植入体内,这些装置旨在保护细胞免受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其特点是不需要使用免疫抑制,这可能扩大了可以覆盖的T1D患者群体。

成果:

2021年11月,1/2期临床试验数据表明,VC-02 疗法可以在患有严重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产生胰岛素。在该研究中,植入 ViaCyte 的 PEC-Direct 设备的17名患者中,部分患者在植入后六个月就检测到了阳性 C 肽(胰岛素生物标志物),数据还表明,干细胞来源的胰腺内胚层细胞可以分化为产生胰岛素的胰岛细胞。

进度:

2023年3月获准临床,该项目目前在Phase 1/2阶段。

3)VCTX-211:福泰收购的ViaCyte之前与CRISPR公司合作开发一款基于基因编辑的干细胞疗法

技术原理:

使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 B2M、PD-L1、HLA-E 基因,从而避免细胞转移后的免疫排斥。

进度:

22年2月份,在1期临床试验中完成了首例患者给药;

现在已经进行到1/2期试验。

7、合作公司

2017年,与CRISPR公司合作开发exa-cel,用于两种贫血症的治疗,在2023年底获批上市,福泰和CRISPR的权益分成为6:4;

2022年7月,和Verve Therapeutics 宣布达成一项为期4年的独家全球研究合作,重点是发现和开发单个未公开肝病的体内基因编辑项目。

2023年

1月,与基因编辑公司Arbor Biotechnologies签署了一项关于精确编辑技术的合作协议。

3月,与Immunogen(IMGN)签署了数百万美元的合作关系,以期在基因编辑方面的合作;

3月,与CRISPR 签署协议,以加快其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T1D)的低免疫细胞疗法的开发,预付1亿美元获得其基因编辑技术的非排他性权利,用于开发T1D的低免疫基因编辑细胞疗法,后续里程碑高达2.3亿美元。

(二)公司战略:

福泰制药的战略是“投资于科学创新,创造变革性药物” ,公司约 60% 的 员工从事研发工作,专注于“first-in-class”,而不是“me too”药物上;要求是能为患者提供革命性疗法而不是“me better”的药物。

一旦药物靶点和相关疾病机理被被验证和确定了,接下来公司就会专注于快速发现和开发具有临床试验潜力的多种临床候选药物。(以囊性纤维化的药物研发为例,福泰筛选了超过100万个分子,设计并合成了超过3万个药物分子,并将实验室发现的10个不同的候选药物用于临床开发) 福泰透露从新合成的候选药物推进,到首次人体临床试验的时间表约 12 到 14 个月,这个时间不到同行的一半。

(三)高管及股权:

1、公司的传奇创始人是约书亚·博格,他是一手搭建了默沙东药物研发体系的马思·蒂什勒的得意门生;1989年,博格深感像默沙东这样大药企的研发平台过于僵化,他希望创建一套更有效率的研发体系,于是出走并召集20多名精英,创立了福泰Vertex;与当时主流的药物研发方式“天然产物筛选法”不同,他们选择了基于分子结构来理性地设计药物,后来发展成了业界有名的“Structure-based Rational Drug Design”;《十亿美元分子》对其及福泰的发展有很多的介绍;博格在战略上有远见、财务上积极和大公司合作、网络顶尖人才;

2、创始人博格在09年被当时的董事长架空和踢开了,改选董事会另一位成员马修•埃蒙斯(Matthew Emmens)继任CEO;博格于2009年离任Vertex的CEO职位后,继续在公司董事会至2017年,现在,公司已经不再有他的身影了。

3、之后埃蒙斯又把CEO职位交由自己的老部下杰弗里•莱登(Jeffery Leiden),此人是一个罕有的同时拥有学术界和工业界丰富经验的科学家,曾在哈佛大学担任医学教授,也曾在艾伯维领导了一代药王修美乐(Humira)的开发和推进,其带领福泰制药深耕CF领域,确定了福泰在该领域无可动摇的地位;

4、再之后是福泰于2020年4月任命了现任CEO和总裁:雷什马·凯瓦拉马尼(Reshma Kewalramani)博士,该女士之前是福泰的首席医学官,现年50多岁,曾在安进工作多年,2017年加入福泰。

5、公司目前的股权结构以基金机构为主:资本集团10%、先锋领航9%、贝莱德8%、富达5%、道富5%、其他65%;

(四)财务:

1、利润表:2023年营收为99亿,毛利86亿,销管费用11,研发费用32亿,净利润36亿;

营收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42亿、62、76、89、99;

销管费用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7亿、8、8.5、9.5、11;

研发费用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18亿、18、19、25、32;

净利润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12亿、27、23、33、36;

2、现金流量表:2023年经营现金流为35亿,自由现金流为33亿;

经营现金流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16亿、33、26、41、35;

自由现金流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15亿、30、24、39、33;

其近些年没有融资,收到员工的行权款每年约1.5亿;

对股东回报以回购为主,从2019年到2023年依次为:2亿、7、6、2、7亿 ,占自由现金流的15%左右;

3、资产负债表:截止23年底,总资产为227亿,总负债为52亿,股东权益接近175亿,负债率为20+%;在资产中,现金类资产为112亿、存货7亿、固定资产15亿、商誉20亿;负债端,有息负债为0,财务状况不错。

4、估值:当下(2024.04)市值为1000亿美元,对应的每年约100亿的营收,80%+的毛利率,每年花掉10亿的销管费用、30亿的研发后,得到40亿左右的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其中8亿回购红);资产账上有110+亿的现金、0亿的负债、股东权益175亿;PE为30左右,股东回报率为1%左右;

(五)总结:

福泰制药,也是30多年的药企了,纵观其历史,在前20年,也是基本没有药物上市,直到成立15年的时候,误打误撞,进入了肺囊性纤维化(CF)领域,在成立20年后,才有第一款重磅药上市,从此在CF领域不断深耕,成为该领域的霸主,年营业收入也到了100亿美元级别;股价也从2010年左右的100亿市值,到了如今的1000亿市值,成为BioPharma中的No.1。

在公司在CF获得利润,站稳脚跟之后,开始向多方向进行突破,突破方式以收购和合作开发为主,目前可以关注的主要方向:一是1型糖尿病的干细胞疗法,有两(三)个管线,处于临床第一阶段;另外是非阿片类小分子止痛药,已经在上市申请阶段;再就是继续在CF领域扩大优势(24年会有一个扩展使用年龄的组合药物上市,还有一个mRNA方向的在1/2阶段)。

总结,福泰是好公司,每年有40亿的自由现金流,账上还有120亿的现金,没有债务,剩下的就是看公司,是否能够利用好这些资金,再开发出重磅药物来,公司的收购和合作方式,也是正确的战略,不过其目前1000亿的市值,不高不低,欣赏跟踪就好!

$福泰制药(VRTX)$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